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害人害己的大明皇帝(1 / 1)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304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5章 害人害己的大明皇帝

  护卫出动,又有很多劝架的,粆图和阿敏才算分开,回到自己位置坐好。

  不动手了,嘴上还在较量。

  阿敏气愤难平,“你说我勘察地形、绘制地图,难道你察哈尔没有吗?我可听说,明国断了你们的赏银,你们的林丹汗准备明国点颜色看看,逼迫明国皇帝就范。说说吧,你是准备进攻大同,还是宣府?”

  粆图被人揭老底,怒道:“你们打不下宁远、锦州,听说想从蓟州方向打开缺口,是也不是?”

  双方互相泄露对方的军事机密,派去偷听的人傻眼了,原来无论是察哈尔蒙古还是女真人,他们近期都有进攻明朝的计划。

  阿敏半开玩笑的说道:“一边进攻宣府、大同,一边进攻蓟州,不如你我联手,如何?”

  粆图用他蹩脚的汉话显摆,“明国有句古话,你听说过吗?”

  “什么?”

  “竖子不足与谋!”

  粆图的意思是,谁和你玩,谁就是孙子。

  阿敏气坏了,这次他想跨越桌子,去追打粆图。

  同桌的朝鲜国王还是劝架,但是话说的不咸不淡,非但不能拦住他们,反而有拱火的嫌疑。

  另有科尔沁蒙古的乌克善,拍了拍桌子,言道:“两位先别吵,一路从北边过来,我看到点奇怪的事,说给你们听听。”

  朝鲜国王伸长脖子,等着他说。

  阿敏和粆图连连摇头,吵架呢,谁有空听你叨叨?

  乌克善道:“事关你我存亡!”

  这么严重?见乌克善不像是开玩笑,阿敏和粆图停止了争吵。

  “明国一向是徙民实边,想尽办法将百姓赶到边界,此举可增加边关地区的人口,生产更多的粮食,从而有助于他们坚守要塞,更能增加他们人口与异族的比例。”

  朝鲜国王和阿敏、粆图一起点头,说的没错,这是明王朝一直以来的国策。

  “可是,诸位一路行来有没有发现,他们在边关的人口减少了。而在京城附近,有很多新来的人家,他们有了新的耕地,定居在这里。”

  乌克善看了看杨嗣昌的方向,低声对他们三个说,“为此,我已经详细调查。第一,明国取消了军籍,允许那些原本只能做军人的家庭变成农户,并可以举家搬迁,政府给房给地。

  第二,他们的边军正在裁撤,大量冗余的军卒被迁徙到顺天府,甚至更朝南的河南、湖广一带。第三,他们重新招募新军,主力放在京营,而不是各处边疆要塞。”

  三个人等他继续说,结论是什么?

  是什么?你们没猜出来?

  乌克善有一种智商方面的优越感,言道:“明国裁军,招募新军训练,边关防守不会比以前弱,只会更强,这是第一。第二点才是最要命的,他们边关没有人口,全是军卒,我等入关劫掠,又能劫掠谁呢?还能抢到人口和牲畜吗?难道要深入明国腹地吗?”

  阿敏率先反应过来,明国皇帝要在边界构建一条无人带?

  乌克善回答:“不止是从蓟州向西,大同、宣府,直至陕西三边,明国在辽东同样有计划,据说很快会出两条诏令。”

  阿敏眼巴巴看着他,什么诏令?快说说!

  “其一,组织辽东百姓返回山海关以内,给予以前耕地亩数的两倍,并免费提供房舍和耕牛,家中有将士戍守辽东的,每月补贴布帛和银两。

  其二,你们女真治下的百姓肯归顺的,优先乘船安置在山东和浙江,不仅有田地,官府一次性给十两银子安家。”

  阿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不对啊,那个孙承宗不是做了明国的大官吗?

  他亲手构建了关宁锦防线,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

  唯有辽人才会拼死守卫脚下的土地,唯有辽土丰收才能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

  乌克善在明朝内部有内应,他了解的最多,解答道:“原因是明国有了几处变化,他们如今敢这样做了。”

  边境不放自己的百姓,很容易被别人夺走,没有根基便没有实际的控制。

  辽东没有百姓,不能种植,没有收获,便需要更多的粮草供应。

  但是,边境有百姓,大明根本守不住,不管对手是女真,还是察哈尔,甚至是更远的科尔沁某部。

  在辽东更是如此,女真人的骑兵谁都吃不消,只能躲在城里防守,外面的物资直接奉献给敌人,还不如没有。

  再者说,女真在辽东用的最多的战术是“围点打援”,最大的目的是“劫掠财物、抢夺人畜”。

  明朝皇帝的做法等于自断一臂,但是对他的对手而言,几乎是致命的。

  乌克善没说错,这一招让他们性命攸关。

  大明为何敢这样做,根据乌克善得到的消息,首先是他们不缺钱了,听闻财路畅通,仅海盗头子郑芝龙一人便每年奉献一千两百万两。

  大明帝国有了钱,不担心边军的饷银,不用怕辽东军卒的消耗。

  其次是他们刚刚打倒宗室,以及不少勋贵,国家有了大片无主的田地可以分配,完全能够满足边关百姓内迁的需求。

  如果还有第三的话,据说源于他们要大力兴修水利,还要大规模推广新作物种植。

  也就是说,这种近乎于同归于尽的打法,大明这边做好了准备,能够安置他们,而且不用发愁钱的问题。

  乌克善想喊出来的是:我们怎么办?

