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劫持3
这老头是个真正的狠人!
这是桥玄给王安的第一印象。
面对自己的幼子被劫,还居然敢下令强攻,这俨然便是存了牺牲幼子的打算。
这种人,谁敢去惹?
反过来说,要是能获得这种人的好感和支持,那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至此,王安才总算是真正明白,为何此前有如此多人争着向桥玄大献殷勤。
而桥玄一语既出,在场众人纷纷肃容。
刘郃哪怕身为汉室宗亲,也自觉坐立不安,犹如坐在火山上炙烤般。
无奈下,唯有勉力劝道;
“桥公何至于此!”
“您老六十才得此幼子,贼人又只是索要区区百金而已,在下代表校尉府给他们便是了。”
“事后我定能将这些贼人抓捕归案,不会影响桥公名声的。”
“荒谬!”
——只听桥玄激愤道——
“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居然有人敢破府而入,挟持人质以求赎金,此种强盗行为,是可以忍让的吗?”
“我等一旦有所退让,那置朝廷法度于何地?此等事绝不能忍,更不能退,唯有以强对强,方能让心怀恶念之徒将来行事前有所忌惮!”
“为了维护朝廷法度,为了将来让恶徒有所收敛,我,我又何惜一幼子!”
说到这,桥玄终于还是红了眼,只是其人刚烈,强忍着悲痛没有表露出来。
正所谓虎毒不吃子,一个人哪怕再狠,也不可能不顾及自己子女的安危。
况且还是60岁才得来的幼子……
就在王安以为此事就这样了的时候,恰好桥玄看到不远处的曹操和王安,便朝曹操招手。
曹操骤闻此言,表情瞬间一肃,快步走到桥玄面前,拱手行礼。
桥玄点了点头,凛然道:“孟德,三儿平时素来喜欢黏你,今日就由你带兵闯进去,代老夫见三儿的最后一面,如此可好?”
“这……”
曹操骤闻此言,表情瞬间一滞,也勉力劝道:
“桥公真要如此吗?我等其实还有其他法子……”
桥玄却是不愿再听曹操唠叨,索性取下腰间佩剑,一把扔到了曹操怀里。
“速去!”
“诺!”
曹操见状,也是变了脸色,转身抱剑而走。
看着曹操快步走出乔府的背影,显然是要准备召集府外的虎贲军准备猛攻,王安摇头轻叹。
“看来那位当人质的乔小公子肯定是保不住了。”
“这些贼人心真狠,连这么小的小孩也能下得了手,难道他们家就没有父母孩儿的?”
不料一旁的李儒听罢,眼珠子转了转,顿时灵光一动。
“主公此计妙啊!”
王安:“??”
见李儒如此兴奋,王安一头雾水,心里隐隐有着不安。
这熟悉的节奏,这熟悉的味道。
你该不会又……
可还没等王安说点啥,已经有都尉前来呵斥。
“你等是何人,为何在此处喧哗!”
“难道不知此处乃是桥公府上吗?”
见在场有不少人目光不善地朝这边望来,王安大急,刚想出言制止李儒,却不料李儒已经满脸傲气地指着那都尉喝道;
“去!把曹议郎叫来,就说我家君侯有妙策,能救小公子!”
听说对方居然是来献策的,都尉也不敢怠慢,急忙跑去禀报。
不消一刻,曹操从府外火急火燎地折返回来。
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王安跟前,焦急问道:“听说长庚有妙策救出小公子,究竟是何策,还请速速道来。”
“这……”
王安此刻想骂人的心都有了。
我何曾说过有妙计救人!
于是看向李儒的目光开始变得不善。
不过身后的李儒却仿佛收到了什么信号般,排众而出,朝曹操行了一礼后,捻须说道;
“曹议郎请放心,我家君侯早有妙计!”
果然有计!
曹操见李儒相貌不俗,一看便知是多智之人,且神情又如此笃定,心下不由生出希冀。
毕竟这事涉及桥玄的孩儿,他与桥玄又素来是忘年交,哪里不懂对方的真正想法。
要是能体面地救出小儿子,桥玄当然希望能救下来。
“还请先生速速道来!”
一念及此,曹操竟然主动向李儒行礼,虚心请教。
李儒却是侧身让过,不愿受曹操之礼;
“此策乃是在下受主公提点才想出来的,要谢便谢我家君侯!”
“哦,那谢过长庚兄!”
曹操听罢,又连忙向王安道谢后。
李儒这才满意地点头,捻须言道:“曹议郎,不知楼阁内有多少人犯,都是些什么人?”
曹操显然清楚案情,想也不想便回道:“共有5人,都是这一带的游侠子。”
“那他们的族人、家人可都在此处?”
“在的!”
听说这些歹徒的家人都在洛阳,李儒面露喜色;
“既然如此,此计便是成了!”
“哦……”
曹操心下好奇,追问道;
“计将安出?”
李儒脸色瞬间阴冷了下来,不急不缓地说道:“现在就请曹议郎速速发兵,将这几名歹徒的家人全都抓来此处!”
“这……”
曹操听罢顿时变了脸色,他隐约猜到了对方的用意,忙问道;
“先生是想诛连这些贼人的家族?”
“有何不妥吗?”李儒阴恻恻地反问道。
这当然不妥!
曹操差点冲口而出,却好险忍住。
毕竟此事牵扯到桥玄的小儿子,要是自己拒绝了此计,那桥家小公子便是凶多吉少了。
身为桥玄的忘年交,曹操是肯定不希望前者老了还要承受丧子之痛。
可另一方面,除非是造反这种罪无可赦的行为,大汉的刑律还是偏向于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不及家人这一套,所以李儒的这个计谋显然违背了大汉的普世价值。
这也是曹操不能立刻下定决心的原因。
见曹操去而复返,还浪费时间跟两个陌生人在说话,不远处的桥玄当即就急了,朝曹操喝道:
“孟德,你为何还在此处干耗?”
“速速与我领兵攻进去!”
见桥玄不耐烦,曹操不敢托大,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桥玄跟前,两人低声耳语一番。
桥玄听罢,面露冷意,竟抛下曹操,径直朝王安和李儒这边走来。
待走到李儒跟前,凛然质问道;
“你叫李文优对吧?听孟德说你要将凶徒的父母族人都抓过来,以为要挟?”
“对,对的!”
见桥玄脸色不善,饶是足智多谋的李儒也为其人的气势所慑,说话变得不利索。
“荒谬!”
不料桥玄大怒,呵斥道;
“我辈行事,只求恩怨分明。正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桥玄又岂能因为自家儿子的安危而迁怒与他人!”
李儒被桥玄这么一顿呵斥,下意识低下了头,不敢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