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己还要分兵的话,只会给明军各个击败的机会。于是,他先传令,收缩其他两处人马,先行回大本营合并一处。
而后,他又令人马上写了告急文书,即刻送往沈阳,要求再派援军。如今只是一旗人马而已,要对付明国调集起来的明军主力,他很担心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不过说句实在的,莽古尔泰也是从小打仗打出来的,遇到这种战况,他本能地就有对付的方法。就是诱敌深入,拉长明军的补给线,而后仗着己方兵马更为精锐的优势,先劫其粮道,而后再寻找机会破其主力。
然而,他却不能这么做。大金还从未有过被明国反攻夺取土地的时候,如果在他身上先发生了,那么他能肯定,他那个好四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趁机收拾自己的。
想着这些的时候,他自然忽略了被毛文龙偷袭的那些事。毕竟那些事和他眼下也不一样。眼下稳妥之计,就是向沈阳求援。到时候真要有事,也能拉代善下水。
不可否认,莽古尔泰的脾气是暴躁,可当他独当一面的时候,也能考虑很多。他的顾虑,也确实是千真万确的。
在他的军营一角,汉军所在的一处营帐内,高应元看似在睡觉,实际上已进入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道:“陛下,建虏一处人马被我明军偷袭,损兵折将,逃回了大概三分之二。属下和韩五哥都看到,中军帐那边至少派出了三波信使。其中一个好像是八百里加急,应该是去沈阳的。”
崇祯皇帝见到,便回复道:“如果是通知其他两处建虏回营的话,再通知朕”
说完之后,他略微皱了眉头。锦州两个总兵官合兵前去偷袭,至少四倍的兵力吧,怎么还让建虏逃回了三分之二这战斗力,还能称是大明最强边军精锐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想起新军了。如今看来,要想打赢建虏,还真不能寄希望于原有的明军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卢象升。看来还是得有个好统帅才行,亲自在战场第一线,以身作则,和士卒同甘共苦,没有分家丁不家丁的,这才是正常的军队,才是有真正战斗力的军队。
不过这种太少见了,而且也危险。整个军队的战斗力都在卢象升一人身上。他要是有个意外,整支军队就有可能立刻垮了。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又想起建虏似乎还真有这样的战术,会组织精锐的白甲兵,偷偷射杀敌人的主帅主将,达到斩首的目的,而后军队便会丧失军心,很快一败涂地。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管天色已黑,立刻私聊魏木兰道:“让卢巡抚临阵对敌,尽量不要冲在第一线。另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建虏偷袭”
做完了这些事,他才缓缓睡去。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审阅总教习送上来的新军将士考核评分。
说句实话,五千多人的考核,就算是茅元仪,之所以能这么快送上这份奏章,也是有很多文书打下手,更是有宦官监军各自负责九十人的缘故。
崇祯皇帝要全部看过去,这花时间就大了去了。要按崇祯皇帝后世的性格,他肯定不会看。
这一世,呵呵,他也不会全看,而是传旨叫来司礼监的所有秉笔太监。这些人其实就是他在宫内的秘书,且和新军基本没有瓜葛,待在宫内,接触也少。
看着以曹化淳为首的一众大红绯袍太监,恭敬地站在那里,崇祯皇帝便一指案几上的那些奏章说道:“这些是新军将士的考评,你们都给朕审阅一遍,如有不合理之处,便注明后呈给朕知”
曹化淳是知道皇帝对新军有多重视,当即不敢怠慢,立刻躬身领旨道:“奴婢遵旨”
于是,这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八个秉笔太监就在文华殿内审阅新军将士的考评奏章。不时有内侍把疑是问题的奏章再转呈给皇帝御览。当然了,对于在皇帝心中有挂号的那些新军将士的考评,比如曹变蛟,崇祯皇帝都会特意挑出来自己看上一看。
就这么着,还是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这些奏章过掉了。那些连崇祯皇帝都觉得有不合理评分的地方,便打回去要茅元仪再细加解释,一来一回,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才算把这些考评都审阅完毕。
于是,新军中的军官名单便出炉了。崇祯皇帝下旨,把这名单和所有新军将士的考核评分张贴到新军营地的墙上,让他们自己看。
不认识不是会拼音么,自己查去。
觉得不合理,可以反馈,公示期一天
一天之后,军官名单不再变化。而后,这些军官就会分到自己所管辖的军卒,平时训练,空闲之时要去京师初级武备堂听讲。课业成绩,将是他们提拔为高级军官的重要依据。
371 新军配属
人心是不可能满足的,就算你做得再公平,也是一样能挑出刺来。然而这一次,和最终结果一起公示的还有那些奏章,上面有挑出疑惑的地方,而后再次进行资料补充,从中可以看出皇上是多么的认真核查。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有非常大的不公平,否则没人敢闹事。
于是,军官名单的公示,波澜不惊地结束了。在那些军官名单中,毫无疑问,就有曹变蛟的名字。
接下来便是按兵种进行调配,长枪手,刀盾手,弓箭手、骑手等等分类,这些都是各边军的精锐,个人战技是挑选进新军的首要条件,并不需要再练,从而能节省很多时间。
长枪手,个个都是身高臂长,孔武有力的兵卒,这能让他们用上更长的长枪、镋钯等长兵器,让敌人无法靠近;而刀盾手,则能熟练地使用刀盾配合。骑军的实力同样是选拔出来的,都是各边军中骑术最好的那些。临阵对敌厮杀,就算是和一辈子在马上的蒙古人比,也相差不远。实际上,这些骑军中就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蒙古人出身,一直在大明边军中当各路将领的家丁。
战阵的训练,是按照戚继光的鸳鸯阵进行的,最小单位就是一个班十个人。等班为单位的战阵训练可以了后,还要以排、连等为单位,训练更多人数的大鸳鸯阵。训练目的,就是这第一师临阵对敌时,大可以大到差不多整个师作为一个大鸳鸯阵,小可以小到以班为单位的鸳鸯阵。当然了,班排这些小型鸳鸯阵,主要是追击敌人为主。
所有的弓箭手、和火炮手则单独成团,也就是远程火力单独配属,用偏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