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1 / 1)

老君门徒 聆风九章 2000 汉字|44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为了咒语的广为诵持和流传。

咒语,又称陀罗尼,意译成真言,或名总持,就是藉着咒语来总持一切的意义。在密宗所传授的咒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也就是明王咒,又称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吽”。密宗强调咒语就是佛陀的真言,因此只要诵持,而不重视解释。修持一句“唵嘛呢叭□吽”,可以消灾延寿,驱邪避难,所求皆能如意。根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记:“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如是如意摩尼之宝(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明咒)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由此可知密教之所以重视持念密咒的原因。

在显教,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必须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法、僧。但在密教,由于重视严格的师承传授,认为如果不依喇嘛上师的引导,则不知有佛;如果不从喇嘛的教诲传承,则无法入于佛道。因此,出家的修行者于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特重对喇嘛的皈依,而成为“四皈依”;并以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完全供养归投于上师。

密宗又分: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又分为三部。其中父部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为本尊;母部奉胜乐金刚、喜金刚为本尊;无二部奉时轮金刚为本尊。各尊均有自己大量的“本续”、“疏释”和“仪轨”。藏密的重要法门有大圆满、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

藏传佛教和道教藏传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国的宗教。不过前者主要由印度密教和西藏本教融合而成,形成地为藏区。后者主要继承了内地的古代宗教与文化,形成地主要为汉族地区。表面看,二者根源不同,流行的地域有别,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

一些印度学者发现,《度母秘义经》、《风神咒坦多罗》、《摩诃支那道修法》、《弥曼山坦多罗》、《梵天坦多罗》等几部婆罗门教梵文献,都提到印度密教中与救度母崇拜或独结母崇拜有关的”女人道”(vamacara)来自中国,印度密教中奉行的”五真性”供养也与中国有关。《度母经》和《风神咒坦多罗》还提到在公元4世纪时,伐湿斯塔(殊胜,vesistha)曾亲赴中国向道教徒学习”摩诃支那功”。印度学者雷易(p·c·ray)教授在他的《古代中世纪印度化学史》一书中说,印度泰米尔文文献记载,南印度密教的18位”成就者”中有两位是中国人,泰米尔名字叫博迦尔(bogar)和普里巴尼(pulipani),他们于公元3世纪时去印度传播道教禁咒、医术和炼丹术等,博迦尔曾带弟子回中国学习,学成又回到印度[1]。

道经《太上洞渊神咒经》有一段经文与印度文献相呼应。该经凡20卷,各卷非撰于一时。撰于东晋时期的第20卷曰:”道言:自今至辛巳年,当有赤人。赤人长三尺七寸,三亿万人,居东海水中,亦有学仙道士。南海有八十万人,人身长九尺。亦来中国受道,时人或不识之矣。水人在海中曲山上,亦有男女,居在水中。时出九曲山上。有学道人,多端正,天下无有此比矣。水中人王三百夫人,夫人悉受道法,天人、玄女之仙化之。三洞大经布流于西海。亦有人,长一丈七尺。亦有夫妇之道,行道异于中国之人矣。王方平、麻姑日日往彼化人。此国亦有水人,身长一丈六尺。多有女人,少有男子。王身长二丈九尺,及三千夫人,各有三十六王子。不食五谷。天人亦往来水下,作金玉七宝之室。人身亦衣金玉七宝之衣,中国人得亦不能别之。行则乘风而驾雨,亦有自然之道qi炁矣。此之水人等,居在水下,水在上流耳。海中大虫,非世人所知。亦有大马大牛,如大马人头。百亿万种,不以一物,也无可比之者矣,世无所此也。”[2]这些神话,光怪陆离不如《山海经》,记实成分的比例则过之。

中国古籍中所说的四海,不同的古籍、不同的时代所指不同。《尔雅·释地》将中原周边地区泛称为四海,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太上洞渊神咒经》将四海移到境外,用它泛称中国周边地区。

东海和北海与本文关系不大,本文只对南海和西海感兴趣。《太上洞渊神咒经》将中国的疆域大致确定在汉代强盛时期的范围。其卷20曰:”中国,长安是也。东至海隅,南至吴楚之外郊,西至ji罽宾,北至沙漠,悉是中国之名也。”据此我们很容易知道它说的南海和西海的范围。南疆外,从东南到西南横着看过去,南海当包括西南端今天的孟加拉湾、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印度西部等。唐代僧人义净赴印度取经,写了一部书就命名为《南海寄归内法传》。西疆外,从西北到西南竖着看下来,西海当包括西南端今天的阿拉伯海和印度东部等。总之,南海和西海的范围将古印度包括了进去。

所谓”水人”或”水中人”,当指渔民、船民以及水下采珠工人等。他们生活在岛上、船上或水边,善于游泳,以水为生,故《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之为水人或水中人,并加上了”居在水下”、”往来水下”之类的神话描写。印度东面为孟加拉湾,西面为阿拉伯湾,大陆上流淌着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不乏”水人”。

《太上洞渊神咒经》说西海也有夫妇之道,行道异于中国之人。印度婆罗门教主张满足爱的情感或性欲,方法与道教房中术不同。

总之,《太上洞渊神咒经》说南海人来中国受道,三洞大经布流于西海,神仙去南海、西海化人等等,大概描写了晋代印度有人来中原学习道教,道教经典传入印度,道士赴印度传道等事实。天人和玄女是道经中常见的夫妻神。尤其是玄女,作为房中女神可谓大名鼎鼎。王方平是著名的男性神仙,女神仙麻姑在古代也家喻户晓。《太上洞渊神咒经》让他们出双入对,显然也赋予他们共同教授房中术的使命。这两个神话是将道士的行为神化的结果。

有学者苦心寻觅道教功法于历史上传入印度的交通路线。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h·vank)博士推测,金刚乘所吸收的道教的东西,当是经阿萨姆邦从中国传入印度的[3]。中国学者张毅研究员说道教是经由滇缅线传入东印度的[4]。

二除了专门来华学道和专门赴印传道者外,来华印度僧人融会佛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