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下大乱
董卓废帝之后,董卓废除了刘辨用过的昭宁,永汉这两个年号,改明年为初平元年,董卓力争除去刘辨一切的印记。
他知道不靠着世家他坐不稳江山,带兵打仗他有大将,可是治理天下,他手里可是什么都没有的,那些大将都不擅长治理,于是他开始启用世家子弟。
董卓自封为太师,第一个就是在中平六年九月底启用的大儒蔡邕蔡伯喈,拜为侍中,封谏议大夫,光禄勋,用来安抚人心。
董卓也进一步解除了从桓帝开始的党锢之祸,封了王允做司徒,张邈张孟卓为陈留太守,借此以安抚人心。
正好扬州刺史秦颉在中平六年年底病故,董卓也就命令汉室宗亲刘繇刘正礼为扬州刺史。
董卓的西凉军虽然军纪很差,但是董卓执政初期这一系列作为看起来还算是不错的,起码也是秉公执法,委任的官员至少名声听上去还是不错的。
在中平六年十月,曹操和董卓密切接触,他不是要投奔董卓,而是要刺杀董卓这个乱臣贼子。
曹操从王允借来了七星宝刀,意图刺杀董卓,无奈谋泄,被吕布,李儒撞破,他只能只身逃跑。
后来在途中,曹操接受了吕伯奢一家的帮助,最后还是他的多疑杀死了吕伯奢全家,最后曹操的路程虽然曲折,但还是平安的逃回了谯郡老家。
董卓借着这次刺杀事件进行了大清洗的工作,他杀死了不少大臣,也搞的整个洛阳有些人人自危的感觉。
这时的大汉朝堂才真正的乱了起来,董卓和世家很难维持表面的和谐了。
这些对于我们的陈铁来说都不是重点,他知道皇帝死了之后,就知道这个大乱世要来了。
他在渤海郡,做了都尉,手下管着一千人马,这些都是精锐!这也是乱世中最有用的东西。
其实朝廷这些事陈铁也是听到一些的,什么掌权的是董卓之类的。
陈铁知道这渤海从黄巾之乱中平元年之后,就没有太守,会不会有太守他不知道。
陈铁一个码农,听过三国演义评书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在这个世界都快二十年了,他早就都忘的差不多了,就能记住一些人名和地名了。
陈铁不知道袁绍最开始是渤海太守,但是他知道未来袁绍是整个河北四州的主人啊,那他岂不是要和袁绍混了?
注定是曹老板的敌人?不过说实话,只要不和曹老板混那就都得是曹老板的敌人。
这事后来陈铁想了很久,而且是闭门苦思,都吓坏了他的妻子谢莹。
对了陈铁现在是一子一女,儿子是长子陈安,生于中平四年,后来升官之后,又在中平六年二月得了女儿,陈铁给她起名叫做陈璇,一子一女也不错,加一块儿也就是一个好字。
话再说回来,陈铁闭关了很久之后他也想明白了,人生有很多不能选择的无奈,既然不能选择不如顺势而为。袁绍也不错,毕竟前期还是比较无敌的。
陈铁想了很多,他想了要是袁绍开始注意不到他,他就苟着,等着官渡之战之后顺势投降曹操,不过官渡之战起码还得十年呢,这段时间也就很难受了。
要是袁绍肯重用自己,那自己就保他袁绍,反正保谁都是保,袁绍对自己够意思,自己也不能不够意思不是嘛。
想清楚了,陈铁也就恢复了正常,对士兵,家中的照顾也就更好了。谢莹也不再担心自家丈夫出问题了。
要说陈铁不光是武力支持谢家,他在中平五年,生意不好做了之后,陈铁给自家岳母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在经营布店同时,再卖成衣。
这时候没人卖这个,这东西一出来分成各个购买区,一下子谢家的生意又上了几层楼。
谢王氏和谢莹母女两个更加看重这个女婿了,感觉他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
他们不知道这么出色的人物会因为什么闷闷不乐,他们也没想到会是因为袁绍,曹操什么的事情。
陈铁一直想着的袁绍他怎么样了呢?
袁绍在中平六年七月份逃出了洛阳,身边只有颜良颜公骥和文丑两将,还有文人有逢纪逢元图和郭图郭公则,并有颜良训练的二百亲兵。
袁绍出了成皋计划暂时投奔冀州刺史韩馥,这位是他们袁家的旧部,应该没有问题。
后来在黄河附近又碰到了许攸,这小子自中平五年反叛事件爆发之后,就一直躲在黄河附近隐居,直到灵帝驾崩,他才敢出来活动,正巧碰见了老朋友袁绍,就一路同行吧。
这一行过了黄河,进入冀州地界,刚一到,就被韩馥派出的大将潘凤给生擒活捉了,这时候是中平六年八月。
不是袁绍他们不能打,只是因为韩馥势大,还有就是袁绍没想到韩馥会来擒拿他。
韩馥这人最是胆小,在他看来袁绍敢在朝堂上公开和董卓叫板,董卓是什么人?
你袁绍不是找死吗?他就把袁绍抓住软禁起来了,他想了要是风声不对就把袁绍给咔嚓了。
袁绍也是万分郁闷,没成想,自己就这样被软禁了,太倒霉了。他想见韩馥也见不到,韩馥胆小他直接躲了。
直到九月份,董卓废帝的事情传了出来,韩馥和部下商议,在谋士刘子惠的建议之下,他才放出了袁绍,这时候韩馥也知道了袁绍已经被封为渤海太守,邟乡侯了,这正好,袁绍去渤海上任吧。
袁绍在邺城被软禁了一个月,他心情简直是糟糕透了,作为渤海太守他也想了,一定要建立起属于他的武装力量。
在冀州他又碰到了好朋友淳于琼,淳于琼手下有七八百人,这正好,他们一起去渤海了。
渤海现在这宋郡丞已经七十岁了,老态龙钟,他接待了袁绍。袁绍一看一个渤海郡就是这么一个主事官?这还有个好?
于是他让宋郡丞告老还乡,然后让逢纪做郡丞,郭图,许攸配合他做一下人口调查。
这一查,袁绍才发现,渤海郡人口不少,一个郡,居然有人口超过四十万,这已经非常不错。
通过老百姓的话,袁绍知道了,这渤海郡有强兵,在这里安全,除了邺城就数这里了。
袁绍听了有些疑惑,他立刻命令颜良去查看军营,颜良去了,发现渤海郡在册是三千人,实际上只有两千人,看了那两个都尉的地盘,发现也都是乱七八糟的士兵,后来到了陈铁的军营,看见了这一千人,这才是精锐!
颜良现在被袁绍委任为校尉,他以校尉的身份让都尉出来答话。陈铁出来正好碰见了这个颜良!这个好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