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儒道赘婿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力气大的丫鬟,抬着周氏走了。

随后赵氏眼珠子转了转,起身道:“大嫂身子弱,又三天粒米未食,我去让厨子熬点儿温补的素粥送去。”

说完,也不等众人反应,就急匆匆的往外走去,一副极其心忧的模样。

张氏摇了摇头,没有在意,带着沈玉书和沈玉春继续守灵。

而后宅里,两个丫鬟刚刚将周氏扶到床上躺平,就被沈心澜赶了出去。

“母亲,没有别人了。”

关好房门,沈心澜轻声道。

闻言,‘晕倒’过去的周氏睁开了双眼,从床上坐了起来。

“母亲,您给女儿示意,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沈心澜问道。

“立即,马上,派人去找苏平回来!”

周氏眯着眼,斩钉截铁道。

沈心澜心中一惊,问道:“为什么?之前不是已经计划好了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

周氏瞥了一眼女儿,道:“如果老爷子健在,无论你怀上谁的孩子,都可以说成是苏平的,而我们也有大把的时间,慢慢将你的孩子推上国公继承人的位置。”

是的,从一开始,决定招苏平入赘,为的就是国公爵位!

国公世子战死,理论的国公世孙,也战死了。

长子一脉绝了后,周氏想要保证自己在国公府的地位,就必须要抓一个沈姓血脉的男丁在手里。

而招赘,是她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说实话,这很牵强,很困难。

甚至从一开始,她根本就没报太大的希望。

然而,好巧不巧的,老爷子找了多年没找到的恩人之后,在这个时候,找到了!

天下人都知道定国公恩义无双,有苏平这个‘恩人之后’的身份加持,沈心澜生下的孩子,就多了那么一丝继承爵位的可能。

于是,一场针对苏平,针对定国公,针对国公府所有人的谋划就这么展开。

但那个时候的周氏,万万没想到一个苏平居然能惹出这么多幺蛾子。

“现在,老爷子突然说走就走,等到四十九天丧期结束,陛下一定会来派人确定爵位继承的事情。”

周氏冷冷的看了一眼沈心澜,“这么短的时间,别说你还没怀上,就算怀上,也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这。”

沈心澜的面色一点一点发白,“可是,找苏平回来又能如何?”

“能如何?”

周氏哂笑不已,“最起码,我们可以借助苏平的影响力,来拖延继承人的选定。”

“……”

沈心澜沉默片刻,依旧有些不甘心道:“可是,苏平会乖乖为我们所用吗?”

“你忘了陛下那道口谕?”

周氏胸有成竹道,“不论陛下的本意是什么,只怕那些官员权贵,此时都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拉拢苏平,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沈心澜还想再说,周氏突然双目一凛,语气严厉了起来。

“我知道你不甘心,但你必须忍着。”

周氏瞥了一眼沈心澜的肚子,“我如果猜的没错,你跟韩霜之间什么都还没发生,该不会这只是你一厢情愿吧?”

“……”

沈心澜的脸色变得难看,说不出话来。

“行了,赶紧去吧,你知道该找谁去做这件事。”

周氏挥了挥手,重新躺了下去。

咬咬牙,沈心澜退了下去。

片刻后。

国公府后花园一角。

那名擅长追踪的家丁,单膝跪在了沈心澜面前。

“大小姐有何吩咐,属下必竭尽全力。”

家丁沉声说道。

由于放跑了苏平,这阵子他在国公府里可不怎么好过。

仅仅如此倒还是其次,可他好赌的兄长家里,突然开始有人上门催债了。

这让他无比焦急,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直到今天,大小姐秘密传唤,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你立即出发,去将苏平找回来,越快越好!”

沈心澜交给家丁一沓银票,“人手什么的,自己去找,绝对不能与国公府沾上关系,明白吗?”

“属下必定将苏平带回来!”

家丁接过银票,起身就准备翻墙而去。

“等等。”

沈心澜突然叫住了他。

“大小姐还有什么吩咐?”

“找到苏平之后……”

沈心澜双眼闪过危险的光芒,当即做下一个大胆的决定。

“杀掉他!”

“那如果没找到呢?”

家丁又问了一句。

距离苏平消失已经过去很多天了,即便是他,此时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找到苏平。

“找不到的话……”

沈心澜眯起双眼,开始思索起来。

------------

【071】放弃北地?首辅的丧权辱国之言

永庆宫。

殿内群臣林立,除了御史和六科,皆是四品以上官员。

待永泰帝踱步而出,于龙椅端坐,众臣齐齐俯首。

“陛下万年,大庆万年!”

“平身。”

永泰帝淡淡开口。

“谢陛下。”

“大事面奏,小事具本,无事卷帘。”

等众官员直起身子,宝座旁边的贾红衣笑眯眯的高声喊了一句。

话音刚落,兵部侍郎寇向东不等尊次,横跨一步站了出来。

“陛下!”

兵部侍郎平举笏板,沉声道:“定国公亡故,蛮族一旦得知,必将大举南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立即择一良将北上,接掌无回关关防,以备蛮族之患。”

此话一出,殿内安静了几分。

永泰帝没说话,仿佛在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内阁首辅刘守义站了出来。

“陛下。”

刘守义老得不成样子,就这横跨两步都显得颤颤巍巍的,但声音却是异常中气十足:“寇大人说的不错,蛮族一旦得知定国公亡故,必不会再龟缩于草原,但有一个问题不知寇大人想过没有,无论谁接掌赤松军,有把握像定国公一样,将蛮族拒于无回关之外吗?”

声音刚刚落下,细微的嘈杂就在大殿内响起。

大多数人都抱有跟首辅一样的念头,纷纷点头。

事实上,这几日因定国公之事,阳京看似安静了不少,但暗地里早就波涛汹涌。

因为这些官员突然发现,仓促之下,居然找不到能取代定国公的帅才。

也就是说,无论派谁去守无回关,似乎都避免不了关破人亡,蛮族荼毒北地的下场。

“笑话!”

左都御史韩渡长笑一声,“那照刘阁老这意思,直接放弃无回关得了,北地就任由蛮族肆虐也罢。”

部分有血性的官员纷纷附和。

刘守义毫不动怒,点头道:“并非不可。”

瞬间!

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大部分人都不敢置信的看向刘守义。

“说。”永泰帝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

“陛下。”

刘守义躬身,而后面向群臣,高声道:“定国公是千古难出的军事奇才,有他在,蛮族之患自然不用多加理会,可如今,定国公既已离世,无回关破是早晚都会发生的定局。”

说着,刘守义又转回身子拜下:“臣以为,既然早晚都要破,与其坚守无回关,白白浪费六十万赤松军,倒不如趁着现在蛮族还未来袭,早早放弃无回关。”

轰~!

巨大的喧闹山呼海啸一般炸开。

方才还以为理解错了刘守义的意思,有些不敢置信,所以没人开口,而此刻,所有人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