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庭,所以便暂且留你一条性命。但也要将你扣押半年,以示对大宋的惩戒。”

呼延庆死里逃生,哪里还敢拿金辽和谈之事来争辩。

而接下来的日子,金辽之间亦是如杨帆之前所说一般,打打和和。金国在此期间攻下辽阳、黄龙,与辽国停战的条件,也加码到让耶律延禧退位为王。对此,耶律延禧当然不会同意,金辽和谈彻底破灭。

半年之后,阿骨打才将呼延庆放归回国,临行之时,又训斥道:“报与你家皇帝,若想与我大金联兵,便以国书来往,否则就不必再谈!”

呼延庆忙答应谢恩,回到京城之后,便将这些细节报与了赵佶。

赵佶一听金辽和谈破裂,联金灭辽之策重燃希望,自是高兴。然而听呼延庆说起金人的虎狼行为,以及阿骨打对于自己使用诏书的恼怒,他心下又有些忐忑,害怕联金之策最终变为养虎为患、引狼入室的昏招。

见赵佶欲打退堂鼓,王黼、童贯等人又晓之以“金灭辽之后总要与宋为邻”之理,诱之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利,说得赵佶豪情顿生,信心重聚。

对于阿骨打“宋金交往,须用国书”的要求,王黼、童贯先是痛斥郑居中狂妄自大一番,又言“国书来往”无非是满足金人的面子,于大宋并无碍处。如今郑居中已经致仕,朝堂之上敢于与两人对峙之人又皆已被逐,因此,“用国书与金人来往”之议也就被赵佶轻松敲定。

而关于接下来与金国交往的使者,最终定为“联金灭辽”之策的始作俑者赵良嗣。赵良嗣来投大宋十年,欲借宋金之力报复辽国的目的,也终于得偿所愿。

宣和元年十一月,天开始变得寒冷起来。与今年京城各地大雨成灾相反,入冬以来京城地区还未曾降下一片雪花。今年遭了洪水,难道明年又要遇上旱灾?那些只能从土里刨食儿的农民已经开始心慌,今年卖儿卖女好不容易勉强熬过一年,现在只盼着明年麦秋之时能有个好收成,存下些续命的粮食,若是再遭了灾,那可真是活不下去了。

此时虽也有些水利条件,但也仅仅聊胜于无,起不了决定作用,大多数的农民在此种情况下,也不会去想什么水利的问题,他们此时所想的往往只有一件事情:祈求上天。进入十一月以来,京城附近地区的许多乡绅百姓,纷纷前来开封,请那神霄宫的道士回去做法祈雪;而京畿路官员也在准备请位通灵的法师开坛祭天。

清晨,杨帆坐在马车里,寒风透过窗帘吹入车内,一股干冷的空气便呛入鼻中,令他禁不住打个寒颤。这个季节的早晨实在适合于赖在暖暖的被窝里,可是自从重启联金灭辽的策略之后,朝庭北取燕云的步伐突然加快起来,杨帆前段时间那种“睡到人间饭熟时”的生活也随即结束。

枢密院这边,童贯已经拟定参与北伐的部队与将领。此次攻取燕云,主力部队仍然是西军,共十五余万人马。根据童贯安排,这十五万人马将在明年开春之后,在太原集结。

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十五万兵马集结出击之前,大量的后勤工作需要准备。枢密院、兵部、户部、京西路转运使衙门、军器监等部门都变得繁忙起来。对于朝庭的众官员来说,这个冬季似乎就要在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逝去。然而就在即将进入腊月前一天,一声声穿云裂石的巨响,又打乱了这种节奏

十一月二十九这天,杨帆照例坐着马车前去枢密院上班。其时,天边的朝阳还未跃出云层,只映出了一片红霞。此时已经入九,天气冷得结实,街上过往的行人并不多。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杨帆正将手抄在袖里感叹着古代冬天的寒冷,突然一声震天的巨响从西南方向传来,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爆炸之声。这突兀的巨响惊得拉车的马儿向前一阵猛窜,杨帆的头也重重的磕在车厢的木板之上。刘宝慌忙安抚住受惊的马儿,将车停在了路边。

杨帆下了马车,循声望去,只见西南方向一柱柱的浓烟已经升腾到空中。

“出事了!是火药局!”杨帆朝刘宝道。

爆炸声持续了约有一刻钟的时间,才平静下来。之后,这个原本平静的清晨开始变得不平静起来:街道两边原本尚未开门的铺子纷纷将门打开,或是睡眼惺忪或是饭食在喉的人们慌忙地跑到街上,相互询问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的锣声,那是招呼人们前去帮忙信号。

“哪儿起火了?”

“好像是城西”

“走走快救火去!”

人们一边议论着,一边拿了水桶、脸盆等工具,朝着火药局的方向赶去。

“出大事了!快走,我们去看看!”杨帆沉重地说道。

刘宝应了一声,待杨帆上了马车,便调头向火药局驶去。

第一一七章 天灾?人祸?

杨帆回到枢密院的时候,众同僚也都聚在一起谈论着刚才那一连串的巨响。此时他们大抵已经知道火药局的作坊发生了爆炸,均在惋惜着那些还未能派上用场的火药

杨帆对此有些反感,他惋惜的是那些工匠的生命,火药没有了,可以再生产,可人命没有了,就彻底没有了,任谁也无法复制出同样的生命。今日的爆炸现场他已看过,死伤人数虽未统计,可看作坊内那修罗地狱般惨状,幸存者不会太多这个世上恐怕又要多出一些孤儿寡母的家庭,平添几段令人寒心酸鼻的故事

童贯大体弄明白发生了何事之后,便去觐见赵佶。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又牵扯着北伐所备武器,他自然要第一时间到赵佶那儿讨些主意。非但是童贯,杨帆相信,此时京中各部衙的长官,已经聚在了睿思殿。

按部就班地处理完了一些公务,将近中午的时候,童贯依然没有回到枢密院,。杨帆也牵挂着作坊那里的救援工作,便又驱车向爆炸现场赶去。

爆炸现场,火依然在燃烧着。估计也是看出了,以现有的条件想要扑灭这场大火,实在是力有不逮,开封府的捕快和负责守卫作坊的禁军,已将救火的百姓清理出现场,任由作坊内的房屋、物品燃尽自熄。

然而,今年冬天干燥异常,大火一起,便会漫延失控,将所及之处无情吞噬。杨帆到来之时,看那火势至少还要烧到傍晚时分方能渐渐熄灭。好在这附近居民甚少,爆炸又是发生在清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