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4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战事,从一开始就让双方的决战条件不平等,增加了胜利的几率。加上这支新军的能力,朕没有理由不相信新军会取得胜利”

海兰珠听得很是惊讶,而后下意识地回复道:“陛下,你好狡猾不是,您好厉害”

狡猾也好,厉害也罢,都是夸奖,崇祯皇帝并不介意,他接着回复海兰珠道:“当这次战事打出胜负之后,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你可以和你爹商量,让你爹去安排。”

一听这话,海兰珠一下丢了为自己失言的尴尬,立刻回复道:“陛下,您说,是什么事,我一定让我额祈葛去办”

“向蒙古各部族散布消息,就说投降了我大明的蒙古人,大明都没有亏待,比如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等等,他们在归化城那边,有过冬的暖房,还有过冬的粮食,生活好得很”

海兰珠之前倒没关注过这事,听到这话后吃了一惊,不过既然是崇祯皇帝金口玉言,她是没有怀疑的,立刻就信了。

海兰珠是个聪明人,稍微一想,就立刻私聊问道:“陛下,您是想让他们都投降大明么”

“嗯,他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投降我大明,各族头领,会和察哈尔部的大总管一般,能封大明的官职,荣华富贵无忧。不过底下牧民必须接受大明的整编。如果他们不信的话,可以派人去归化城那边看朕说得话真假。”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时候提出这个事情,是因为河套那边,总督洪承畴向他反映了一个事情,就是河套这边大的战事,每次都要事先调集秦晋两地的骑军,来补足河套地区兵力不足的缺陷。

一次,两次还好,以后如果一直这样就会有问题,而且要是敌人事先发动的进攻,那归化城这边被动应付的话,这种借兵的行为就会耽搁大事。因此,洪承畴提出了河套要扩军的要求。

崇祯皇帝收到这个要求后,也同意洪承畴的这个观点。另外,有些事情,洪承畴还不知道,否则的话,可能这个要求早就提了。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归化城只是大明在草原上的一个支点而已,以后还要继续出兵征服北部喀尔喀部蒙古,占领西伯利亚,还要征服西部蒙古卫拉特部,还要去抢夺高加索地区,占领那边的油气田。而这些战事,让中原地区的汉人去做的话,难度会很大。但整编蒙古人后出征,却不算多困难。毕竟他们的祖先已经干过一回,算是驾轻就熟了。

在之前的时候,条件还不成熟,崇祯皇帝也就没提这事。可如今,盖州城外的情况,他都能通过海兰珠这边实时掌握,知道蒙古各个部族已经和建虏离心离德,老家也被明军抄了好几个。一旦打掉了建虏野战无敌的神话,让他们亲眼见到明军野战打赢建虏后,蒙古部族只要不想部族灭亡的话,投降大明,就是其最好的出路了。

而这,也是这次新军抢占了土山后,并不立刻回撤,反而要和建虏打一仗的真正原因所在。

海兰珠听了崇祯皇帝的要求后,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自去和布和商量了。

759 土鸡瓦狗也

布和一听,很想问一句:“你就一定能确认眼下的战事,明军能赢”

不过他想起自己的观点在今天已经多次被打脸,嘴巴张了张后说道:“先看完战事再说”

如果明军真赢了,自然没问题。海兰珠也不催,实际上,这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土山那边,都顾不得其他,包括她本人。

此时,战场上,除了火炮还在轰轰地开着炮之外,明军的弓箭手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射出大量的箭支,终于力竭撤出了前线。伤亡惨重的建虏,终于得有机会冲上去了。

这其实也就目前的建虏还能有这士气,毕竟他们对上明军,长期以来一直打胜仗,已有不少的心理优势,否则换了别的军队,死伤这么惨重,早就撤下去了,那还可能继续冲锋。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看得远处的皇太极很是心痛。为了咬上明军,不让他们撤退,他可是接过了济尔哈朗的指挥权,把白甲兵派在最前面去攻坚,结果没想到死伤那么惨重。

就刚才那会,要是再坚持一刻钟的话,皇太极绝对要下旨撤兵再说了。

看着明军弓箭手力竭退去,大清军队终于冲了上去,皇太极终于松了口气。虽然死伤惨重,但战术目的还是达到了。只要能咬上明军,犬齿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掩护后续攻城军队能顺利攻城,那刚才的代价也不是不可接受。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虽然两军短兵相接了。可明军那个红色的方阵几乎就没什么缺口出现,建虏攻过去后,硬是攻不进去,就看到建虏这边的人潮拥到明军阵前之后就停滞在那里了。不过后续建虏还在源源不断地上。就好像明军那军阵犹如一个无底洞,建虏上去多少就吞了多少下去。

“陛下,赶紧鸣金收兵,不能再打了”范文程冲到皇太极的马前,带着惊慌之色大声劝说道:“明军这军阵,乃是戚继光的鸳鸯阵,最是适合这种战事。这等于我大清军卒一个对上明军一队,这样是打不过的,必须调整对策才行”

皇太极以前参加过浑河血战,刚才他也在看两军对战,已经有所察觉,此时得到范文程的确认,确实就有点慌了。

要知道当年的浑河血战,戚金所领的戚家军结阵对抗先汗的攻击,连续斩杀战败退下来的十多员将领,依旧是没有冲开戚家军军阵。他们长短兵器配合,上去多少死多少,最后还是调来了火炮,才轰开军阵的。

如今戚家军阵再次重现在眼前,皇太极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理智告诉他,必须当机立断,把军队撤下来调整对策,可此时要是撤下来的话,死伤那么多,好不容易与明军接战,就都要前功尽弃了这让他实在是难以接受

皇太极转头看看侯着的军队中,已经准备了好多简易云梯,就在等着前线和明军混战到城墙下,就可以参战攻城。他又转头看向土山那,发现还是没有一点进展。那个明军的军阵,就犹如一块红色的巨石,任凭人流冲击,犹自巍然不动

“陛下,再不撤,死伤更多”范文程急了,上前一把扯住皇太极的战马缰绳道,“陛下,戚家军阵不是这样能攻破的我们大清从一开始就错了,再不撤”

皇太极终归还是皇太极,比起一般人,还是能拿的起放的下。理智战胜感情,面有痛色的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