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攻,这是怎么回事总不可能是把后退的军令误传成前进的军令了吧
这两军一旦交战,那不可能安然退回去,清兵也不会让他们安然退回去,必然跟着杀过去,让城头上的明军投鼠忌器,进而开始攻城。
至于明军会打败清军,这些蒙古首领压根就没想过这个可能性。清军的战斗力,特别是清国皇帝亲自带来的这些精锐军队的战斗力,他们是很忌惮的。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们一个个都担心草原上的事情,早就跑了,也不会一直好死不死地赖在这里。回去草原,非不愿,实不行也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看到明军明明有机会全身而退,却犯傻了一般反而主动冲了上去交战。这些蒙古首领不看傻就怪了
和他们不一样的是,皇太极等人原本都快绝望了,以为明军动作这么快,会跑掉。如此一来,土山被明军夺取,一番心血又白费,大清接下来的处境,将会很难受了。
可没想到,他都还没来及反应,没有考虑被明军逃回去后,怎么处理那些蒙古人的事情,就发现那些明军不退反进,竟然主动迎过来对战,这简直是让他大喜过望啊
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决不能再错过了皇太极心中想着,便立刻下旨,调兵谴将,准备全军扑上去,牢牢地抓住这个战机。
在他身边不远的范文程,如果是以往的话,为了显示他文武双全,他是绝对会向皇太极请战,上阵厮杀的可是此时,他却是皱着眉头盯着土山那边的战场,心中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奸范文程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比别人也更细心,更注重细节。刚才明军出城强袭,夺取土山的过程,深深地震撼了他。
这支明军装备精良,不说重甲骑兵,光是那些火药武器就层出不穷,实在是让他意外。
还不止如此,这支明军的火炮营,炮击的那个准头,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还有刚才冲到土山这边集结成军阵的速度,也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另外一些细节上的,比如弓箭手几乎都是用强弓,夺取土山的明军士卒配合默契,个个力大,个人战技从攻上土山,很快剿灭上面的白甲兵也能看出一二。
由此种种,都让范文程意识到,这支明军实在不同凡响。步军方阵不退反进,难道他们是真有把握,能在野外正面打赢大清精锐军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范文程陷入了沉思当中,以至于他这一次都没去皇太极面前表现一下。
前线,清军“啊啊啊”地吼叫着,举着手中的武器,狂奔着冲向明军军阵。这个气势非凡,勇猛狂冲,就犹如一只只豺狼虎豹,嗷嗷叫地冲向它们的猎物。
他们的对手,要是弱一些的,看到他们的这番冲锋,非吓破了胆,腿软打颤不可。一会交战,十分力气,能用出八分都不错了。
可是,这些建虏如今所面对的对手,却是大明新军,崇祯皇帝亲手组建,从大明百万大军冲挑选出来的精锐,远非一般明军可比。
此时的大明新军士卒,就没有一个有害怕之色。随着城头上支援的“轰轰轰”地火炮声,队伍中的弓箭手,放低射姿,开始平射阻击冲在前面的建虏。
“梆梆梆”地声音不时响起,一排排地箭支飞速射出,叮进了狂奔而来的建虏身体上,“噗通”之声不绝,被明军弓箭手所射中之建虏,不管是不是白甲兵,不管穿了几层战甲,都是中箭跌倒,而后一下被后面狂奔而来的建虏所淹没。
只有少数建虏手疾眼快,用武器或者盾牌之类磕飞箭支的,才侥幸逃过一劫。
758 崇祯皇帝的打算
然而,弓箭和劲弩不同,弓箭的射速取决于弓箭手本身,快起来的速度远比劲弩要快。新军中这些弓箭手,都是选自各边军中的神箭手,臂力、弓箭技艺那是没得说的。
冲锋而来的那些建虏躲过了第一支箭,就算再躲过了第二支箭,也往往被后续连绵不断射来的箭支所射翻。
这时候,完全可以说,明军阵前的弓箭所射出的箭支,犹如后世机枪所射出的子弹般密集,虽然不能长久,却在短时间内大量杀伤了冲锋而来的建虏,一时之间,都让建虏无法再冲过来一步。
明军弓箭手表现出来的这种神勇,让那些嗷嗷叫着冲过来的建虏,终于变了脸色,不再有那种凶悍奋勇之气,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而已建虏冲锋的士气,立刻就被打压了下去。
这个战况,远超所有人的意料。海兰珠看得兴奋地拉着布和的手说道:“额祈葛,您看,您看到了么您能想到有这么厉害么”
大多数蒙古人从小就开始摸弓箭,也可以说,人人都是弓箭手。可是,他们当中也只有力大臂长的一小部分人,能拉得开硬弓,能有力气在短时间内连续射出尽可能多的弓箭。
可他们如今看到明军中的弓箭手竟然都有如此的能耐,不吃惊是不可能的了布和转头看了下女儿,又立刻转回头去看着战场。看着清军士气不复之前,这时候,他心中忽然隐隐有一种感觉,搞不好明军还真能野战赢了清军
海兰珠这时候很是高兴,见她额祈葛没回应,好想找个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就立刻进入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道:“陛下,土山下的两军打起来了,我们明军把建虏射了个人仰马翻,好厉害啊”
这次的战事,其实是崇祯皇帝下旨打的,他自然一直在关注战事进展。此时看到海兰珠私聊过来的话,看到她说“我们明军”,不由得笑了,这个老婆可以
他还没回复,海兰珠的下一句私聊又发过来了:“陛下,您是不是知道新军肯定能打赢建虏的我也一样,但我额祈葛他们一开始都不看好,觉得我们明军会输,呵呵,他这下没话说了”
崇祯皇帝看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便回复她道:“朕对新军很有信心,而且这个作战时间点是朕挑选出来的。你看,建虏那边军粮紧缺,都是省着吃。估计皇太极是没想着这时候会爆发战事。朕估计,很可能只有在最前线的那些建虏有吃饱饭,而在营地中待着的建虏,很可能吃不饱”
看到这些话,海兰珠不由得惊讶,因为她的肚子有反应,脑中一听到说吃饭,就“咕噜”地叫了起来。
“朕让新军先吃饱了饭,又休息的差不多的时候,在建虏快要吃饭的当口突然发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