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见袁绍
颜良作为校尉,他突然来到陈铁的军营之外,他叫出了陈铁。
颜良眼中,陈铁是个黑大个,很强壮,眼露精光,一把大刀也是闪闪发亮,看着就是好一员大将的感觉。
陈铁也看颜良,是好一条大汉,看起来比自己还高大两分,一把大刀,黑脸堂,一副威风凛凛,正气盎然的样子。
陈铁是下官,他自然要首先说道:“校尉大人,小的乃都尉陈铁是也,不知校尉大人到此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一二。”
陈铁现在是八尺挂零的高度,颜良有八尺五寸,比他略高。
颜良一拱手:“陈都尉,某家乃校尉颜良颜公骥,听闻陈都尉善于治军,特来查看。”
英雄惜英雄,颜良感觉陈铁应该不错,所以他也是挺有礼貌。
陈铁一听居然是颜良!他怎么来这里了?
难不成袁绍也在这里?陈铁也一抱拳:“甲胄在身不得全礼,校尉大人还请恕罪。小的不过一鄙夫尔,断难登大雅之堂也。”礼多人不怪,还是该礼貌一点为好。
颜良摆手:“陈都尉不必多礼,良观之陈都尉之军实乃我大汉军中之楷模也。不知都尉武艺如何?可愿与良切磋一二?”说玩这位也是跃跃欲试的。
陈铁正想知道自己的武艺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呢,是高是低,这颜良可是万中无一的猛将比划比划也好。陈铁笑道:“铁凭校尉大人指教。”
二人战马分开,双刀并举战在一处。颜良先是一个泰山压顶,大刀以上示下直接劈了下来,陈铁舌尖一顶上牙膛,来了一招举火烧天,双刀对撞,嘡的一声擦出了火花,第一招声音就不小。
颜良的大刀被蹦起了二尺高,陈铁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力量。
这么一看颜良的力量比自己要差上一点?
不过这做不得准,自己这边是双边马镫,更适合发力,颜良则是单边马镫,先天上就要差上一些。
颜良也感觉这陈铁劲真大,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厉害。颜良笑道:“哈哈哈,陈都尉痛快!我等再来!”陈铁也是一笑,二人战在一处。
要说陈铁的力量确实比颜良略大,不过有双边马镫的支持,显得陈铁的力量更大了几分,在力量他可以牢牢地压住颜良了。
在武技上,颜良是科班出身,刀法受过高人的传授,异人的指点,刀法惊奇。
而陈铁呢?没人教过他,他的刀法是在战斗中自己琢磨出来的,和颜良比起来就差了点。
这还是武艺切磋,两个人打了十五六个回合不分胜败。后来陈铁跳出圈外说是认输,这也是给颜良台阶下吧。
颜良也是有谱的人,他说道:“陈都尉是相让乎?”颜良作为武人比较单纯,他不想别人让着他。
陈铁说道:“颜校尉非也,非小的故意相让,实乃小的占了器械之利也。”
说着陈铁把双边马镫和马鞍指给颜良,还有马蹄铁,这也看得颜良是一愣一愣的。后来在陈铁的讲解之下,颜良明确了这些东西的用法。
颜良再看陈铁,那眼睛就是异彩连连了,他说道:“贤弟大才,速随愚兄去见主公。”
这称呼也亲近了几分,说着这颜良不容分说,拉着陈铁就走了。
很快他们到了郡守府,陈铁只是知道来新郡守了,宋郡丞被免职了。
这个也不奇怪,宋郡丞今年七十岁,被免职也在情理之中。
颜良命人通报,一会儿说郡守大人有请。颜良带着陈铁进入内室,去见袁绍。
礼毕之后,袁绍问道:“公骥,绍命尔查探兵营,不知何事尔来见绍乎?”
颜良说道:“主公,卑职前往查看兵营,见之唯有陈都尉麾下之军卒,皆为建卒也。且陈都尉骁勇善战,其勇猛不下于卑职,并有大才,卑职特引之来见主公。”
接着颜良就简单介绍了一下和陈铁相见的始末,陈铁也偷眼打量了袁绍,确实是美男子。身长和颜良相似,一副英雄气概,这也算是一位雄主吧。
袁绍听了颜良所说异彩连连,他看着陈铁,一个黑面大汉。
袁绍说道:“尔便是都尉陈铁?不知尔何以思明马匹之事也?”袁绍说话有些不怒自威的感觉。
陈铁一听,肯定不能说自己是后世来的,这不得被袁绍咔嚓了?
陈铁说道:“主公,马镫之事,小的思之人有二足,镫却余一,故此而得。马蹄铁乃是与鞋子类似也。”
袁绍听了点头,接着又和陈铁谈了一番,了解了一下陈铁。
之后袁绍笑道:“陈都尉实乃天赐与绍,绍观之,尔为一都尉太低也。不若随公骥做行军司马如何?”这是又升了一级官,当然是好事了。
陈铁叩拜道:“陈铁谢主公厚恩,小的必肝脑涂地以报主公也。”
袁绍也是哈哈大笑:“绍今日又得一大将也。”之后袁绍也把陈铁介绍给了大家,这一天就是中平六年十月,陈铁跟随了颜良开始练兵。
袁绍这里也开始打造双边马镫和马蹄铁给马匹装备。当然,时间短暂,士兵装备不了,还是都是给大将装备的。
袁绍名望太高,又有陈琳陈孔璋来投,还有武将张凯,马延,吕旷,吕翔来投。
这些武将和陈铁一样成为了军司马,颜良,文丑,淳于琼是校尉。
陈铁也和这些人接触,他发现颜良非常有才华,治军有方,勇猛善战。
可是性格有些急躁,容易中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这也影响他的上限。
文丑是袁绍帐下第一猛将,使大枪的。这位就有些一根筋了,他和颜良关系最好,而颜良和陈铁关系好,这样和文丑关系也不错。
文丑也是不错的上将之才,不过不爱动脑子,不能独当一面罢了。
淳于琼本来陈铁就记得住淳于琼喝酒睡觉,丢了乌巢。可是近距离接触,淳于琼也不错,治军有方,就是这个人非常骄傲,容易自大,估计就是这个特点给了曹操火烧乌巢的机会吧。
袁绍这里扩军到了三万,袁绍名望高,渤海人口已经有四十五万了,三万士兵还是养得起的。
当然了,训练这三万人是需要时间的,没有时间的积累很难。这也是在分开部队,一点一点的进行着训练。
本来这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的,可是突然来了一个三公矫诏,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子诸侯讨董就要开始了。
中平六年十二月,袁绍下令带领精兵五千,许攸为参军,淳于琼为大将,陈铁,吕翔跟随,一行前往酸枣进行诸侯会盟。
这样声势浩大的诸侯讨董,就在这一刻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