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义释二贝勒(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265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14章 义释二贝勒

  眼看着到了正月十五,映月湖周围的雪开始融化,天气不再那么寒冷。

  在“盛世名筑”,不管是已经盖好的居住区,还是热火朝天的工地,到处挂上红红的灯笼,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阿敏伤势好转,却无法离开此处。他试着逃走,发现守卫非常森严,时时刻刻有人盯着自己。

  这一天,他又一次想离开,刚出房门,发现大明的皇帝迎面走来。

  “二贝勒,元宵佳节,让厨房给你煮了元宵,尝尝吧!”

  阿敏无奈,只好回到屋内,还是没有行礼。

  朱由检坐在旁边,示意他也坐,有话对你说。

  见阿敏无动于衷,朱由检说道:“已经告知你在京城的同伴,让他们等你一同返回。”

  阿敏瓮声问:“明国皇帝还会放我走?”

  朱由检回答:“朕倒是挺想让你走,但是,有人不愿意。”

  “谁?”

  阿敏很奇怪,除了你,还有人想把本贝勒留下?

  朱由检将手头一份邸报交给他,阿敏拿过来看后,满脸的吃惊。

  从大年初三开始,女真骑兵袭击塔山、杏山和大凌河等数座要塞。

  阿敏摇了摇头,“我军只是佯装攻击,现在仍天寒地冻,根本不适合攻城。而且,此时节军资补充困难,也不便于围点打援。”

  “那二贝勒以为,皇太极在想什么?此次攻击的目的何在?”

  阿敏不敢想,朱由检告诉他:“他在激怒朕,借朕的手杀了你。”

  阿敏不愿意相信,可是皇太极明知道自己在大明为使者,却在这时候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确是心怀不轨。

  阿敏的父亲是舒尔哈齐,乃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却因故被幽禁而死。

  现在的女真大汗是皇太极,他早已表达出一个意思,企图改变女真人四贝勒执政的现状,由自己全权掌握国政。

  朱由检提醒道:“女真四大贝勒之中,代善和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亲兄弟,唯有二贝勒你是外人。皇太极若想独揽朝政,从二贝勒下手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阿敏突然激动起来,斥道:“休要离间我等兄弟!”

  面对他的情绪失控,朱由检毫不在意,嘲讽道:“二贝勒又不是蠢材,这几年还没看出皇太极对你的态度?他要做真正的大汗,甚至想做全天下人的大汗,你阿敏在他眼里只是小小的绊脚石。”

  阿敏的情绪渐渐平缓,虽然嘴上不承认,心中已然有点虚。

  皇太极是个野心家,他早晚容不下自己。至于代善和莽古尔泰,虽是他的亲兄弟,也未必能善始善终。

  朱由检换了个话题,问道:“二贝勒,此处还住得惯吗?”

  阿敏奇怪的问道:“为何此处与辽阳、盛京的房舍相同。”

  朱由检笑了,“此处便是为二贝勒这样的人准备,将来皇太极可能会搬来同住。”

  阿敏很讨厌对方的自以为是,你们大明国整日缩在城里不出来,山海关外只剩锦州、宁远两座大城,以及一些要塞、海岛,拿我们女真人根本没办法,何谈胜利?

  朱由检听后很诧异,问道:“朕安排刘文炳带你转转,难道他没来?”

  刘文炳来了,带阿敏去孙元化负责的火器局,从三眼火铳到红夷大炮,几十种武器都给他展示了。

  毕懋康已经解决点火问题,燧发枪提前几年诞生,射程和准确度的问题正在调试。

  孙元化专攻大型火炮研究,借助佛郎机人带来的弹道学知识,他重点提升火炮的射击精度,并想办法解决火炮容易炸膛的问题。

  阿敏内心是震惊的,如果明国人说的是真的,他们孜孜以求去做的都能实现。

  那么,女真人的铁骑将失去优势,他们不再是明国的对手。

  虽然孙元化、毕懋康和那些佛郎机人信誓旦旦,阿敏还是不愿意承认。

  这不能怪他,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武力优势,直到热兵器大规模投入使用,应该划一个句号了。

  阿敏意识不到,全天下又有几人能看透?

