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举子云集
正阳门外,距离如意赌坊不远的地方,一家新开的客栈很受欢迎。
最近赶考的举子增多,纷纷涌入这家叫作尚儒的客栈。
客栈占地极广,除了住宿还提供不错的餐饮服务。朱由检从外面走入,身边跟着刘文炳和王承恩。
他很感慨,自从爱上出风头,他的形象已经被百姓记住,如果不化妆,走在路上随时被认出。
没办法,朱由检只好找到精于易容的高人,每次出门都要捯饬很长时间。
还有他身边的刘文炳和王承恩,只能享受一样的待遇。
不得不说,这位高人易容的水平不赖,朱由检都已经落座,几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伴竟然没有认出来。
黄宗羲从南京赶回,陈子龙和金圣叹从顺义过来,他们三个愣了下,彼此交换眼神,方才确信来的是皇帝。
刘文炳和王承恩一左一右坐下,大家沉默片刻,忍不住笑起来。
这也太悬疑了,如此熟悉的人,竟然当面不相识。
彼此寒暄过后,黄宗羲说了自己的来意,虽然南京那边事务繁杂,他还是想抽空来京城一趟。
至于目的,他说要当面给朱由检汇报工作,顺便参加会试和殿试。
刘文炳评价,疯了吧你?
明明来京城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还顺便,现在就为自己落榜找好借口了?
金圣叹跟着补刀,“你参加会试可以,怎敢保证自己还能殿试?莫非你提前找好门路,科举舞弊可是重罪。”
众人愕然,不能信口开河乱说的。
当年的唐伯虎名满四方,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殿试的状元。结果呢,大才子恃才傲物,一开始就以状元自居,无论什么都志在必得,最终被人告了一状,落了个终生不能出仕的结果。
黄宗羲只是随口一句话,被众人一通延伸,搞得他很是狼狈,求求各位,别说了!我不考还不行吗?
朱由检却道:“必须考!”
寒窗苦读,经过了院试和乡试,好不容易获得进京赶考的资格,不尝试一番怎能甘心?
科考为了什么?答案是做官。
黄宗羲已经升任南京户部的员外郎,管着江南地区一大摊子事,可谓是年纪轻轻,前途似锦。
可是他不甘心错过会试,这次进京提前写信给朱由检汇报,他想参加考试,不负多年所学。
其实,不止是他,陈子龙从顺义赶来,目的也是在会试中一鸣惊人。
还有金圣叹,向来恃才傲物的态度,比以前的唐伯虎更有甚之,他觉得自己无须太努力,一样会拔得头筹。
朱由检鼓励他们,既然已经通过乡试,崇祯元年的科考必须参加,最好你们仨能包揽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刘文炳在一旁说:“你等三人都是朱公子的好友,莫说是位列三甲,哪怕只是金榜得中,也会有人质疑你们是否找了门路。”
朱由检摆摆手,无妨。
这次,朕……呃不,听说皇帝要公平公正,一定会让举子,乃至天下人都信服,三位尽管全力以赴,能拿到什么名次,全靠个人本领。
朱由检觉得,他们三个已经有了工作经验,而且与自己共事很久,一旦通过会试,殿试中的策论关于政事,都是要求有创新精神的,绝对难不倒他们。
几个人说说笑笑,突然发现现场所有人起立,难道是什么大人物到了?
一位个头不高却精神头十足的年轻人走入客栈,穿着有些夸张,又像个读书人,又像个花花公子,名字叫王正志。
他旁边有个小跟班,明明身材很高,偏偏弯着腰低三下四,看起来比王正志要矮上几分。
他的名字很有趣,叫作万户侯。
凡是认识他的,都要喊上几嗓子,似乎名字一出口,大家就能小声笑一阵。
万户侯很低调的应和,把风头全部留给王正志王公子。
有人给他俩让位子,还有人发问:“王公子,听闻今年的考官定了?”
