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震慑新兵(1 / 1)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181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99章 震慑新兵

  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身边的人明天是否会成为躺在地上的一具尸体……

  在围城的第三天后,信使再也突围不出去了,松州除了松州城外,周围一千里大小县城全部被吐蕃人占领,烧杀抢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像是土匪进了村,来之前是“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来之后是“城春草木深”,不禁让人感伤落泪。

  无数逃难的百姓从松州往剑南中部地区涌去,一下子加大了中部地区的压力,如何接待难民又成了一个问题。

  许牧果断下令所有州县都不得驱赶难民,马上开仓放粮,并在城外给他们开辟安居之所,一切开销由地方和成都府库两方共同承担。

  此令一下,各地难民的压力果然大减,但是府库的财政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府库库吏的头上,此外侯爷征兵还要发军饷,这笔账一算下来,财政已经要入不敷出了。

  许牧问道:“这场仗你是按多久来算的。”

  库吏保守的答道:“至少一年。”

  许牧竖起了两根手指,府库库吏张大了嘴巴,难道需要两年?

  “最多两个月,我便班师凯旋。”

  库吏大声道:“侯爷,吐蕃可是派了重兵前来,足足十万兵马,我们兵马本就不足,能坚守一年已是奇迹,侯爷一定要三思啊!”

  许牧心已坚定,说道:“你给我准备两个月的粮草,在准备两个月的军饷,其他的我自己到时候会处理好。”

  库吏见状也不敢多言,只得无奈的退下去。

  第十天后,江流来到。

  “侯爷,小人按您的吩咐在剑南征集五万兵员,但是战斗力薄弱,是否要直接投入战场?”

  五万……虽然人数足以解燃眉之急,但是这可都是些新兵,没有经过训练和上过战场的新兵和从尸山血海中踏过来的老兵战斗力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说得不好听的,就算是五个新兵在战场上也不一定有一个训练有素的老兵有用,虽然在整个巴蜀地区征了五万人马,但是实际战斗力堪忧。

  可是许牧不在乎。

  “立即开启誓师大会,越快越好,马上带上他们前往松州,将新兵插在老兵之中,老兵带新兵,尽快让他们熟悉军营生活,懂了吗?”

  江流万千话语堵在口中,将刚征集来的新兵立刻投入战场,这可从来没有过啊,新兵也是最容易在战场上溃散的,一个不好便会满盘皆输!

  许牧心里也清楚自己带上战场的是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不过现在也只能拿这些人顶一顶了。

  几乎没有多少时间休息,第二天许牧快速召开了潦草的誓师大会,歃血为盟,打着击退吐蕃的口号,号召众人共抗敌军。

  许牧后来才知道,能被征来当兵的,本身就以无业游民或者小商小贩之子为主,他们不像府兵那样纪律严明,军中出现了各种乱纪之事,几乎每个营都有许许多多的刺头,他们将市井陋习带到了军中,甚至还在军帐中喝酒划拳,酒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他之前带的都是纪律严明的府兵,就算是当初最油的寿山营,也是正规的府兵,只不过出身相对差了点罢了。

  但现在他要面对的可都是从市井中征集而来的小流氓、小混混式的人物,怎么样对付他们已经让各营校尉伤透了脑袋。

  甚至连青城都遇见了几个对他视而不见的,要知道许牧已经封他为自己的幕府参军,他也是第一个成为许牧幕僚的人,在军中的地位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本来青城是不在意这些的,但是在军中这股吊儿郎当的性子,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当时许牧正在看地图,没有太在乎这件事,直到后来他在军营中亲自看见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吊儿郎当的样子,按照军纪,他们不应该在这里出现。

  他们俩也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旧吵吵闹闹的经过。许牧看在眼里,依旧没管。

  这样的事还在不断的发生,所有军官怨气高涨,在这样下去,军营没有个军营的样子,又怎么能上战场打仗,他们又怎么会去奋勇死战?

  不断的有人在向许牧报告这类事情,劝他停下来先慢慢训练他们,再将这群人带上战场,要不然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错误。

  许牧没有听,还说谁要是再提此事,便军法处置。

  那些校尉哀叹一声后都失望的离开了,这些人听说这件事后,行为更加的猖狂了,有点甚至还当着自家校尉的面喝酒,反正他们也不敢擅自动刑。

  终于在来到一家小县城的时候,有一伙人犯事了,他们为了找酒,跑到附近的一个乡里强抢东西,甚至还要欺辱良家妇女。

  这时候许牧从天而降,及时出现将他们全部制服,随即许牧将他们抓回去,命校尉们喊所有人集合。

  校尉们不知道许牧到底再搞什么鬼,等到所有人集合完毕后,那一伙犯事的人被五花大绑的架了上去,他们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

  下面的人四目相对,不知道他们这位年轻的侯爷想干嘛。那伙人似乎都闻到了危险的气息,赶紧泪流满面的向许牧求饶,大声说自己错了,还请侯爷给他们一次机会,上场杀敌。

  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惩戒他们就够了,现在正是少人之际,让他上去当个炮灰也比白杀了值。

  然而许牧都没听,正如之前他对下面的事情充耳不闻一样。

  那天下起了暴雨,下面细细簌簌的抱怨声音不断,手脚不停的动,十分不耐烦的看着上面,一心只想快点结束去躲雨。

  没有一个人打伞,许牧也站在暴雨之中,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头发。却没有让他的眼中多出一滴眼泪。

  他拔出了身旁一位校尉腰间的唐刀,刷的一声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