火的持刀上前,把刀横在了杨修的脖子上。
“不要杀我儿!将军!将军!你杀我吧!你杀我吧!不要伤害我儿!!”
杨夫人连忙用手抓住了张济的刀锋,将自己的脖子贴了上去。
“不许伤害我母!杀我!杀我!放过我母亲!放过我母亲!”
杨修目眦尽裂的大吼。
看到这样一幕,张济反倒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贾诩适时的走上前,在张济耳边说道:“雍公毕竟还是需要人望的,杨彪素有人望,杨修是他的儿子,也多有才名,一天之内两父子暴死,影响太大,不好收场,眼下杨修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人,雍公何须动手?”
张济想了想,觉得贾诩说的对。
在人家死了的老爹面前杀了儿子和娘,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哼!算你们运气好!本将军不和你们计较!”
于是张济怒哼一声,收回了刀,转身离去。
段煨狠狠地瞪了杨修一眼,然后朝着贾诩点了点头,也随之离去。
贾诩叹了口气,对着屋子里行了一礼,然后挥挥手,把凉州兵们也带走了。
一群人离开之后,留下杨修和杨夫人母子两个抱头痛哭。
“傻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爹爹已经没了,你要再有个三长两短,让娘怎么活下去啊?”
“母亲……父亲难道就那么白死了吗?”
母子两个伤心至极,抱头痛哭了许久。
杨彪的死只是一个意外,并不能影响大局,也无法影响天下大势,真正可以影响天下大势的,是各路诸侯的心。
是宗室诸侯和非宗室诸侯的心。
准许各大诸侯封邦建国的消息传到了各大诸侯的阵营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燃了天下的舆论热潮。
大家热切的议论着这个消息,议论着天子准许七大诸侯封邦建国的消息,互相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开始,这浪潮的全部舆论倾向都是关于张济和段煨把持朝廷,强迫天子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决定是不应该被认可的这样一个倾向,因为能引导舆论的人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在开历史倒车,是要让天下重归混乱的事情。
想要和平不想要战乱的人们都不愿意答应。
可是天下的走势并没有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而是掌握在了手握兵马拥有强权和掀桌子实力的诸侯手里。
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先接受这个本该被天下人集体抵制的赐封的人,是徐州牧陶谦。
本来郭鹏封公的消息在徐州已经算一个大新闻了,大家对此态度是模棱两可的,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只是静观其变,因为郭鹏名正言顺,而且实力也符合。
可是新的消息传来,那就完全不同了。
一群没有封邦建国资格的家伙也要封邦建国,他们当封邦建国是什么?游戏吗?
徐州的舆论大部分都是反对这个赐封的。
陈氏父子更是如此,他们认为这就是段煨和张济的诡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把天下人拉下水,完全是可以不理睬的,所以竭力向陶谦进言,说这是阴谋,陶谦千万不能答应之类的。
结果陶谦思考了三天三夜,得出了一个结论。
郭子凤是公爵,我也是,他封邦建国,我也封邦建国,这样我们的地位就平等了,他就不能随便打我了。
得出了这个结论以后,陶谦大喜过望,又询问自己的心腹重臣曹豹和曹宏。
在得到曹豹和曹宏的支持之后,陶谦直接对外宣布,他将接受徐公的爵位,建立徐国,继续为汉天子效忠。
四百九十三 叛乱之心
陈珪和陈登就不是很能理解陶谦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曹豹和曹宏的支持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他们是陶谦的基本盘,陶谦的地位越高对他们越有好处,都是扬州人,想在徐州混得开,要陶谦的地位高位置稳当才可以。
既然郭鹏开了先河,那就继续下去好了,有总比没有好,有一个国君的名义那可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不符合徐州人的利益。
一州之地养一个土皇帝?
开什么玩笑?!
然而陶谦早有准备,把曹豹和臧洪两支人马调到了东海郡,这老家伙居然打算用武力来保证自己登位。
兴平三年十月十七,徐州牧、安南将军陶谦接受朝廷赐封,晋爵为公,正式建立徐公国,并且登位为徐国国君,又立长子陶商为徐国太子。
徐国正式建立,尽管建立的不是那么的稳当,也不是那么的得人心,甚至被不少人讨厌,反感。
但是在强权的压迫下,它还是建立了。
徐州人和陶谦之间被迫建立了君臣关系。
徐国虽然是建立了没错,但是反叛的种子已经种下,对此心怀不满的徐州人,已经在暗中行动起来,准备用手中的刀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可不想供养一个土皇帝!
还是在面对一个极其强大的外部政权的威慑之下,用一州之地和六州半之地对抗,找死?
这个时候,郭鹏还在并州和匈奴人打仗,对此一无所知。
而这个消息很快传扬了出去,越过长江,传到了江东,传到了荆州,继续往西边传,传的还特别快。
孙策得到朝廷使者的赐封的时候,大脑是一片空白的。
别说孙策了,周瑜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都很奇怪,只是想求一个重号将军的名号,怎么突然就封邦建国做国君了?
他才二十多岁,是个小年轻,怎么就做了国君了?
他实在也不是谦虚,只是没想明白,一个被人处处瞧不起的小年轻,怎么就成了国君了?
孙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得知徐州陶谦接受赐封,进位徐公,建立徐公国,还立了太子,定了传承。
紧随其后,孙策又得知,在豫章郡苟延残喘的刘繇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二话不说就接受了朝廷使者的赐封,进位越王,建立越王国,然后要求孙策把会稽郡交割给他,遵守朝廷的法规。
孙策眨了眨眼睛,又看了看周瑜,两人愣了好一会儿。
孙策的势力都是自己招募来的,江东本地豪强宗族被他打压得很惨,暂时没人能对他说三道四,虽然有人反对,但是孙策也不会在意。
而且被人欺负了不打回去也不是孙策的做事习惯,孙伯符从来都是被人欺负了一定要打回去的。
接着,十月底,在部下们和军队的支持下,孙策对外宣布,进位吴公,建立吴公国,定都吴郡吴县,然后——进军豫章郡。
好处拿着,坏处撇回去!
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
区区一个豫章郡,还真把自己当作越王勾践了?!
孙策亲率大军从吴郡出发,向豫章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