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9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体情况,怎么能把盐一次弄一大堆?海水怎么办?

  吃完早饭的烤鱼, 贾潼带着一部分人和当地的一些人去海边造盐田,需要垒起来一块又一块的地方。

  临时制作耙盐工具, 教当地人如何操作。

  其他的人进到当地人的水稻田里帮忙除草,挽起裤腿、脱下鞋子进去,发现杂草就拔出来,比如稗子。

  当地人的水稻是抛秧,不是插秧,进去后才爽呢,小腿上被划出来一道又一道的印子, 碰到水后,哎呀!

  本地人感受到了大唐人的善意,其他的人可从来不帮忙干活。

  头领看着贾潼,比划着问:“你们和别人的人不一样, 你们为什么帮我们?”

  贾潼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告诉对方:“那些人为了赚钱,帮你们能赚到钱?该怎么交换还是怎样交换。

  我们代表大唐皇帝的意志,我们在外的言行,体现的是一国风范。

  不欺负比我们弱的人,不畏惧比我们壮的人,这就是大唐。”

  “大唐?”头领重复。

  “大唐!”贾潼指着东北的方向。

  “大唐!”头领跟着指过去,眼中带着希冀的神色。

  中午的时候,又吃饭,本地人眉开眼笑,最近几天,一直都是吃三顿饭,晚上那一顿吃到撑,然后睡觉。

  不过今天不烤鱼和炖鱼了,贾潼跟兄弟们吃腻味了。

  他们给制作煎鱼、红烧鱼、干锅鱼、盐焗大虾和螃蟹,拿当地留下的大米煮完了炒饭。

  采野菜做鱼汤,顺便弄点咸菜。

  头领两眼发光,盯着看,不但看做菜的过程,还看大铁锅。

  冶铁整个世界上,此时很多地方都会。

  包括非洲,非洲人懂得怎么冶炼铁矿石。

  懂不代表就有,大唐更懂。

  李易不告诉怎么弄煤和指出来大型铁矿的时候,大唐蒲津渡浮桥的铁牛,消耗掉大唐当年近一半的铁产量。

  铁牛才能多重?说明大唐的铁也不是很多。

  要不是突厥和后突厥前后在那里,大唐需要快速运输能力,也不可能舍得造那么一座浮桥。

  李易出现后,改成混凝土的了,不缺铁,只是没什么用。

  换成铁,那些铁,也就是两三天的产量,不信看看大唐火车道。

  非洲冶铁其实不是把铁熔化,而是把铁矿石中的其他东西弄出去,留下无法熔化的铁,然后锻打。

  因为温度不够,他们用木炭当燃料。

  他们制作木炭的手艺还不行,不会建窑,就那么凭空少,之后埋沙土。

  多亏是非洲,有足够多的好木头,换个地方,那么消耗木柴换木炭,能把人换哭。

  当下萨庐都有一点铁器,很珍贵,都制作成刀了。

  出现那么大的铁锅,这一口铁锅能打出来多少刀?

  “已经送你们那么多的铁器,这锅也给你们,别想着砸了换成刀,钢口不一样。”

  做菜的贾潼察觉到对方目光不善,告诉对方不要砸锅。

  “你是大唐里面的‘王者’吧?你有很多的铁,给我们的工具就是,现在这个……”

  头领用他的词汇来问,也可以翻译成贵族,他比划一下大铁锅的直径,对贾潼敬畏。

  贾潼莞尔:“王者?我?我家里倒是有这么大的铁锅,还有其他的锅,成套的。我告诉你……”

  他给对方讲起大唐的生活,讲李家庄子的。

  头领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一顿饭吃几十道菜?

  太阳升起来都不干活,太阳落下去就休息?

  ……

  今天还有!

第两千四百四十九章 休要立旗旗帜飘

  本地人的头领不知道贾潼说的是个别,很特殊的个别。

  他看到贾潼给自己部族那么多的东西,还用很大很大的铁锅做饭,就信了。

  贾潼继续吹,他无所谓,反正对方去不了大唐。

  即便某一天去了,看到的情况跟自己说的有所不同,也比你这里强很多倍。

  真能过去,我带你进李家庄子瞧瞧,我没骗你。

  头领下决心,跟对方搞好关系,这么大的铁,要是换给自己,自己不砸,也拿来做菜吃。

  翌日早,大家起来去推盐,盐田成阶梯状,一层层往上推。

  盐的浓度越来越高,饱和状态下,百分之三十多,看温度,不同的温度和水的纯度、盐是否有杂质都不一样。

  理论状态下,二十度的时候,纯水和纯盐,是百分之三十六。

  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推上去以后继续蒸发,盐就析出来了,然后再往上推,到最后的时候一推就是盐,而不是水。

  那个水已经无法继续溶解盐,饱和了。

  渤海湾采取同样的手段晒盐,现在的月份,要晒上半个月,一年也就整体出盐两到三次。

  陆续的那个不算,就跟种黄瓜说哪天收获一样,黄瓜可以摘很多天,包括茄子、辣椒、豇豆、云豆、番茄等等。

  萨庐都,即新加坡,当下月份才热能,三天就能大批量出盐了, 除非下雨。

  今天就看到盐了, 当地人伸手去抓, 大唐的人用清水帮他们洗,别抓呀!你想要皮肤干裂?

  “这边摆上装有清水的大木盆,推一推就过去洗一下。”

  贾潼跟头领交流, 让对方采取保护措施。

  光着脚在饱和盐水里趟来趟去,太阳又那么大, 盐水碰到皮肤, 直接就晒伤, 或者说是烧伤。

  盐脱水的过程应该说成脱氧,这个贾潼学过, 感谢李东主,什么都教。

  头领不停地点头,真有盐啊!这么多, 我以前为什么要煮?我太傻了。

  当然有时候他也刮, 岩石上等退潮后会有盐, 少少的一点, 刮下来。

  甚至还有把木头扔海水里泡,然后拖上来晒, 刮木头上的盐。

  “明天下午之后,上面格子里的盐就可以收了,夏天采集青菜腌制, 到了冬……哦!你这里不用,腌肉吧, 去打猎,然后抹盐。”

  贾潼按照长安时候的操作讲解, 突然发现不对,这里太热了。

  “太阳到中间的之后, 我们给你们烤我们最好的东西吃,埋在土里烤。”

  头领决定采取最高礼节对待大唐这个很厉害的人。

  平时他们舍不得,太耗费柴火了。

  他们把捕上来的虾、螃蟹、贝类放在河流旁边开出口子的水潭里泡。

  泡好后挖坑,这些东西和其他的香料一起扔里,盖上树枝和土之后,在上面使劲烧火。

  他们知道烧多长时间,烧好后把火扒拉走, 挖出来,

  一次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平常只有特别的时刻才会做。

  现在他决定做一次,值得, 大唐人给予自己的东西太多了。

  “应该是李东主特殊制作的叫花鸡的方式吧?简单的是包了荷叶与泥,放地炉中烤,复杂的在上面生火,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焖熟。”

  旁边过来个羽林飞骑与贾潼说,他们都吃过,在李家庄子就不缺少吃的手段。

  “差不多,那个叫花鸡才不好焖呢,火往上升,

  贾潼认可同伴的说法,这种其实属于野外求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