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看的是天,是星辰变换,而星辰变换是天规律,是科学,是宇宙运行,和天子气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这并不妨碍汉代的人们相信这种事情,甚至董扶自己肯定也是确切的看到了一些东西,发现了一些和记载之中相对应的星相变换,觉得就是天子要出现的征兆了。

要说巧合也是真的巧合。

刘焉不会怀疑,想通了政治利益方面的关节之后,觉得董扶是想要和他做个交易。

让他去帮助益州人赶走郗俭,恢复秩序,然后董扶会以自己的名望作为保障,帮助刘焉站稳脚跟,让他在益州避祸。

八十岁的董扶在益州内部还是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

刘焉谨慎的思考了一番其中的利害关系,觉得这样的条件还是挺诱人的。

“董公真的以为我当去益州,而不是交州?”

“自然如此。”

董扶笑着说道。

刘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

“可是我已经向天子请求去交州,就算天子同意恢复州牧制度,那我也是交州牧,不是益州牧。”

刘焉提出了自己的困难之所在。

董扶摇了摇头。

“这不是问题,只要君朗愿意,老夫有办法。”

刘焉看着一副胸有成竹姿态的董扶,犹豫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其实董扶的办法还是挺有限的,因为有些事情董扶他的确控制不了,但是有些事情,还就真的发生了。

二月份刚刚发生了河北的黄巾军复起事件,结果到了四月份,汝南葛陂黄巾军复起。

汝南葛陂黄巾军声势浩大,到处劫掠州郡,杀死官员,击败官军,危害中原腹地,汉廷震动。

河北战乱起,汝南战乱又起,灵帝大为惊恐。

然后曹嵩倒霉了。

四月,因为汝南葛陂黄巾攻破郡县,造成损失,以太尉曹嵩尸位素餐,予以罢免。

满打满算做了五个月的太尉的曹嵩丢掉了官位,并且以为没钱买其他的官职,只能选择致仕,回到谯县老家养老。

貌似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曹操还写信向郭鹏抱怨,说曹嵩回到谯县老家以后每天就知道喝酒,然后拉着自己说些抱怨的话。

曹操貌似对此很无奈。

所以说买来的官还能怎样呢?

不过这样一来,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产生了。

曹氏一族没有人在朝中做官了,曹腾一脉的继承人消失不见。

对于郭鹏而言,因为左丰的缘故,他倒并不是很担心曹嵩不在了没有人能给他提供庇护,他最大的庇护者是卢植,其后是袁术,暂时都是不倒翁。

但是曹氏就不一样了,离开了曹嵩,在中央就没有人能说的上话,最亲近的亲属里面,居然只有郭鹏一人在做高官。

曹嵩开始要求曹操想办法回到中央去,曹氏一族为了翻身崛起,不能只有一个郭鹏在地方,还要有一个在中央。

不管是什么职位,一定要回到中央去,找袁绍帮忙,无论如何都要让曹操回去。

曹操对此头大不已。

但是父亲已经致仕,作为家族长子,曹操必须要承担起这个义务,否则一家人都要仰人鼻息了。

要是郭鹏在中央还好办,可是郭鹏偏偏在地方,曹操想不出仕也不行,必须要出仕,他不出事就没有人在中央维护曹氏的利益了。

于是曹操只能带着十分的不情愿写信给袁绍,请袁绍代为运作一下,让他重回中央做官。

然后到了六月份,情况向更严重的地方发展了。

益州平民马相自称黄巾,在绵竹起兵,聚众达十余万,又自称天子,一月之间连破三郡,占据蜀中郡县一半,蜀中告急。

灵帝再也无法忍耐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正打算有所作为的时候,刘焉再次上表。

他说,益州之所以发生黄巾祸乱,是因为益州刺史郗俭不体恤民众,横征暴敛所致,百姓不过是借着黄巾的名头起事,原因是为了反对郗俭。

刘焉上表说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愿意为朝廷做事,请为益州牧,入蜀擒拿郗俭归案,然后安抚民众,平定叛乱,恢复蜀中平静。

灵帝心急如焚,想着数月以来自己不想答应恢复州牧制度,担心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但是朝廷实在是太疲惫了。

三处大型叛乱要应对,南匈奴的抄掠要应对,不仅如此,关键在于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平定西北叛乱上,哪里有功夫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叛乱?

要是再不做出决定,怕是天下就没了,自己这个皇帝也就没了!

那,做吧!

咬咬牙,灵帝下定了决心,而且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起来好了!

刘焉上表之后三天,灵帝予以了批复,称可,允许恢复州牧制度。

并且任命刘焉为益州牧、监军使者,进入蜀中掌握蜀中军政,逮捕郗俭归案,并且平定蜀中叛乱。

另,任命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全权执掌豫州军政大权,负责平定豫州范围内的祸患。

一百七十四 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

不做则以,要做就做个干脆。

灵帝也是豁出去了,不管了,先平定叛乱要紧。

于是他一下子封了两个州牧,将益州和豫州交给了刘焉和黄琬,让这两个人去平定叛乱。

他要观察,要看看,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还有改回来的可能。

说到底,灵帝也是很小心的,就封了两个州牧,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把权力交出去容易,收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不过灵帝也没有别的选择。

河北黄巾复起,汝南黄巾再起,蜀中也出现黄巾军,西北凉州韩遂叛乱还在继续,东汉中央政府焦头烂额,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平定叛乱呢?

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帮他分担职责平定叛乱,他当然愿意尝试一下,哪怕真的是有危险。

所以在人选上已经是慎之又慎了,尽最大可能把一切掌握在手中,进行一次极限操作,度过危机。

灵帝觉得自己还是能掌握住局面的,于是他果断进行了这波操作。

刘焉就开心了,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第一时间就去感谢了董扶。

董扶笑眯眯的,表示自己会随他一起走,然后为他引荐了时任太仓令的巴西人赵韪。

赵韪得知刘焉要出任益州牧的消息,决定辞去官职,追随刘焉入蜀,帮助他稳定地方,刘焉乐而从之,接纳了赵韪。

陈留人吴懿受到刘焉的招揽,决定随他一起入蜀。

刘焉和黄琬一时间成为全雒阳的焦点人物,人人都在谈论这两个即将出任真正的封疆大吏的人物,谈论他们的一切。

不过与此同时,这样的事情也引起了阉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