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阿敏归来不是少年(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180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80章 阿敏归来不是少年

  阿敏受到皇太极的热烈欢迎,女真营帐内的酒宴热闹非凡。

  阿济格带伤参加,多铎在他旁边照顾。

  皇太极用牙撕咬着一块羊腿,向阿敏介绍当前的战况,别看大清国四面受敌,最多半年,一定让明国俯首称臣。

  阿敏奇怪,怎么是半年,为什么不是现在?

  打仗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既然是强手过招,自然要选择最有利的状态。

  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寒冷,半年后冰雪未消,这期间是女真人最大的优势所在。

  可问题是,我们吃什么?

  阿敏今天还能赴宴,有羊腿啃,那一个月后呢?三个月后呢?何况是半年。

  从朝鲜抢回来那些够吗?

  战事紧张,来去匆匆,皇太极承认,没什么可吃的。

  就说最近,女真军卒频频外出,却不是去打仗,而是搜刮吃的。

  可附近的百姓逃的逃,留下的也没多少余粮,导致皇太极组织军卒围猎、挖野菜,幸亏辽东地大物博,现在又是植被生长、小动物活跃的夏末秋初,女真大军勉强不至于饿死。

  天气冷了,第一场雪降下,女真的优势的确来了,可是到那时候,食物获取会无比的困难。植物干枯,小动物冬眠,吃什么?吃松子和榛子吗?

  皇太极早有盘算,女真不能等到山穷水尽,等到临近第一场雪的时候,女真大军会以战养战,将周围的敌手全部打趴下。

  现在的问题是,他能等到第一场雪?

  最新的消息显示,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虽然没有攻陷盛京,却在北面四处劫掠,完全阻断了女真大军的粮道,导致皇太极这边没有任何国内运送的粮食供应。

  阿敏没有接话,他发现这句话里有毛病。

  咱们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就算是盛京城也没有库存的粮食,祖大寿一伙就是不阻断你的粮道,也不会有粮食送过来。

  皇太极认为,祖大寿这步棋非常关键,他围住盛京城不打,其实是在等我们出价。

  阿敏觉得,也有可能是等明国皇帝出价。

  关宁铁骑的家眷都在明国的山海关内,当军卒知道祖大寿要投降大清国的时候,恐怕多数人不会同意。

  “那便让祖大寿继续观望!”

  皇太极只是将他视作一枚棋子,哪怕投靠过来未必得到重用。

  只要祖大寿没有下定决心与大清国为帝,那皇太极便可以对他不管不顾。

  这是个追求利益好商量的人,明国的皇帝弱了,他便会强横起来。

  阿敏提醒道:“明国皇帝对他下了通牒,限期攻破盛京城。”

  “朕听说了,明国皇帝故作姿态而已,看似心怀坦荡,其实是拿准了祖大寿和吴襄不会反,催促他们尽快投入战斗。”

  阿敏问:“陛下不做最坏的打算吗?”

  皇太极并不是太担心,“明国有句俗话,狗改不了吃屎。祖大寿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他不会半途而废。”

  阿敏表示赞同,“如果祖大寿突然间听话了,距离他死去就不会远。”

  “因此,祖大寿首要做的是保全实力,只有手底下有一支过硬的军队,他才可以与明国皇帝讨价还价。”

  酒宴进行到三更天,阿敏这才返回自己的营帐,搀扶他的是儿子爱尔礼,同样是女真队伍里的优秀将领。

  进了营帐后,见儿子欲言又止,阿敏问道:“你有何事想说?何必吞吞吐吐?”

  爱尔礼道:“孩儿若是说错了,还请阿玛谅解。”

  “但说无妨!”

  “阿玛既已从大明军营逃回,理应重新收回镶蓝旗,可陛下对此只字未提。”

  阿敏是和硕贝勒,曾经共同执政的四大贝勒之一,同时还是镶蓝旗的旗主。

  “父亲被扣京城之后,还不到三天功夫,陛下便让济尔哈朗统帅了镶蓝旗,无论如何说,这都是明目张胆的抢掠。”

  阿敏是镶蓝旗旗主,他只是被关押,并没有死,为何急匆匆夺他的权?

  即便阿敏死了,那么继承的是不是阿敏的儿子,比如长子爱尔礼。

  皇太极的这一番骚操作,其用心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清除大清国内阿敏、阿济格和多铎的势力。

  他原本是成功的,虽然背负些许骂名,却顺利收回权力,建立皇权的绝对权威。

  可大明皇帝给他出了道难题,任命阿敏为建州卫指挥使,多铎、阿济格都有官职,虽然小了点,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是有影响力的。

  女真人的状态与大明不同,如果非要类比,大概和中世纪的欧洲有点像,信奉一句话: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阿敏长期管辖镶蓝旗,至少在旗内拥有非常高的威望,现在又有了大明朝授予的建州卫指挥使,大家对他会更加有期望。

  再加上大妃阿巴亥的两个儿子多铎和阿济格,他们组成的联盟会拉拢很多女真人,更不要提本就不服女真统治的汉人?

  这时候,皇太极第一次觉得,他需要阿敏回来。

  阿敏适时的送来一封信,表态要从明国大营逃回。

  皇太极当然是欢迎的,阿敏也取得了成功,兄弟再次见面。

  为此,皇太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可结果却是貌合神离。

  皇太极好不容易收回权力,不打算再把镶蓝旗还给阿敏,更不要说阿济格和多铎。

  对阿敏来说,大清国的军营只不过是另一座囚笼,既然回来了,皇太极决不允许他轻易离开。

  爱尔礼问道:“父亲早知如此吧?”

  阿敏摇了摇头,虽然受到明国皇帝多次礼遇,甚至是救命之恩,他没有诚心归顺明国,这次逃回是真心实意,本以为困境中的皇太极会重新重用他、信任他。

  如果是眼前这样的结局,他还不如投靠了明国。

  爱尔礼坦言:“阿玛还有机会。”

  阿敏“哦”了一声,有何机会?

  “陛下在战斗中让镶蓝旗冲在前面,八旗之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我们。不过孩儿给父亲留下了千余名勇士,他们仍然效忠于阿玛。”

  阿敏长叹一口气,曾经那么强大的镶蓝旗,真的只剩下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