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2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多,尚不如原先蔡京一系把持朝政那样效率更高。

如此一来,无论军方还是朝堂皆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也难怪后来金人进攻汴京之时,各地援军进退无序,各自为政,被金人逐个击败。

这种情况杨帆也无能为力,便只好任由朝堂上下这帮人尽情地折腾。春节之后是元宵,然后出了正月,茂德帝姬出嫁的日子眼见着便到了。

结合着北伐胜利普天同庆的余波,茂德帝姬下嫁杨帆的事情,也被京中百姓誉为大宋的双喜之一。既然是朝庭之喜,这场婚礼的场面自是铺张地不小。

二月十四的傍晚,杨帆便穿了礼部定制的喜服,带着自己迎亲的队伍,来到了皇宫门前,向司礼的太监交了大雁、丝帛等聘礼,然后便由太监带领来到茂德帝姬的居所。

在茂德帝姬的门前举行了简单的几个仪式之后,杨帆便被允许接自己的新娘子上轿。进入茂德帝姬的闺房,杨帆便见她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的礼服,虽然身份娇好无疑,但相貌在凤冠的遮掩下,仍是雾里看花。

两名年长宫女,扶了茂德帝姬出了闺房之门,便由杨帆引领来到门口不远之处的花轿之前。仍是由那两名宫女将帝姬扶上轿子之后,杨帆才骑上大马,领着队伍向自己府上进发。

回去之时,队伍又壮大了几乎一半。茂德出嫁,赵佶自然要陪送上一应的人财物。这些陪嫁的仆人与物品此时要一块带回杨府。而送嫁的队伍也十分壮大,郑皇后乘坐九龙轿子,太子赵桓、皇子赵凯等人骑马亲自送行。其他司礼的大臣,茂德帝姬的七姑八姨之类也在队伍之中,这倒与后世的中工婚礼如出一辙。

而茂德陪嫁的嫁妆更是不菲,这些嫁妆足足装了三车,其中不乏有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看着这丰厚的嫁妆,杨帆心道:如果不是自己富可敌国,用两只大雁和几匹布帛,便换来天下第一美女还有这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物,这婚结得还真值。当然,如果他不是富可敌国的话,这样的好事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红红的太阳落入西山,天边的云彩如新婚的霞披。迎送茂德帝姬的队伍在规定的时辰到了杨府。

到了杨府之后,便是正式的成亲仪式。今日蔡京亲自前来主持仪式,仪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主要是拜堂环节。拜堂之后,茂德帝姬被送入洞房,而杨帆与众宾客则是举行皇帝赏赐的九盏宴会。

宴会应酬时间也不长,所谓春晓一刻值千金,宾客们一顿吃喝之后便各自离去。月亮爬上屋脊,宾客散尽,杨帆便进入婚礼的最后环节洞房花烛。

见驸马爷进入洞房,服待茂德帝姬的宫女将挑盖头的喜秤呈给杨帆,便知趣地施礼离开。杨帆拿了喜秤,坐到茂德帝姬的身边,先是拉了接她的玉手。

茂德帝姬紧张地小手一颤,却是终于没有将手挣脱出去。杨帆也不说话,稍稍握了一会,见新婚妻子放松下来,才道:“殿下闷了很久了,是该挑了这红纱,好好透透气了。”

“嗯。”茂德蚊呐似地应道。

杨帆用喜秤轻轻将茂德帝姬凤冠之上的红纱挑落下来,馨黄的烛光之下,便见茂德帝姬双颊晕红,肤色白腻,一双眼灿然晶亮,虽然略带青涩,却却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当真不负天下第一美人之名。

杨见茂德帝姬脸泛朝霞,娇羞美艳,不由地心动不已。他轻轻把茂德帝姬拥在胸前,揽住了她柔软的细腰,就欲亲吻那张如画般的俏脸。不料他嘴刚嘟起来,却见茂德帝姬下意识地将头一仰。杨帆的嘴尚未碰到对方脸上,额头却被那华丽张扬的凤冠给阻住了。

“殿下,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躺下说会话吧。”茂德帝姬毕竟从未经历男女之事,杨帆怕她太过紧张,便先曲线引导道。

“嗯。”茂德依然是低声答应。

杨帆笑笑,将她的凤冠摘下,放到床边榻上,便扶着茂德帝姬,想让她躺到床的里边去。

“驸马,难道今晚不用脱衣服吗?”茂德帝姬突然轻声问道。

第三五O 章 驸马(四)

“驸马,难道今晚不用脱衣服吗?”

杨帆闻言一愣,道:“当然要脱衣服,只是殿下准备好了?”

茂德帝姬轻“嗯”一声,从一侧的褥下拿出一块叠好的白色绫缎。

“啊?这个”杨帆挠头道。

“皇后娘娘昨日教授于我,说是要用的。”

杨帆明白过来,这茂德帝姬昨日刚刚接受了一堂性教育课,今日是现学现卖来了。

杨帆微微一笑,轻轻拥了小妮子过来,道:“不用这么麻烦”

“听驸马的”茂德轻轻道。

“嗯,咱们先躺下说会话”

两人躺到床上,杨帆抚摩了一会身体僵硬的茂德,然后才慢慢地替她宽衣解带。如此循序渐进,一夜销魂自是不必多说。

婚后第二天,本应是拜见公婆之日,不过杨帆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因此这个程序便免了。两人睡到太阳升起才起床吃饭,之后便腻在房里卿卿我我。

待到第三日的时候,两人按例进宫谢恩。赵佶这边,又是赏赐礼物,又是在内廷安排宴会。而一众大臣,也按官职的大小高低,依次上表祝贺。帝姬大婚,当真是排场够大。

如此忙活了五天有余,杨帆才得以清静下来。早在一个月前,杨帆便将枢密院还有江南两路的事务交接清楚,而且谭稹上任之后,韩世忠、岳飞等梁山军校的一众优秀人才,也被安放在了河北、燕京一带的重要位置之上。如此一来,此刻的杨帆倒是真得无官一身轻。

权作是为自己放了一个假,杨帆逍遥到三月中旬,方才操持起神工集团的事情来。按照自己的计划,杨帆尝试去做的却是如后世鲁迅那般去改变人们的思想。当然,杨帆采一般,虽然脑中气象万千,但要让他述之字,却也是有些为难。因此,杨帆不会像鲁迅那般去做个学家。他要走的路子是娱乐寓教于乐嘛,对于盲百姓占了绝大部分的此时来说,通过娱乐来教化他们可要比写几本书来得更有效果。

至于第二个计划,则是针对那些识字的人的。杨帆虽然不会写章,但他可以调动起别人来写啊。办份报纸来引导教化大宋臣民,一直是杨帆想要做的事情,可是之前的日子过于繁忙,这事也就一直搁浅下来,现如今自己闲人一个,又有地位、又有身份,正好可以了了这个心愿。

从三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