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再见刘备4(1 / 1)

第194章 再见刘备4

  脑海里接连收到系统提示音,王安闻之大喜,于是决定单刀直入。

  “我即日便要去洛阳赴任,不能在此耽搁太久。”

  既然解开了心结,王安心里便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居然想去尝试招揽刘备。

  “不知玄德是否愿意随我去洛阳见识一番?只要我将来能外放为官,定然会好生为你安排。”

  “备谢过君候的好意。”

  听到王安居然要招揽自己,刘备却是依旧面不改色,仿佛王安邀请的不是他似的。

  就在一旁的刘德然羡慕得鸡儿发紫之时,只见刘备向王安躬身行礼致谢后,这才缓缓说道;

  “君后的一番好意,备本不应拒绝,可无奈母丧未除,备哪里能弃家而走?”

  听到刘备委婉地拒绝了自己,王安心里也是连连暗叹。

  其实王安早就已经看出来,这刘备家中已有衰落之势,不然当初刘备也不会去当游侠头子,与苏双和张世平合伙去贩马。

  要知道自先秦以后,行商可是贱业。

  在前汉,商人更是被国家重点打压。

  如在汉武帝时,就曾出台一系列措施打压商人,如盐铁酒专卖,还实行均输、平准法,最后甚至还要征收算缗、告缗等税负。

  这种情形直到后汉时期才有所改善,也许是汉光武帝刘秀本身就是以商人起家,所以立国后对商人的限制便少了许多,甚至有些豪门士族暗地里也开始经商,甄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可即便如此,商人也是不能为官的,所以那些豪门士族哪怕要经商也要找个白手套,不能明目张胆地亲身参与。

  而且商人哪怕再有钱,却依然不能穿丝绸,不能住大宅子,更不能豢养更多的姬妾,否则就是违制,是要被官府抓起来定罪的。

  所以刘备只要不是走投无路,是断不会去贩马的,更遑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只是充当商队里的护卫头子罢了。

  这也是为何王安之所以有信心邀请刘备的原因,却不料还是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这显然出乎了王安预料。

  只能说一句,哪怕王安这只小蝴蝶再如何折腾,历史的巨轮还是不会被轻易改变的,

  譬如刘备的野心!

  其实王安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刘备的意思,对方所说的守孝之下不能远游纯粹是借口。

  守孝这玩意一直都是士人才有的专利,而且还不是强迫性的。

  没见王安为了“遵从”父亲的遗愿,父丧后没多久就跑去辽西求亲么?

  刘备身为一个落魄游侠,哪里会有人在意他守了多久的孝?

  之所以拒绝王安的邀请,无非是一者刘备因为此前拜得名师,所以还心存幻想,想着将来能学王安般走孝廉出仕,求个正经官身。

  故此必须要在为母服丧这件事上做得无懈可击,将来不被人拿住把柄。

  还有就是对他王安还是心存疑虑,害怕不被重用,所以才不敢贸然跟随。

  毕竟历史上刘备就曾投靠公孙瓒,结果不怎么被重用,却一直怕名声受损所以不能离开,最后还是借着救援徐州的借口才得以脱身。

  一念及此,王安的情绪变得萧索了起来。

  别看如今自己佩金带紫,好像挺威风似的,可要招揽一个像刘备这样学过经的落魄文士也是千难万难。

  其实就看手下之人便可一清二楚了。

  如今手下得力的武将有十多位,其中还不乏关羽、徐晃、黄忠、吕布、张辽这些牛人。

  可与之相反的是,文士却只有寥寥三人:李儒、王仲、田畴。

  仔细分析,李儒出身地方豪强,王仲更是孤露,唯有田畴算是大族出身,可也并非什么豪门士族,更没拜得什么名师。

  就这样,也是得知王安在幽州做出好大事,才前来主动投效的。

  而刘备虽然家道中落,可毕竟曾拜入海内名儒卢植门下。

  虽然经书的造诣乏善可陈,可就凭卢植弟子这层身份,就有可能进入仕途,既然如此,对方又凭什么要做王安的家臣?

  想清楚了这些关节后,王安被封侯后的那种志得意满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也终于认清了现实;

  虽然此前的天命说在见到穷苦潦倒的刘备后已经彻底消失无踪,可即便如此,王安也清楚地认识到,单凭他封了侯的身份地位,还不足以招揽到稍微高层次一点的文人,更别说什么大族名士了。

  一念及此,王安失望之余,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牵招和简雍。

  既然招不到像样点的文士,那便招个武夫和游侠好了!

  于是他装作不以为意地朝刘备摆了摆手说道;

  “难得玄德有此至孝之心,本侯又岂会勉强。待玄德孝期过后,再来寻本侯便是了。本候再此承诺,只要玄德来寻,本候便绝不亏待于你!”

  一番话,说得饶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也面露感动之色。

  “子经、宪和、你们二人可愿跟随于我?”

  就在众人以为此番事毕的时候,王安却是看向了牵招、简雍、史路三人说道:“子招(史路字)未加冠也就算了,你等二人既然是玄德好友,德才想来也是俱佳的,如今年纪也到了,何不随我做事,日后也好博得些功名。”

  “这……”

  就在牵招、简雍正犹豫之际,刘备开口了;

  “子经、宪和,君候乃是文武双全之人,待人又极为和善,你们不必拘束,尽管把想法说出来便是。”

  就在牵招欲言又止之时,简雍却是先开了口;

  “君候,子经乃是豪杰之士,在安平、涿县二地的少年游侠中是可与玄德并称的人物,又拜得乐公(大儒乐隐)为师,通晓经传,乃是文武双全之人。”

  “要是此等人物能在君侯帐下效力,只要寻得机会,定会出头。”

  听了简雍这番话,王安嘴角含笑,心知肚明这简雍肯定是想拜入自己帐下,所以才吹捧一番伙伴,以求个先声夺人。

  试问连我的好友都这么牛逼,那我肯定也是牛逼之人不是。

  而与王安的表情不同的是,身后的关、吕、 田等人却纷纷蹙眉,显然是对简雍这番话不以为然。

  而就在王安等着简雍主动说出投靠自己的话之时,却不料后者居然来了个急转弯。

  “可我简宪和只是一个浪荡子,论文,读过书,却也只识得几个字,在经学上比玄德和子经差远了;论武,在玄德和子经手下走不过五合,且性格粗疏,不喜礼节,好出大言。”

  “如我这般人物,在君候帐下效力恐怕会出大事的。”

  “所以还是先让子经在君候帐下效力吧,待以后玄德孝期过后,要是想来寻君候,我再一同前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