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临淄王主动请缨,前往江州赈灾(1 / 1)

第62章 临淄王主动请缨,前往江州赈灾

  收下古氏兄妹以后,柳飞扬一行人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尤其是古小蕊,时不时给大家逗个乐子。

  两个小家伙为人处世能力也非常不错,尤其是古小蕊更是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一样。

  一两天时间就和所有人都混熟了,整天哥哥长,哥哥短的叫个不停。

  大家伙也非常高兴有这么个古灵精怪的妹妹,都把小姑娘当个宝宠着。

  可是古小蕊从来就不叫他哥,总是直呼其名,这让古飞勇非常的郁闷,甚至找到柳飞扬让他出主意。

  柳飞扬足足花了半个月才将所有的村子差不多走了一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救灾工作也接近尾声。

  老百姓们也开始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新的房屋也在救灾队的帮助下搭建好,总之生活又逐渐回到正轨。

  一些距离鲤鱼县县城的不远的村落如花苑村和定桃村等都开始从县里的砖窑运输青砖,开始修建新房。

  这些村民都知道这些是柳县令免费给他们建的房子,都纷纷加入建筑队,帮着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正在此时,咱们远在帝都长安的帝国大佬们也正在进行一天的朝会,朝堂上鸦雀无声。

  ——一个老太监扯着嘶哑的声音叫到——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站在朝堂上的这些帝国官员们大部分都看向皇帝旁边的两人:年长的一人是韦皇后,另一人自然就是安乐公主李果儿了。

  唐中宗李显已经让他的妻女一起管理朝政一年多了,整个朝堂已经被安乐公主搞得是乌烟瘴气。

  原本早已经废除的斜封官再次重出江湖,李果儿为了敛财更是肆无忌惮的卖官鬻爵,为所欲为。

  所以现在整个大唐朝堂都看李果儿的眼色行事,没有人敢违逆。

  此刻这两人在小声的嘀咕什么,根本不管现在正在上朝。

  说道高兴处,安乐公主甚至差点笑出声来。

  站在下方朝堂上的临淄王李隆基内心有些愤懑,于是站出来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臣有本参奏!”

  这时李果儿才抬起来来,对着老太监说道;

  “让他们呈上来!临淄王你说说是什么事?”

  此刻的朝堂上李果儿俨然就是女皇一般的存在,整个过程唐中宗李显一言不发,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老婆和女儿把控朝堂。

  其实这也是中宗李显的无奈之举,他接手皇位后,朝堂势力错综复杂,与其让权力旁落,还不如交给自己的妻女。

  在他看来,自己的妻女总不至于害自己吧,这也酿成了最后的惨剧,可以说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近日臣得到下属各州呈报,江州,冀州,台州,禹州等州均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灾情紧急,朝廷应该立即调拨粮草,救民于水火。”

  “户部这边呢,杨大人,你怎么说?”

  “户部倒是还有些钱粮,只是这赈灾的人选方面,不知道派何人前往。”

  因为派去的人决定着户部需要调拨的钱粮的多少,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利益牵扯,在某些人眼中这就是一块肥肉。

  不过今年江州那边连续遭受灾害,民情激愤,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前往,因为一个不注意激起民变事情就闹大了。

  “启奏陛下,臣愿亲自带着钱粮前往救灾。”

  临淄王李隆基再次站出来请缨道,他也看出来朝中是无人站出来了。

  “好,既然临淄王愿往,那就责成户部尽快调拨钱粮,即刻启程,灾情紧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临淄王李隆基前往几乎正中安乐公主下怀,所以李果儿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在她看来,这是将李隆基这头猛虎赶出巢穴的最好时机,只要李隆基一走出长安城,想要他命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甚至都有可能轮不到她李果儿亲自出手。

  不说别的,韦后一党就不会轻易的让李隆基再次回到长安城,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李隆基这头强壮的幼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恐怕不久以后就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了。

  所以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李隆基放出长安,然后派人直接干掉,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另一方面,李果儿也知道她的姑母太平公主估计也不会轻易让李隆基再次回到长安城。

  太平公主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内心深处甚至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效仿母亲武则天,登基称帝,君临天下,再创大唐女皇之传奇。

  而挡在她面前的,李隆基无疑是所有绊脚石里面最强大的那一块。

  有这两方帝国最强大势力的绞杀,再加上她派人暗中补刀,李果儿几乎可以肯定,临淄王李隆基此次离开帝都长安,有十条命估计都不够杀的。

  当然李隆基敢于提出亲自离开长安前往江州等地赈灾,也并非全无底牌,送死的事情他怎么会去做呢。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真想下去赈灾,另一方面则是去亲眼看看柳飞扬治下的鲤鱼县,他已经不止一次从杨山的汇报中知晓柳飞扬的宏伟蓝图,想去亲眼看看。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摆在明面上的敌人,永远比藏在暗处的更容易对付。

