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城破之时,就是你们的死期”卢大大声留下这句话后,丝毫不惧城头的弓箭,拐了个弯,跑回了本阵。
“真是一条好汉”有渔民见到,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够胆”
“不会这次来得是朝廷的精锐吧”老渔民也激动了,“以前可没有明军有这胆色的啊”
“就是有点可惜,这来得人太少了,否则的话,旅顺肯定能打下来”另外一人马上接着叹息道。
而在城头上,却有不少人慌了,甩上去的首级,不少人看到了,确实是他们牛录额真的,那圆睁的双眼,似乎死不瞑目。
城头建虏头目也慌了,可要他投降,大清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只好大声鼓着气道:“不要慌,明军待不了多久的,等援军一到,就是他们败逃的时候。他们人少,我们只要守住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官道的远处,又有了动静,一队队红色战袍的明军,正在乱七八糟地行军,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人数很多,很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似乎是无穷无尽。
这一下,城头的清军顿时连恐慌的感觉都没有,全都惊呆了。
还有那些港口的渔民也是,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冒出来的无数明军,感觉像是在做梦。就算上一次明军来攻,似乎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忽然,在寂静声中,老渔民的儿子失声惊呼道:“快看,快看海上,快看海上”
老渔民等人闻声转头看去,只见海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密密麻麻地战船,正缓缓靠近港口。这一下,顿时又惊呆了他们。
忽然,“噗通”一声,却是老渔民的邻居一下没站稳,掉到了海里。
被这个动静一搞,渔民们都回过神来。这时候,他们可以非常肯定,旅顺又将被朝廷收回。
“快,快让路。”老渔民回过神来后的第一时间,便大声指挥着儿子道:“快把船划到边上去,不要拦在这里,小心船毁人亡”
明军虽然比建虏要好一些,可这大军行动,明军的军纪也只是一般般,要是有个意外,还能找谁哭去
渔民们都懂这个理,在听到老渔民的话后,一个个都慌乱地忙了起来,纷纷驾船远离偏于战船停靠的港口。不过对于他们的茅草房,却是无可奈何了。那些可搬不走,朝廷大军一到,估计要另外找地方再重新盖一间了。
这一刻,在旅顺城头上的清军就都绝望了。原本还寄希望来的明军很少,可谁知来的人数却是前所未见的多,而城内兵力又是最空虚的时候,还怎么打
只是一会的功夫,那些汉军八旗的人就互相瞅瞅,开始用眼神交流,到了最后,一个个都站了出来,逼向那些满洲人。
当卢象升所在的旗舰出现在旅顺港口时,旅顺的城头上,已经插上了大明旗帜。他当即下令道:“命令水陆两军,严守军纪,如有扰民者,严惩不贷”
说完这话之后,他又特意交代一声道:“福建友军也是如此,通传下去”。
611 新的战机(第四更)
旅顺的渔民们,都挤在港口的一个犄角旮旯里,也无心做事,甚至都忘记了肚子饥饿,就那么呆呆地看着朝廷水师源源不断地开进港口,卸人卸物。
“你们说,我那个小茅草房会挤多少明军,我猜十一个总有吧”有一个渔民自嘲般地聊了起来,“再多的话,怕是要撑破了”
听到他说话,另外有渔民接着开口道:“算你走运,如果明军走了说不定你的窝还在。但我那个,还有他家那个房子,估计会被他们扒了,挡着他们的路了”
老渔民的儿子听了,也插嘴道:“这么多明军,要是不走了,我们怎么办”
听到这话,所有渔民又不由得沉默了。是啊,要是明军不走了,那自己怎么办自己这些渔民会被赶到什么地方去安窝呢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有人有点惊慌地说道:“快看,似乎有官老爷过来了”
一听这话,他们转头看去,顿时发现有个大官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正往这边而来。顿时,他们一个个都不安起来。有心想躲,可又不敢,想要驾船离开,更是念头都不敢有。
等到那群人离得近时,所有渔民都在自家船头,跪伏在地,连粗气都不敢喘。
“诸位乡亲父老,都起来吧,本官有几句话要说”
听到这话,语气中带着和蔼,让不少渔民心中好奇,便大着胆子抬起头来。
“中丞大人说话,你们没听见么都起来”徐敷奏看他们没起来,便大声喝道。
什么中丞大人,是巡抚老渔民等人听到,惊讶地嘴巴张得大大的。
卢象升听了,倒是喝退了徐敷奏,和蔼悦色地让渔民都起来说话。
要说明末朝廷官员,有谁会亲民的话,卢象升当数第一。其他的比如孙传庭、洪承畴、杨嗣昌等人,都没有卢象升这份心。他的表现,让渔民们都非常诧异,便高喊着青天大老爷后才站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青天大老爷,就是他们对官老爷们最尊敬的称呼了。
只听卢象升对他们说道:“想必那些茅草房都是你们的吧,那边要被征用推平,暂时你们先歇息到城里,等过几天,本官会让人给你们统一建房,如此可好”
之前这些渔民就担心自己的房子,可此时一听巡抚的话,顿时一个个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心态和之前完全两样了。
卢象升接着又问道:“你们可知,金州建虏多久会派人过来一次”
这些渔民都住在城外官道和港口两边,要是金州建虏过来的话,他们肯定能知道。卢象升亲自过来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自己虽然封锁了消息,可要是金州建虏派人过来的话,消息还是会走漏。
渔民们互相看看,而后由那个老渔民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按照以往惯例,金州建虏怕是在麦子成熟收割那段时间,就会派人过来的。”
听到这话,卢象升不由得一愣。收割麦子对啊,如今正是辽东收获的季节,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呢
不过这其实也不能怪他,除了农民,又有多少人心中会时刻记挂着农事。而卢象升又很忙,且注意力多在军事方面,就更不会注意了。之前的时候,他还有点纳闷旅顺的建虏为什么倾巢而出,可此时却一下明白过来,他们恐怕是为了粮食吧
这么想着,他立刻转头对自己身边的人问道:“辽东麦子会在什么时候收获”
刘兴治听到,第一个回答道:“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都能收了”
“中丞大人,麦子收割季节的时候,建虏会出动骑军,严防我东江军的。”毛承祚久在毛文龙麾下作战,立刻就把自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