王正志喝着茶水,神神秘秘的说道:“定了,今年不同往年,居然有四个主考官,分别是内阁的文阁老,礼部的杨尚书,国子监司业陈大人,还有翰林学士鲁王老殿下。”
众举子一片哗然,自大明朝建立以来,会试通常是两名主考官,加上二十名左右的考官。
今年是崇祯元年,皇帝对考试非常重视,居然将主考官的数量增加到四人。
举子们开始议论,到底哪个主考官能攀上关系?
四人之中,内阁文震孟和国子监陈仁锡被认为是东林党人,江南举子投靠他们是正途。
礼部的杨嗣昌得到皇帝宠幸,在大臣中却时常被孤立,能搭线认识他并不容易。
还有最奇怪的选择,鲁王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成为主考官,这是亲王和勋贵更多参与政事的标志。
万户侯制止大家的喧哗,都小声点,听王公子的。
王正志环视众人,不无骄傲的说:“能与诸位在尚儒客栈相见,这是一场缘分。诸位请放心,但凡有会试的任何消息,或者能得到什么途径,亦或者有关于试题的消息,本公子不吝与君分享,我等同进共退。”
众举子一片感叹声,在王正志周边范围内,有两人自顾自饮酒,并不多言语。
万户侯看到他们,问道:“你们两个,没听到王公子的话吗?”
其中一人回答:“寒窗苦读,终有与天下举子一较高下的机会,小生不才,又岂会投机取巧?”
他对面那人应和道:“即便能与主考官相识,即便有试题泄露,我等不屑为之。”
他们声音并不大,王正志却听见了。
对王正志来说,这两人是不识时务,当众发出这样的言语,相当于啪啪打自己的脸。
不用他出面,万户侯惊奇的说道:“这不是刘若宰刘大才子吗?还有旁边堪比大才子左思的这位,听闻你名气也不小呢!”
远处观瞧的朱由检问:“刘若宰是谁?那人又怎么被比作左思?”
金圣叹全知道,刘若宰在三年前差点拿到状元,最后却名落孙山,其经历非常悬疑。
据说问题出在殿试时,当时的皇帝天启帝问他祖籍。
他老实回答:水泊梁山。
那可是出土匪的地方,水浒传里宋江一伙啸聚于此。于是乎,险些在三年前收获状元的刘若宰,只能三年后再来一试。如今换了皇帝,不知是否还会问他,祖籍何处?
另外那个人叫管绍宁,被拿来与“左思”比并非好意。大家不是说他的才华,而是说他长得像《三都赋》的作者左思还要丑陋。
左思有多丑,主要是和同时代的潘安对比,掷果盈车的典故因他俩而来。
大概意思是潘安长得帅,他其实叫潘岳,表字安仁,出门受到大媳妇、小姑娘的欢迎,车上被扔满了各种水果。
左思觉得很好,他也驾车出门,结果因长得太丑,收获一车子石块。
当众被万户侯羞辱,管绍宁没有动怒,继续品他的酒,吃他的菜。赶紧吃完喝了,他还要挑灯夜读,认真准备这次的考试。
反倒是刘若宰,到底是水泊梁山出来的,不忍见同伴受辱,反唇相讥道:“一个靠投机钻营朝官场挤的人,还想着做万户侯,滑天下之大稽。”
万户侯被挤兑没事,王正志是要脸的,说谁投机钻营呢?
刘若宰毫不屈服,顶撞道:“结识主考官,拉拢同伙,探查试题,还不算投机钻营?”
王正志怒了,“你是不想站着进考场了吧?本公子成全你。”
怎么还说动手就动手,朱由检想出言制止,无奈身份特殊,不想暴露。
刘文炳同样如此,他不太方便调隐藏的锦衣卫出手。
黄宗羲是个文官,在南京户部理事,管不着这里的纠纷。
陈子龙和金圣叹一同站起来,最后金圣叹胜出,让陈子龙坐下,他高声喊出:“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