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0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这些闲言碎语可以动摇的,况且我公务繁忙,贸然纳妾,没有多少功夫管理家事,家里也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端,此事,还是算了吧。”

诸葛亮再次回绝了诸葛瑾的建议,诸葛瑾劝说无效,只能摇头叹息。

随后诸葛瑾选择了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请族中长辈出面见证,完成了过继礼。

于是从此以后,诸葛乔就是诸葛亮的儿子了。

那时,诸葛乔才十四岁。

如今两年过去,诸葛亮和黄氏夫妇与诸葛乔相处和谐,诸葛亮花费了一些心思在诸葛乔身上,亲自他读书习字,给他讲解难题。

这倒也让之前在家中被长兄诸葛恪掩盖住光芒的诸葛乔心生欢喜——

诸葛恪太聪明了,诸葛瑾最喜欢他,对诸葛乔和弟弟诸葛融倒是多有忽视,不怎么关注,也难以得到父爱,心中常有失落和小小的嫉妒。

过继之后,诸葛乔在诸葛亮这里体会到了满满的父爱,逐渐接受了诸葛亮成为自己的父亲,并且觉得过继过来未必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说不定还是幸运的事情。

黄氏也把诸葛乔视为自己的儿子,对他多有关照,一家三口日渐亲密。

但是说到底,黄氏和诸葛亮的心里都还是有些遗憾的。

可事已至此,诸葛亮眼看着到了不惑之年,少年时的早已被常年累月的辛苦工作磨平,他便不再有任何想法,收起心中的遗憾。

“对了,有个事情和你说一下。”

诸葛亮笑了笑,转移起了话题,说道:“今日晚间,兄长喊我和三弟一起去他家里,告诉我们说,陛下打算让兄长的女儿与太子成婚,成为太子妃。”

黄氏愣了片刻,大为吃惊。

“太子妃?皇太子的妻子?”

“是啊,谁也没想到,陛下居然选择了兄长的女儿作为太子妃,听说太上皇也赞成这样的人选,这件事情基本上算是定了。”

诸葛亮这样一说,黄氏惊讶的捂住了嘴巴。

“那这岂不是说咱们诸葛氏要……要成皇亲国戚了?”

“嗯,便是如此了。”

诸葛亮点头道:“的确事出突然,但是陛下既然说起,必然是深思熟虑,恐怕不日就要对外公布,到时候,咱们诸葛氏可就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了。”

诸葛亮所预料的并没有错。

约半个月以后,在郭鹏也秘密召见诸葛瑾做了一番长达一个时辰的谈话之后,这件事情正式对外公布了。

皇帝下诏,在不久以后的太子惯例之后,以农部尚书诸葛瑾之女诸葛氏为太子妃,与皇太子郭承志正式成婚。

这个消息爆出来,瞬间成为了洛阳城当日的头版头条,整个洛阳朝廷上上下下万余官吏及其家人、平民百姓乃至于驻防士兵都开始热烈的讨论起了这桩婚事。

皇太子的冠礼还有几个月就要举行了,冠礼之后,必然就是婚礼的举办,到时候,诸葛氏直接升级为皇亲国戚,待到多少年后皇太子顺利继位,诸葛氏就是正儿八经的外戚了。

谁也不会想到当初处境艰难的诸葛氏居然不声不响的成为了皇太子妻室的本家人选。

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当做人去看

当年,诸葛氏寂寂无名,最早出仕郭鹏的诸葛瑾只是作为徐州降人进入郭魏集团,横竖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出挑的地方。

真要说出挑,他还没有他的弟弟诸葛亮那么出挑。

诸葛亮好歹还被认为是魏帝国第一位状元,履历还不错,挺漂亮的,诸葛瑾也就是出任农部尚书开始才被大家所重视,在此之前,完全不显山不露水。

结果一朝登堂入室,居然就能得到如此待遇?

很多家族其实都在盯着郭承志的妻室的位置,而且也有很多好事者列出表单,尝试着把所有符合要求的家族的名单列了出来。

比如首当其中的曹氏和夏侯氏,那是最早和郭鹏一起起兵的家族,对郭鹏有很大的帮助,那肯定是要位列其中的。

蔡氏,郭鹏最重要的恩人的家族,二代皇帝郭瑾的皇后的本家,这一次选择,亲上加亲也未可知。

剩下的诸如张昭家族、赵云家族、李典家族、关羽家族等等等等,都被列于其中,诸葛家族也在其中,这是考虑到皇帝对诸葛瑾的特殊照顾,勉强列在末位。

大家考虑的都是掌握重要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的家族,诸葛家族虽然近来势头挺不错,但是底蕴浅薄,不够资深,所以只能排在末位。

结果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不够资深、不被大家看好的诸葛家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被皇帝选中成为皇太子妻室的娘家。

一时间前往诸葛瑾府上恭贺的官员络绎不绝,诸葛瑾的府上门庭若市,门前街道上车马繁多,几乎堵住了一整条街的交通。

诸葛瑾本来人缘就算是不错的,一个好好先生,大家都不讨厌他,现在更是追捧他,各种送礼的人几乎把他家客厅都给挤爆了。

不得不说,官员们的政治嗅觉始终都是那么灵敏。

诸葛瑾一边感到些许的不习惯,一边却也从心底里感觉到舒爽——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被吹捧呢?

诸葛瑾府门口门庭若市之时,也有些人看着挤不进诸葛瑾的府门,就转换思维,想起诸葛瑾还有两个弟弟也在朝中为官。

于是他们立刻掉头前往诸葛亮的府上和诸葛均的府上。

就算巴结不到诸葛瑾,巴结一下诸葛瑾的两个弟弟,靠这样的关系不也就等于间接的巴结到了诸葛瑾了吗?

嘿嘿,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于是乎诸葛亮和诸葛均的家门口也被堵的水泄不通。

诸葛氏一门三子顺利成为洛阳焦点之际,郭鹏把郭承志喊到了泰山殿。

郭承志不知道郭鹏为什么要喊他来,但还是乖乖的来到了泰山殿。

抵达泰山殿的时候,郭承志看到郭鹏正坐在小亭子里喂鱼。

很多次他来到泰山殿给郭鹏请安的时候,都看到郭鹏在这里喂鱼。

于是他靠了过去。

“大父,我来了。”

“承志来了?”

郭鹏朝着郭承志笑了笑,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来,坐在这里,陪我一起喂鱼。”

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郭鹏经常让郭承志陪着他一起喂鱼,郭承志不以为意,走了过去坐在了郭鹏身边,接过了郭鹏递来的一块鱼食。

看着褪去了少年的稚嫩,多了一丝稳重的郭承志,郭鹏笑了笑。

回到洛阳以后,郭承志先是被册封为皇太子,而后跟在郭瑾身边观政,接受郭瑾关于政治上的亲自指导。

几个月前,郭瑾觉得郭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