  可这一切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徐光启的统领之下,有孙元化、毕懋康这等火器专家,加上几十名佛郎机人相助,从武器研发到武器使用,大明的热兵器水准在快速提升,距离在野战中击败女真骑兵越来越近。

  除了火器局,刘文炳第二站带阿敏去了“大明国立学堂”。

  别看现在空空如也,不少地方还有民夫在施工,待春暖花开,第一批两百名学生将会走入课堂,接受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农业、航海等多门课程的学习。

  这些人代表了大明的未来,朱由检不惜财力,聘请最优秀的教师授课。在他列出的名单里,有一些竟然在几万里之外的地方。

  比如开普勒,朱由检愿意给出比现在高百倍的薪酬,提供他搞科研的一切经费,满足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让汤若望等人联名写信,派出一个专门的船队,邀请开普勒来东方的神奇世界。

  享受与开普勒一样待遇的还有几位,比如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荷兰画家伦勃朗、生命医学的开创者威廉?哈维、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

  朱由检能想到的还有几位,不过在汤若望等西洋人的甄别下,发现这些人或者是没有,或者已经过世。

  比如,朱由检问莎翁在不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着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待朱由检说了剧情,汤若望直摇头,此人的著作他读过,不过已经死了有些年头。

  朱由检又问牛顿多大了,上小学没?莱布尼茨呢?哈雷呢?

  没办法,汤若望一问三不知,也许这些科学巨匠都还没有出生。

  不错了,在朱由检列出的名单中,哪怕能成功的带来一两位,都将是大明朝莫大的福音。

  为此,朱由检派出精干的团队,由佛郎机人做向导,携带了丰厚的礼物,以及闻所未闻的优厚待遇,请几人抽空来一趟大明。

  他们敢来,朱由检便有办法留下,让他们乐不思蜀,让他们流连忘返。

  这还没完,刘文炳带阿敏去的第三站是奇巧馆,名字是朱由检取的。

  你们说发明创造是奇技淫巧,他遂了你们的意,偏偏以“奇巧”为名。

  此处具体负责的是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作者,他不但改良水车等农用机械,在朱由检提醒以及佛郎机人的帮助下,目前已经鼓捣出肥皂、洗发水等实用的物件,并引进西方磨制玻璃的一些工艺。

  虽然奇巧馆里的东西不用于战争,但阿敏还是开了眼界,大明国都已经发展成这样了?

  最后,刘文炳带阿敏参观京营,看周遇吉和黄得功演练军阵。

  阿敏能明显感觉出来,明军的打法与以前不同了,他们对火器的运用更加娴熟,那些火器在实战中的作用明显增大。

  原来,刘文炳昨天只是打前站,皇帝第二天就来了。

  阿敏清楚,这是明国皇帝的诡计,想劝降自己是不可能的,趁早死了这条心。

  其实,朱由检没打算现在收降阿敏,他是女真主政的四大贝勒之一,岂会如此轻易的折服?

  未来的日子还长,走着瞧吧!

  阿敏疑问:“大明皇帝不杀了我?”

  “皇太极的诡计,朕又岂会上当?他越是想让朕做的,朕偏偏不做。”

  在女真的四大贝勒中,阿敏是最能征善战的。从努尔哈赤起兵开始,他参加了几乎历次战争。

  尤其是去年的远征朝鲜,他的身份是统帅,取得对朝鲜和毛文龙的压制性胜利,要不是皇太极猜忌,他或许已经灭掉了朝鲜。

  这叫什么?功高盖主。

  朱由检知道以前的历史,阿敏此后会经常穿小鞋,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一番劫掠后撤兵,阿敏被留下来守城,这分明是皇太极害他,想借明军之手除掉政敌。

  阿敏很机灵,三天时间放弃四座城池,成功保全性命,却也因此被皇太极处罚,从此遭遇和父亲一样的幽禁待遇,被彻底赶出女真人的朝局。

  朱由检明知道皇太极猜忌阿敏,又岂会让他如愿?不但不会杀了阿敏,还是待之以上宾之礼。

  既然你想回家,朕会风风光光送你。

  “女真铁骑正在杏山、塔山一带,请二贝勒带上随从,还有朕送你的礼物,速速踏上返程吧!”

  阿敏不好意思了,不管怎么说,是朱由检救了自己一命。

  要不是他,恐怕已经被可恶的粆图杀掉。

  他郑重行礼,跪拜礼,以示感谢。

  在阿敏临走之际,朱由检说了句,“若在辽东不如意,可随时来北京,朕的大明欢迎你!”

  阿敏没有回应,毅然决然的走了。

  朱由检隐约觉得,两人迟早还有再次见面的时候。

  到那时,你会服服帖帖。

  而朕的大明,肯定会蒸蒸日上。

  女真人袭击塔山、杏山,朱由检吩咐各地坚守,不许出城浪战,暂时也不要救援。

  一切军事行动,待出了正月,如果女真人死战不退,到时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