  女真人想劫掠,人家没百姓,赤地千里,坚壁清野。你要是敢放百姓,他来劫掠,角色互换。

  察哈尔还想着进攻大同和宣府,即便成功了,城内除了军人没别的,什么都抢不到,劳而无功。

  你若敢冒险深入,大明新组建的京营准备着,以逸待劳,还能占据地利,你未必能讨到便宜。

  面对越来越寒冷的天气,他们迫切需要明国提供的物资。以前可以用武力威胁,现在他们内迁了百姓,没什么好怕的了,一旦断了给养,到时候哭天抢地的就是他们。

  阿敏怕了,如果明国在辽东没有百姓,一味的争抢自己的,他们哪怕战场上取得胜利,国家还是会越来越弱。

  粆图也是,原指望大明给钱给粮,让他们渡过危机。如果不给,便用武力压迫,如今看来似乎难以成功。

  不得不感叹,明国皇帝太狠了!

  这时候,杨嗣昌走了过来,说道:“我大明皇帝已到,请察哈尔粆图台吉过去答话。”

  朱由检没有出现在宴会现场,他在后面的房间里等着,见粆图进门施礼,并奉上国书。

  “免礼平身,请台吉过来坐!”

  朱由检坐在正当中,粆图坐在一侧。因为刚才听乌克善的分析,粆图刚来时的气焰消退多半,对朱由检很是恭顺。

  朱由检肩头有伤,并不妨碍工作,问道:“朕初登大宝,蒙林丹汗看重,竟然请粆图台吉前来祝贺,不胜荣幸。”

  粆图跟着朱由检说了些场面话,到最后还是要谈到正事,言道:“我家大汗已灭掉右翼诸部,请大明将原本给他们的“市赏”给我们。”

  市赏是明朝给一些蒙古部落的赏赐,用来招揽他们共同抵抗女真。

  察哈尔蒙古今年向西打败并吞并多个部落,要求大明继续赏赐,只是赏赐的对象没了,察哈尔代领。

  朱由检看着他,态度和刚才比截然不同,说道:“不但给他们的没了,给察哈尔林丹汗的,以后也没了。”

  粆图愣住了,从十几年前开始,林丹汗率察哈尔部对抗女真,明朝断断续续给了两三百万两,还有其它的一些物资。

  结果呢,察哈尔越打越弱,作为正宗黄金家族的后代,林丹汗统治的区域越来越小。

  内喀尔喀已经被女真灭的差不多,科尔沁成了女真人的盟友,外喀尔喀逃亡北面不敢回来。

  察哈尔蒙古自己认为,他们虽然没能打败女真人,但付出的代价够大的,大明帝国给点赏赐完全应该。

  朱由检却说:“不给!非但不增加,以前给的那些,也没了!”

  为什么呢?

  朱由检有底气了,再给他半年的时间,边军裁撤将全面完成,剩下的边军虽少却更有战斗力。

  更重要的,招募的新军经历平灭宗室叛乱,已经在不断的成熟中。

  他命令洪承畴为山西巡抚、三边总督,继续整合军队,完全可以与察哈尔蒙古一战。

  从陕西向东,在宣府、大同的位置,朱由检已经下令,任命袁崇焕为宣大总督,率义乌军进驻。

  还有就是辽东,现任的蓟辽总督空缺,辽东巡抚是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朱由检亲自抓京营和这里的工作,身边有袁可立、孙承宗、阎鸣泰等人辅佐,暂时没有公布新的人选。

  除了军队的防护,朱由检派出王在晋和李邦华,一方面裁撤边军,另一方面内迁百姓。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朱由检不怕打仗,也不怕劫掠。

  到那时,你们察哈尔只能俯首帖耳。

  粆图还在争取,“陛下不需要察哈尔部共同对抗女真人吗?”

  朱由检非常肯定的回答:“需要!”

  但是,朱由检提出自己的建议,“只有唯一的选择,开马市。拿出你们的牛羊和毛皮,大明组织商人,准备好我们的丝绸、布匹、粮食。咱们以物易物,各取所需。”

  见粆图有些犹豫,朱由检补充道:“大明不会坐视察哈尔被女真人灭掉,给你们的物品中还有铁器。”

  粆图没想到,大明在马市交易中一直禁止的铁器,竟然可以售卖了。

  朱由检有自己的打算,大明的武器研发已经有了新突破,火铳才是先进武器,刀剑即将落伍,给他们又何妨。

  更重要的,朱由检不想看察哈尔被灭掉,从物资上帮助他们,让他们躲过这一劫。

  在蒙古诸部之中,只有察哈尔部是对女真人最强硬的,他们自诩成吉思汗的后人,不会向大明屈服,更不会屈服于女真。

  朱由检用贸易代替以前的“市赏”,用贸易卡住察哈尔的命脉,用贸易扶持一个帮手。

  如果历史没有大的变化,女真人不止在辽东和大明有交锋,在草原会与察哈尔部展开一场大战。

  留给察哈尔的时间不多了,朱由检想尽快促成与他们的马市交易,让察哈尔人先吃饱肚子,一定要挺住,拖住女真人征服的步伐,为大明与女真的最后决战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