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自己乐呵了一阵后,阿敏便对垂手而立的管家吩咐道:“你悄悄去散布消息,不要让人知道是我们这边散布出去的。”
“奴才明白”管家连忙答应一声,然后静听是什么消息心中想着,主子这是要编造谣言,浑水摸鱼了么
阿敏整理了一下思路,而后缓缓地说道:“皇太极登基为帝之后,大清先后有朝鲜之败,秋收之败,金州之败,盖州之败,一场比一场败得惨,大清的损失一次比一次大。这是老天在警示,我大清违背了先汗传下来的规矩,坏了我们大清屡战屡胜的基础,没有了八王议政,让皇太极一人独裁,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稍微再想了想后又补充道:“这个情况不改变,我大清还会败下去,会很危险这样的情况,连蠢如蒙古人都看清了,知道我大清这样下去会很危险,他们都不认可,都跑了任何有血气,有担当的女真族人,一定要站出来改变这个情况,挽救大金的国运”
管家听得不由得吃了一惊,好像这一次主子说得很是在理。自从皇太极登基为帝,把女真改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之后,就发生了一连串的败仗。而以前先汗在的时候,那是打一仗胜一仗,最终打下了整个辽东
越是愚昧未开化的民族,对于神神鬼鬼,气运之类的东西就越是相信。其实,不但是建虏了,在这个时代,这种事就算发生在大明,都有人会这么认为的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局限了。
因此,阿敏的这个说法,让管家深以为是,也觉得大清接连发生这么多坏事,十之八九就是这个原因了。
于是,他见阿敏没有其他交代,就立刻躬身领命,去办理这事了。这一次,他不认为自己的主子是在争权夺利,而是一心为大清着想,要改变大清的霉运
皇宫内,布木布泰听到皇太极在盖州吐血的消息,都有点吓坏了,连忙前去看望。对于她来说,打了败仗没有多大关系,可要是皇太极的身体出了问题,对她的影响就大了
770 怀念晋商了
皇太极回到沈阳后,自己一个人关在御书房内,谁也不见。那些服侍的宦官宫女都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又不敢打扰。布木布泰过来的时候,这些人犹如见到了救星,连忙上前禀明情况。
“陛下说,他只想静静,谁也不能打扰,也不能去打扰别人。可这都快一天了,滴水未进,粒米未沾,这可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很是吃了一惊,不过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不能慌。多年的后宫生涯,已经教会了她怎么处理各种突发事情。
于是,她显得很淡然,吩咐宦官宫女道:“向陛下禀告,就说我过来了,想见陛下”
有她出头,这些宦官宫女自然很高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连忙去禀告了。可很快,就失望地回来,摇头说道:“陛下说了,他只想静静,谁也不见”
布木布泰听了,秀眉一皱,脸上很快出现了决然,断然说道:“你们让开”
说完之后,她就迈步往里走了。
那些宦官宫女一听,就急了,连忙拦住道:“刚陛下说”
“陛下身体要是出了问题,你们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布木布泰脸色严肃,厉声喝道。这让那些宦官宫女听了,都没人敢接话。实在是这个责任,他们谁都扛不起
布木布泰见自己的这番话震住了他们,便又和缓了点语气道:“一会见了陛下,本宫会说你们已经尽到了责任,是本宫一定要闯进去的,不关你们的事”
说到这里,她不再啰嗦了,立刻迈步往前走。
那些宦官宫女脸上都是苦笑,虽然布木布泰是这么说了,可要是皇太极真要追究的话,他们知道这个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不过眼下皇太极的身体情况很不好,再拖下去的话,真要出事他们确实也扛不起,只好默认放行,由着她进去了。
“吱呀”一声,御书房的门打开,傍晚时分,光线已经是有些暗了,可御书房内更暗,里面竟然没点灯
“谁让你们进来的”皇太极透着疲惫的声音,忽然厉声喝道,“真以为朕是人见人欺,不会杀人了么”
“陛下,是我”布木布泰听了,柔声回答一声,而后关了门,点了蜡烛,缓步循声走了过去。
皇太极听到是她,便没再发声了。而布木布泰也没有解释外面的宦官宫女为什么没有拦住她的事,直接忽视掉了。
光线映照,让布木布泰看清了瘫坐在御座上的皇太极,顿时,她大吃一惊。
只见皇太极的神色很不好,似乎憔悴了很多很多。以前身上的自信,那股英明神武的气质全都不见了,此时看着,就像是个快死了的死胖子而已。
皇太极对布木布泰的到来,似乎也无动于衷了,不理不睬,似乎他真得只想静静,不想和任何人有沟通。
布木布泰很快回过神来,吃惊的脸色很快隐去,脑子急速转动后,她也不劝解,缓步走到皇太极面前,蹲下,而后伸出两手,力度刚好地捏着皇太极的双腿什么的,同时,柔声说道:“陛下,你我夫妻,休戚与共,陛下好了,妾身才能好您有什么事情,给妾身说说好么”
她一开始就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在皇太极这边,是利益共同体,这让皇太极听了,终于低头看向她。
人是群居动物,沟通是天然的需求。有什么事情,不能一直憋在心里,要有一个倾述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男女老少,也可以是亲朋好友,又或者是满天神佛等等。
皇太极一肚子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倾述,因此才把自己关在御书房内。此时看到自己的福晋过来关心自己,还提醒了她的身份。想想也是有理,他等了一会后,就缓缓地开口了。
“朕这次是真得打了一个大败仗,无从辩驳,无可解释。这一仗之后,大清将来所面对的局面会更糟糕,朕都有点难以想象”
皇太极说到这里,注意地看了看布木布泰的脸色,见她脸色一如之前,还是很温柔那种,只是在倾听,并没有丝毫变色,不由得心中好过了一点,就又继续说话了。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朕发现这一仗,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大清必败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大清缺得就是粮草。还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大清对明国的情况一无所知,明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一支人马,他们的火器为何如此之多,他们的将领是怎么样一个人,这些统统全都一无所知。这两个最为决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