  上次柳飞扬借着接送老爹的机会,已经将三十名高手偷偷的送进长安城,归入李隆基的麾下。

  而李隆基将这些人和他的侍卫一番比较之后,大为震惊。

  三十人里面最弱的,都可以一挑四,并且能够战胜他的那些侍卫中的高手。

  这三十人让李隆基如获至宝,然后便按照柳飞扬的意思,给三十人量身打造了一身装备。

  有这三十人在身边,李隆基觉得哪怕前面是千军万马,他也有胆量闯一闯。

  下朝之后,李隆基和他老爹相王李旦一起走出金銮殿。

  “三郎有些冲动了啊,此刻你不应该离开长安城的,这其中的凶险我想你应该知道。”

  李旦悠悠的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三郎的结局,不免有些心伤,毕竟是自己最看重的儿子。

  三郎李隆基是他几个儿子里面最有雄心抱负的一个,他实在是不想三郎就此枉送性命。

  “父王请放心,孩儿自然知道朝中不少人都不想孩儿活着回来。”

  “但是我李隆基又岂是他们这些鼠辈想杀就能杀的,孩儿自有保命的底牌!”

  此刻的李隆基突然提高声线,胸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旁边的李旦也是十分的震动,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三郎身上涌现出的明明是帝王才会拥有的王霸之气。

  那是一种睥睨天下的王者之姿!

  “没想到不知不觉中,三郎已经颇具一代贤王的风范了。”

  恍惚中李旦的眼前还是模糊,然后再次变得清明,画面中分明是三郎穿着龙袍正在进行加冕之礼,三郎那如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群臣,一代雄主已经颇具风范。

  一阵滚烫的热风拂面而来,将恍惚间的李旦拉回现实。

  回到现实的李旦用力的摇了摇头,仿佛要将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都逐出大脑。

  现在是他四哥李显当皇帝,即使四哥遭遇不测,虽然太子李重俊谋反被杀,但还有其他几个儿子,怎么也轮不到旁系临淄王李隆基这边来。

  退一万步讲,上面还有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效法祖母女主天下的安乐公主李果儿以及韦后。

  可以说,李隆基想要得到那个至尊之位,难度可比想象中更大。

  两父子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走出了皇城,然后各自回府。

  相王李旦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做过太子,也做过皇帝,但是他最想做的还是一个什么事都不管的逍遥王爷。

  可是就这样一个简单地愿望老天爷都不想让他实现,真是造化弄人。

  李隆基刚刚回到王府,下人就来报说是上官家派人拿着六万两白银的银票过来,希望他能够带到鲤鱼县,赎回被柳飞扬关押的上官铭。

  接着丞相府也派人送来银两,目的也是一样的。

  最后王家派人过来送钱,李隆基已经丝毫不觉得奇怪了。

  看来这些长安的权贵们还是担心柳飞扬拿了银两之后撕票。

  那样的话,他们可就是丢人丢到家了,最恼火的还是拿柳飞扬没有一点办法。

  两次派过去的人基本上都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所以即使再派更多的人去估计也于事无补。

  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谁也不知道柳飞扬的手中到底掌握着一支什么样的武装力量。

  这次既然临淄王李隆基要去江州,那干脆让李隆基把钱带过去,万一出了事,我找不到你柳飞扬,找李隆基还是很容易的。

  李隆基可没有那个胆量敢同时和这几大家族都开战,所以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将人带回来。

  这恐怕是几乎所有权贵们的想法,当然他们也没有白让李隆基帮忙,基本上每家都给了几千两千两白银当跑腿费。

  几万两都给了,也不在乎这点了。

  这倒是让李隆基小小的赚了一把。

  “看来坏人还得坏人磨啊,这柳飞扬现在就像是一把悬在帝都权贵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只要我把这柄利剑运用好了,这大唐天下未必不能落入我临淄王李隆基的囊中。”

  此刻李隆基妄图夺取天下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户部那边这次也没有丝毫的拖沓,很快便点齐了钱粮,交给李隆基派过来押运钱粮的护卫。

  一个长长的运输车队缓缓地开出长安城门,朝着远方的江州行去。

  在落日的余辉下,车队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一如那长长的充满危险的未知之路。

  与此同时,安乐公主李果儿也在城头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李隆基。

  “三哥,永别了,希望你不要怪我!”

  “要怪就怪你妄图染指那永远也不属于你的位置。”

  李果儿说完,对着某一个方向一挥手,几队人马立即朝着远方的李隆基车队追上去。

  李果儿的人没有走多久,城门处再次出现大批的青壮年集中出城,出城之后同样朝着车队的方向赶去。

  “哎,看来这临淄王此次是九死一生,凶多吉少了。”

  “整个下午这已经是第十批跟上去的人,看来长安城又将陷入动乱。”

  城门口一个守城的老兵幽幽开口,之前太子李重福谋反兵败逃亡出城,也是从他这边出去的。

  “也不知道这大唐帝国牝鸡司晨的梦魇将何时才能终结?”

  临淄王李隆基苍龙出海,各方宵小闻风而动!

  一场劫杀与反劫杀的猫鼠游戏就此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