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彩凝聚
岚妹妹把那一袋钱留给店小二就走了。
因为岚妹妹才六岁,根本不懂得花银子。吃两碗面的钱,只需一两已绰绰有余。但那钱袋里的碎银至少有二十多两,店小二一看钱袋上留有血迹,知道这钱非同寻常,暗下里已替岚妹妹存起来,等下次见到这个小姑娘时还给她。
岚妹妹回到祠堂时,不觉已是午时了。打开东房的门,进屋一看,婆婆长发飘飘,那疙瘩脸上气色已好多了。岚妹妹心下高兴,把提匣子放在炕前的案几上,悄悄地掩上门退出来,这就撑着下巴坐在廊檐上,享受着秋后午时的暖阳,那秋风拂来,院中充满了萧索之意。
婆婆说过,需要调养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的时间里,不能把任何人放进婆婆屋里,可见婆婆的休养是极为至关重要的了。岚妹妹到现在还在回想着午歇时分吃的那碗山西刀削面。这时,不觉就嘿嘿地笑了。她为能吃这一碗面而洋溢着天真的笑,因为岚妹妹觉得今日是她最幸福的一天。
有了一阵子,屋里好似有动静,婆婆这就在窗内呼唤道:“——丫头哇!”
岚妹妹乍一听婆婆唤她,惊喜之际赶忙进了屋,给婆婆跪了个安。
婆婆说道:“给你的银两还在?”
岚妹妹如实说道:“留给店小二了。”
婆婆道:“丫头,来,过来,婆婆这就教你怎么用银子。”
岚妹妹走到婆婆跟前,估计婆婆养伤已好些了,心情也自然好些。婆婆这就又从身后拿了一钱袋碎银,倒在手上,用颤抖着的手,指给岚妹妹看,这是多少,可以买什么东西,这又是多少,可以买什么东西,这个可以买一件上好的大毛衣服,这个最大的可以买一辆马车。
岚妹妹点着头已明白,怕婆婆再掐她,只抿着嘴矜持摇曳着,好久才不好意思地微笑起来。
看似微笑,但眼眶里不觉就有了泪。想到这两年来,婆婆在外面每日含辛茹苦出去讨饭。风吹日晒,年复一年。虽然有时候回来的晚一点,岚妹妹已很饿了,但婆婆总而言之对岚妹妹还算不错,只是可惜了那一袋碎银,那袋碎银可是婆婆经了不少有钱人的各种脸色才换回来的!
岚妹妹这就说道:“婆婆,那我还去那家刀削面馆,把那些碎银要回来。”
婆婆扯开嘴角笑了,说道:“不必了,就当是赏钱吧!但丫头可记住,以后外面闯荡,见到穷苦人,真正的穷苦人一定要施舍!这些银子也是好心人施舍给婆婆,婆婆攒起来的。”
岚妹妹哪里知道,婆婆是江湖有名的十四剑娘,要想弄得银子,那随便一出手,可谓囊中取物。但岚妹妹这个年龄还小,婆婆想让这个丫头自幼吃点儿苦,懂得做人的不易。如此的话,丫头以后外出闯荡,自然知道人间冷暖。
岚妹妹本就聪明,现在一经婆婆指点,见婆婆说了半天话已有些倦意,赶紧出了屋,把门掩上,又撑着下巴蹲在廊檐上。
时间也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夕阳西下。
岚妹妹再次进屋,提了装饭的匣子就锁上了东房的门,然后又出了大门,上了锁之后就走出梧桐深巷。
岚妹妹先把那提匣子还给面馆里,那店小二见小姑娘来了,已准备为这个小姑娘要一碗面吃。岚妹妹却说道:“婆婆今晚不想吃面、要吃菜。”
店小二先让这个小姑娘坐在了一张桌处,点了四个热菜,四个凉菜,一碗米饭。
不一会儿,后厨的菜已上全,岚妹妹见桌上这么多菜,诧异道:“——大哥哥,这得需要多少钱呀?”
店小二道:“小姑娘尽管用就是了,这菜还是不要钱。非但不要钱,你那钱还得给你退回去。”说着,已从袖子里把那钱袋掏出来很郑重地放在了岚妹妹面前。
岚妹妹说什么也不肯要,给出去的东西怎么能要回来呢?
