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信息说了出来。
对于原本的东江明军,骑军是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步卒,是要靠两条腿走路的。而且战斗力奇差,几乎可以说,就是拿起刀枪棍棒的农民而已。遇到建虏出动骑军,那时候打,打不过,逃也逃不脱。因此,每年为了抢粮食,几乎都要死伤无数,然而,最终能抢到的粮食,却是寥寥无几。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的东江明军,如果不是实在没粮食吃,也很少去内陆的建虏地盘抢收粮食。这种事情形成了惯性思维,以至于这段时间,就没人提醒卢象升,辽东的粮食马上到收割季节了。
得知这个情况,卢象升立刻就意识到了战机所在。他让人安排了渔民,甚至看到他们骨瘦如柴,没什么吃食,就还让人给了他们一些粮食,才回转设在旅顺城内的巡抚府。
水陆封锁消息的事情,之前已有吩咐,如今又根据实地考察到的情况,又加以调整。对于那些俘虏,按照皇上的要求,一如在辽阳城内一般,准备明天开公审,建虏里面不管是谁,如果民愤大的,一律交由百姓打死。其他人,则会安排干些重力活,要整顿港口,以迎接从登州过来的大军。
而后,他的脸色便沉了下来,让人传郑芝虎和李芝奇。边上的魏木兰瞧见,便知道中丞大人是准备发火了。之前通过聊天群,得到李德明那边的禀告,说郑芝虎运粮到皮岛时,和李芝奇发生了冲突,两边人马险些打起来,亏了岛上还有其他将领,及时加以制止。而后接到军令,运送兵卒来旅顺,才没有继续开打。
大堂两边的将领难得看到中丞大人的脸色这么差,都知道中丞大人这是要发大火了。一个个都敛声屏气,生怕引来中丞大人的怒火。
郑芝龙虽然不清楚皮岛发生了什么,可一听卢象升传令他弟和李芝奇一起来见,便知道不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两人打起来了。
他在这段时间内一直跟着卢象升,已经大概了解了卢象升。知道他治军常常以身作则,还能和兵卒同甘共苦,就算治军很严,可手下都很服气。如果他要杀人的话,怕是谁也不敢去拦,也不会去拦
612 处罚(第五更)
这么想着,他的一颗心便提了起来。这时候,他有点恨自己明知道芝虎脾气不好,还让他带船队去皮岛了。
正当他在想着时候,郑芝虎和李芝奇被带到,双双向登莱巡抚见礼。他们两人被一起传唤的时候,就知道大概是什么事情。心中鼓着劲,打着输人不输阵的念头
可谁知,卢象升却是冷冷地盯着他们,就是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大堂内静得有点诡异。这种气氛,让郑芝虎和李芝奇心中鼓着的劲,不由自主地消掉了不少。隐隐地,都带了一点不安。
又过了好一会后,卢象升才冷声开口说道:“本官不管你们以前的私人恩怨,如今你们皆为朝廷将领,为皇上效命,哪怕分属不同水师,一样都是同袍”
大堂内还是很安静,只有卢象升的声音在回想。
忽然,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也变得严厉威严了点:“你们在皮岛的事情,在军中按律可斩”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扫视着底下众将而后才又说道:“不过念你们多有功劳,又是初犯,且未造成实质伤害,本官便网开一面,令尔等二人,认真写上一千个同袍二字。如有糊弄,不认真者,有一词便是一军棍”
“中丞大人,我不会写”李芝奇一脸不安地立刻抬头回道。
“我不识字,中丞大人”郑芝虎几乎和李芝奇同时一脸为难地说道。
“嗯”卢象升一听,一声重哼。他心中早就知道这两个海盗出身的人,几乎就没读过书。也因此,粗鄙不堪,才有此意让他们通过写字来加深认识。
边上的郑芝龙听了却是大喜过望,他没想到中丞大人的这个处罚竟然会是这样。可以说,这个处罚,对他弟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一听郑芝虎的回话,他就连忙出列喝斥道:“闭嘴,不识字就照着字一笔笔地临摹。这是中丞大人的恩典,还不快点谢过”
说完之后,他转身向卢象升抱拳说道:“多谢中丞大人,末将一定会严加督促他,一定认真写完一千个同袍二字”
边上的李芝奇看着他们兄弟俩的表现以及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是明白。这一关,怕是过不去了。要是有可能的话,他宁可挨军棍也不愿去写字的。可一千军棍,他想想都有点绝望。
于是,在郑芝龙说完之后,他又马上改口向卢象升再次回道:“但末将一定会认真临摹同袍二字的。”
想想要写一千个词,李芝奇又觉得肝疼。其他将领听了,特别是那些不识字的将领,也觉得自己隐隐有点肝疼。他们不由得暗自提醒自己,千万别犯事到中丞大人手中,否则就太要命了
大战来临之前,卢象升也不可能真得杀人立威,如今这做法,也能让他们记住军法,还能让郑芝龙欠下一份人情。如此一来,福建水师在这次的战事中,也绝对会尽心尽力做事,可谓一石多鸟。
处理完了这个事情,卢象升便又开始安排新军过海的补给问题。因为这一次的人数之多,涉及事情也很多,几乎方方面面都是一个考验。
也幸亏了跨海途中,有各岛屿可以停靠补给。而这旅顺,又轻松拿下,短时间内,应该不用担心金州的建虏发现,可以让大军有个上岸休整的机会。这里作为中转站,而后再前往皮岛。
等安排了相关事情之后,卢象升转回后帐,坐在那里仔细想了一会之后,对跟随过来的魏木兰说道:“有最新战机需要禀告陛下,你帮本官联系下。”
于是,一条长长的私聊,很快便发给了崇祯皇帝。此时天色已黑,崇祯皇帝并不在线,到临睡之时,他登陆聊天群才看到。卢象升发给他的信息,其实就是有关辽东地里的粮食收割事情。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也是暗自摇头,这个事情应该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但自己却没想到,还只是想着去朝鲜抢粮食,真是搞笑了
于是,他立刻回复魏木兰道:“确实不能任凭建虏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割了”
信息一发过去,魏木兰便马上回复了:“卢中丞以为,正好我军缺粮,当可抢建虏的粮食为我军之用。只要朝鲜那边一直监视着,应该也不会耽搁原本的计划。”
这样就最好了不过崇祯皇帝从来没有轻视过皇太极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