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休憩(1 / 1)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201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6章 休憩

  靖安七年十一月,陈铁带着陈寒跟着皇帝袁尚回了邺城,临近古稀之年的他也半结束了从十五岁开始接近五十年的军旅生涯。

  袁尚也算是真够意思,给陈铁的待遇那叫一个真好,开始的三个月那是三天一小赏,五天一大赏,让很多人看着都非常眼红。

  当然了自从去了西面做西部总司令,过去已经有十多年了,陈铁都没在邺城待过了,回来也算是好好休息一下吧。

  陈铁回去除了拜见皇帝,休息一下,很快这邺城的同僚也都来纷纷拜见了。

  开玩笑,这袁魏开国老臣,够分量的就剩下那么两个人了,国丈审配和皇帝的亲家陈铁了,陈铁长年不在京中,这一回来,自然是大臣往来不断了,他们家真是从不名一文,变成了现在的往来无白丁。

  当然了,陈铁家一般的小官想来也没有那种资格,审配这另外的巨头自然也不会主动来拜访陈铁,陈铁也不会去,这两位动了太扎眼,这会让皇帝不安的,不过其他人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比如说刚死了老爹的曲义之子曲武,牵招之子牵弘,他们都是武将之子,这自然也不会犯什么忌讳。

  对于武将来说,老爹没了,自己又没有什么过硬的功绩,那就和没了魂差不多了,曲义的儿子曲武还好点,毕竟老爹官大,牵弘呢?

  他还没闪光呢,老爹就完蛋了,自己功绩还低,这还能有好吗?

  所以他们得多走走关系,陈铁和他们老爹都算熟悉,儿子来找老爹的朋友,这也是没有什么的嘛。

  接下来,颜良的儿子颜勇,文丑的儿子文先,他们老爹和陈铁关系最好,来了也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他们也都是猛将,有老爹之遗风。

  最倒霉的就是高览的儿子高朋。高览自己的功绩就不算大,高朋出去历练一半老爹就没了,自己几乎什么都没有,他就是一个杯具。

  高朋能耐还不行,从军的时候就干到一个昭信校尉,后来老爹没了,他也蛮惨的,袁尚给了他一个裨将军,估计这也就封顶了,他也得赶紧出来活动活动,不然就要废了。

  当然陈铁不会随便帮他,武将没有军功能居高位吗?

  高朋能耐那么差,让他去危险的地方?

  和送死都差不多了,那怎么升官?不如就在这么一个中层领导的位置混着吧。

  文官比如说,沮鹄,蒋济,辛敞等人也都有来拜访,至于审配那里,他儿子审华来了,当然陈铁的儿子陈寒也去了回礼,这一切都是比较正常的。

  这要是都完事了,时间都不短了,甚至都跨年了,到了靖安八年三月初才正式搞完。

  西征胜利虽然陈铁,马超指挥有功,但是袁尚一直在长安待着来着,还四处调兵,有些马上天子御驾亲征的风范,所以大臣们是达不到功高震主的程度的。

  马超作为左将军留守西线,邓艾做了镇西将军,马超的副手,陈定是安西将军,马承也做了抚远将军,另外陈环总是去打仗,袁尚给她一个护国夫人,她也算是真正走上了前台。

  不过这么久的时间,南楚和北魏的南北对抗怎么就没有动静呢?这也有些不正常吧?

  其实这倒是正常现象,北魏西征,几乎前后发动了超过四十万大军,加上民夫得上百万人,这粮草消耗,那是什么数字,大家也是可想而知了!袁魏没粮食吃了,还打个什么仗呢?

  南楚倒是好了点,毕竟江南后世被称为鱼米之乡,他们的粮草不是那么缺乏。

  但是攻下成都,洛城之后,这南蛮王孟获就反了,说实在的刘备打服了孟获,换成诸葛亮,刘禅的统治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来了一个南楚,孟获就接受不能,他也就反了。

  这平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孟获也是用兵有方的人物,年轻人吕据,陈表反倒被孟获给收拾了。

  后来孙绍,诸葛恪带兵他们打败了孟获,不过孟获不服,和他们打周旋战,后来还是陆远出手才解决了孟获这个大麻烦,时间都打到了兴武四年年底才正式结束。

  最后南楚留下诸葛瑾,朱然,孙绍,陈表等人镇守蜀中,大军八万防备北魏。

  北魏这里的阵容是邓艾夫妻,马承,费祎,王平,马忠等人镇守在蜀地,大军十万防备南楚,这刘汉是没了,可是北魏和南楚都没有完全吃下益州,这大战还是有的打的。

  大战之后的北魏人口上升到了接近一千四百万,兵力也突破了一百万,北方和西面防备异族不能动的士兵有接近三十万,实际上可以动士卒在八十万左右。

  其中在西线驻军有二十五万左右,中原驻军有三十万,河北驻军有二十五万,整体还是比较平衡,算是驻扎的比较稳健。

  袁魏对外号称大军一百五十万,也真是可以震慑很多的宵小了。

  孙楚也不差,得到一半益州之后,人口达到了五百万以上,士兵达到了五十万,益州驻军八万,荆州驻军二十万,扬州驻军二十万,还有交州两万驻军,孙楚的能力也是不差的。

  因为战斗打得比较多,双方进去了难得的两年修养生息阶段,这两年,只有小摩擦,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魏史对于刘汉灭亡之后所有的记载取下:(靖安)五年,世祖御驾亲征,联合楚主昊同盟攻汉。楚军为蜀地奋勇争先,而关中入蜀甚为艰难。

  世祖亲坐镇长安,调大军四十万,遣大司马铁出征汉中,铁与征西将军超巧设疑兵之计,后由平西将军艾奇袭而破汉中,汉将平,忠退往剑阁以据天师,剑阁甚险,王师不得拔。

  后平西将军艾献策行阴平路奇袭蜀中,众将皆以为不可,铁亦不能决,上表于世祖,世祖允之。

  平西将军艾将大军五万,渡阴平路奇袭蜀中。路途险阻,几欲丧命。后艾至,汉军丧胆,江油,绵竹皆入艾之手中。

  及至楚军兵临成都,汉主禅北逃归降于魏,世祖封其为安乐公,人心乃安,蜀地分为二,洛城之北归于世祖,南归于楚主,时年靖安七年也,天下遂得初安。

  这是北魏迈出一统天下一步的战斗,这真是不容易,文字都是呆板的,它们记不下来什么生动活泼的东西。

  陈铁偷渡阴平这么大事情肯定是得请示袁尚了,袁尚当时是就中不发。

  后来邓艾赢了,袁尚才下诏鼓励的,史书上一定会美化皇帝的,这事也就扣到了袁尚头上,增加世祖袁尚所有的份量。

  天下从这一年开始也就进入了南北对立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更加严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