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位之高,岂是现在一个明教堂主可比的?”

中年汉子微微点点头,欲要说些什么,那仇左使却继续道:“昏君身上的摄魂之术被那林灵素揭穿之后,宫中殿前司、皇城司肯定会对宫中新人严加防范,此时若想再派探子混入宫中,实为不智。不过”

这仇左使微微一顿,众人企盼的目光皆落在他的身上。

“宫中的防御总有百密一疏之时,除非那昏君从此不见生人。可是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昏君的命穴哪有那么容易封死?本座已经想到接近昏君法子,接下来宫中之事便由本座负责,诸位只要做好各自手头的活便是!”

众人脸露狐疑之色。不过魔教行走于黑暗之中已久,教中弟子皆知行动隐秘的重要性,倒也无人去问这仇左使究竟会用何种法子去接近皇帝。

“徐方,你那边进展如何了?”这仇左使继续问道。

刚才出言暗讽新任广目堂堂主金沙的中年汉子点头答道:“俺这边进展顺利,那些炮仗坊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卖啧啧,都是些上好的药粒子,做的炮仗燃放起来格外响亮!”

“徐统,你这边呢?”

“联系好了几人,皆是些常年摸金的土耗子。”

“姚义?”

“没有问题”

灯火渐渐阑珊,夜慢慢深下去,黑幕终于将整个醉杏楼、整个汴梁城吞没了进去

话说这晚聚在醉杏楼的几人,正是魔教的左使仇可道,前些日子被救出天牢的净风堂主邓元觉,以及刚刚接任李鑫堂主之职的金沙,其他三位则是仇可道从南方带来的教中骨干。其中这金沙曾化名胡蝶儿,在曾经的明月楼潜伏多年,也正因如此,她才被破格提升到堂主之位当然,此过程中她那美丽的身体应该也发挥了些作用,至少今日座中比她资格老上许多的徐方是这么认为的。

清晨,风儿掠过屋脊,扑在脸上,虽然冷飕飕的,却无半点凛冽之意,反倒让早起的人精神倍爽。

杨府后院的小径之上,男女主人正在牵手漫步。两人均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不过周若英如今已身孕初显,故而原来的跑步、练武变成了现在的散步。不多时,前院鲁智深耍棒的风声、厨娘切菜的砧板之声、杂役开门时的哈欠之声陆续传来。

“消息该到了,昨儿夜里是谁值班来?”周若英道。

“哈!是王贵!”杨帆笑道。

“唉!这大冷天的,也难为他们四个了。”周若英叹口气。

话间刚落,果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王贵小跑着向杨帆这边而来。

“昨晚那唐盼兮可有异动?”待王贵来到跟前,杨帆率先问道。那日林灵素所言皇城司忽略的线索,便是此前与赵佶接近之人,除了皇宫之中的人外,还有醉杏楼的李师师和唐盼兮。

对于这两个嫌疑人物,杨帆基本上排除了李师师。因为后世的记载之中关于李师师已有定论,所有的献不曾提到她有明教教徒的背景。而唐盼兮则不同,后世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不曾有她的影子。

作为此时京中有名的花魁,却消失在后世人民群众的悠悠之口中,原因很可能是,她本是明教中人,被朝庭发现后,便被抓入狱或是逃离京城,而出于为赵佶讳的原因,朝庭封锁了她的消息。

或者,在杨帆想来,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这唐盼兮说不定便得不到接近赵佶的机会,那样的话她也许就像一本质量颇佳的,却因为引不起编辑关注而扑街,最终随着方腊的覆灭,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没有什么异动,只是到后院的小楼上授曲,甚至连前院都没去过。”王贵答道。

杨帆皱着眉点点头,心道:“难道猜错了?”

第一一六章 安全事故

“难道猜错了?”杨帆心道

“不!”他又微微摇摇头:“如果我是魔教中人,此时会怎么做呢?”

杨帆试着将自己代入对方:“前段时间他们明明已经创造了与赵佶亲密接触的机会,却没有将其杀掉,而是妄图用摄魂术控制赵佶。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也就是说,他们还没准备好现在原有的计谋被识破,再想不知不觉地控制赵佶,已决无可能。既然如此,那便只有刺杀赵佶这条路。可是,时机还不成熟与其现在去做那没有意义的刺杀之事,还不如等!对,他们现在在等,在等一个刺杀赵佶的好机会,在等南边的方腊举事螳螂、黄雀,谁先动,谁就会失了先机!”

“继续盯着!切莫打草惊蛇!”杨帆令道。

“是!”王贵应着,“不过据刘霞、季红所言,这几日里也有几拨江湖中人去过醉杏楼,他们多是草莽装扮。可是昨晚据刘霞观察,有一桌客人明明是江湖中人,却个个皆是商人打扮,明显是想掩饰身份。可惜,我们得到消息时,这伙人已经不知去向。”

“什么刘霞、季红!以后叫刘如是、季香君哈!她们进步不慢嘛,居然这么快就能分辨有人乔装打扮!”

“是!据刘哦,如是、香君说,她们进入醉杏楼的首堂功课,便是学着暗中观察客人的身份。如此一来,能分辨出客人是否乔装也不为怪。”

杨帆哈哈一笑,心里道:“这妓院看来还真是培养间谍的好地方。”

“嗯,告诉她们,若再发现这样的人物,及时通报,你们跟上去看看情况”

“是!”

“行了,熬了一夜,若没有别的事,你便回房休息吧。”

王贵告个退,下去休息。杨帆伸个懒腰,起身回房,准备拉着妻子前去餐堂吃饭,然后上朝。

朝堂之上,这几日最引人关注的,却是三月之时,作为使者独自前往金国的呼延庆,终于回到汴京。本来呼延庆已做好了埋骨他乡或是苏武牧羊的准备,却不想历经了千辛万苦,居然又活着回到了大宋。

一如呼延庆所料,当他持了大宋诏书到了金国之后,阿骨打见了诏书勃然大怒,当即将那诏书撕个粉碎。左右见状,押起呼延庆便欲推出门外斩首。也亏得阿骨打一代豪杰,粗犷快意之间仍是理智十足,待手下即将把呼延庆押到门口之时,他却佯作压住怒气,喝止左右,叫回呼延庆斥道:“我大金国兵强马壮、如日中天,灭辽乃是迟早之事,原本就对你朝请求联兵之事没有兴趣。怎奈你家皇帝一再遣使来此,态度诚恳。看在这一点上,我才勉强答应。可是,上次已经讲过,若再以诏书与我说话,便是对金国的羞辱,如今你朝依然这样不逊,如何可忍?按照我大金规矩,本该将你处死。不过,朕也知道,此错不在于你,而在你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