摇摇头,说什么也不肯要。
店小二见小姑娘不肯要,只有先收了,又问了岚妹妹几个问题。虽然店小二见岚妹妹乖觉可怜,但并没有坏心眼儿。岚妹妹这么大点人,并不知道江湖、世上的人心叵测、是需要处处留心提防的。
但岚妹妹如实地回答了店小二的问题,说道:“——丫头自记事以来,只知道这个世上对我最好、最亲、最敬的人就是婆婆,其他事丫头不知道。”
店小二不再问,只招呼着岚妹妹尽管吃,岚妹妹给的这些钱,在这店里,至少能吃一个月。岚妹妹吃完饭菜,又为婆婆提了一匣子菜,就又回来了。
当下并无其他事。
婆婆晚上吃完饭之后,把岚妹妹叫进来,让岚妹妹坐在案几上,又开始教起《三字经》。岚妹妹聪明好学,又怕婆婆掐她,自然十分用功。回到自己的屋内,只在炕上默背着,在手心里划着那些字。
如此已过了两天。
这一天已是掌灯时分,秋已凉,就在昨天,婆婆让岚妹妹出去自个儿买入秋之后穿的衣服。岚妹妹就去了“绸缎坊”,进了一家店,买了两件上好的衣服。一件是锦绣内织狐毛衫,一件是猩红白莽披风。
岚妹妹长得本就清奇聪颖,一穿上新毛衫,外面披上猩红披风,在廊檐处,月下那么撑着下巴,当真人见人爱,月见月怜。也不知岚妹妹想些什么?只是看上去更加可爱乖觉。
婆婆今晚交代过,这最后一夜尤其重要,只要过了今夜,婆婆就没事了。如果今夜有人前来打扰,只怕婆婆会丧尸在这个神秘的“祠堂”里。
因此,岚妹妹睁大眼睛。虽然不知想些什么?但时时侧耳凝听,很用心地听着院外院内以及三面屋、角落里。一旦有风吹草动,先挡在门前,呼唤婆婆,好报信。
这么想着,院外那梧桐树上已飘进无数叶子。忽然,一个青影就已飘在了院中。岚妹妹乍一看到这青影,本想挡在门前,大字摆开,不让这个青影进屋。
但婆婆教过自己,遇到事情要格外冷静,灵活机变。
岚妹妹此时已因紧张而心跳得厉害,但仍装作若无其事,也不知哼些什么?一味地玩自己的。
这个青影一点足,已飘在了岚妹妹跟前,看来人约四十有五,刮得青溜溜的颊,那死鱼眼蔑眼儿瞧着岚妹妹。
岚妹妹只抬了头睁大眼看着眼前穿着青缎绣着鸟兽袍子的青衣人,好奇地问道:“——伯伯可是来陪丫头玩吗?”
这青袍人没有说话,只冷冷地盯着岚妹妹,一阵风刮过,更见此人阴森可怕。很久,这人说道:“——你叫什么?”
岚妹妹说道:“我叫丫头。”
青袍人说道:“学名叫什么?”
岚妹妹并不知道什么叫学名,只说道:“丫头。”
青袍人道:“十四剑娘是你什么人?”
岚妹妹更加好奇地望着这个青袍人,摇摇头。
青袍人凝立着,又沉声问道:“在这里做什么?”
岚妹妹说道:“父母大人还没有回来,我在这里等他们回来。”
青袍人冷声道:“听说这个祠堂里住着一个老婆婆。”
岚妹妹又摇摇头,表示:你这青衣人说的什么呀,丫头根本听不懂。
青袍人又问道:“你父母是谁?”
岚妹妹装作想了半天,撑着下巴说道:“我父母是开面馆的。”
这个青袍人凝立着,心想:难道来错地方了?飞鸽传书所云没错,的确就在这个祠堂里,那十四剑娘难道已逃?
这么想着,岚妹妹又问道:“——伯伯,您回来的时候有没有在胡同里看见丫头的父母?”
这个青袍人虽然见面前姑娘乖觉可爱,但总觉得这个院子里怪怪的。自从林剑冲三天前死在歌妓湖畔,看那咽喉处的剑伤,的确是十四剑娘所杀。十四剑娘既然杀了林剑冲,那么,林剑冲当然已知道有关那两把绝世好剑“练达剑”与“洞明剑”的下落了?而湖畔处,有一滩血迹,没有猜错的话定是十四剑娘留下的。林剑冲虽然在江湖“剑神谱”上排名第十五,但剑法之高岂是十四剑娘轻而易举就能取胜的?因此,十四剑娘要想杀了林剑冲,必然得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婆婆用精湛的内力修为调养身子,普通人调养需要三月的时间,婆婆是练武之人,三日可恢复得七八成。
那么,这个青袍人是谁呢?
这个青袍人正是与林剑冲同效命于淮南王的同僚——青阵子。
因为这个青阵子酷爱青衣服,江湖人送其外号“青阵子”。
当林剑冲从福建明朝余党军马大营里奉命前来关中寻取这两把剑之际,淮南王怕江湖上血腥再起,那大清乌合之众一日不除,岂能一舒心中之常年恶气?况且,这个节骨眼儿正是用人之际。像林剑冲这样的江湖绝顶高手,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岂不折损一员人才?这只是其一。其二:虽然这些年林剑冲对淮南王忠心耿耿,但身为江湖出身的林剑冲一旦得了那把好剑,逃了或者隐身江湖岂不悔恨?况且,这两把剑据传隐藏着一个有关江湖、江山的重大秘密。江湖传闻,得此二剑得天下!
那么,古怪就出现在这两把剑上了。
因此,淮南王明面让青阵子前来支援林剑冲,同心共济,共同取得“洞明练达剑”,但暗地里的意思是让青阵子前来监视林剑冲。若想成得大事者,可谓: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无论江湖、江山,人心叵测,成大事者岂能轻易相信人?
因此,淮南王非但不相信林剑冲,更不会相信青阵子。这样的人,只能成为自己的棋子,而不能成为自己的心腹。
——头顶的月已圆,只满天飞彩凝聚飘移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