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捞到好处。
崇祯皇帝坐在那里,见没人反应,便开口定论道:“如此,明天午时之前,诸卿举荐一个军器局局长出来吧”
说完之后,他竟然没有说地上三人的最终处置结果,摆驾回去了。这让一众臣子不由得面面相觑,这事就悬着
崇祯皇帝才没管他们怎么个想法,这把刀就是要悬着,要让自己不高兴了,就让你们也不高兴。回到宫内后,他立刻又传旨司礼监掌印太监觐见。
王德化难得有崇祯皇帝召见的机会,接到旨意后便兴冲冲地赶了过去。曹化淳随驾左右,见到他过来,就知道要明了兵仗局的事,该是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直管,心中不由得再次微微羡慕。
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一见到王德化到来,冷着脸大声训斥,说王德化身为内监第一人,兵仗局腐化如此,竟然一点都没察觉,辜负圣恩,发配他去凤阳守皇陵,和原先的京营提督太监作伴去了。
其实,兵仗局的腐败,至少牵扯到宫内一大堆太监级别的宦官,王德化肯定是跑不了的。真要查起来,就如同工部军器局一般,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崇祯皇帝在处置了王德化后,在一众宫女内侍胆战心惊的情况下,突然又露出了一丝笑意。只见他对曹化淳说道:“大伴这半年来深知朕意,为朕鞍前马后四处奔波,朕很是满意。因此,就有大伴负责司礼监,替朕掌印,分担日常繁忙之事务。”
这也就是说,曹化淳被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了。众人听到,不由得羡慕地看向曹化淳,同时心中松了口气,皇上似乎就只处罚王德化一个人。
曹化淳也没想到会如此,他一时也难言是个什么样的心情。按理来说,司礼监掌印太监从几百年前,就慢慢地成为了宫内宦官第一人了。可在崇祯朝,崇祯皇帝勤勉政事,几乎赶上了太祖成祖,如此一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作用就大大减少,真要说起来,还不如东厂来得重要了。而且从目前来说,东厂正在扩大,权势自然日渐加大。说真的,他还真有点舍不得放手。
不过皇帝旨意已下,还是高升,曹化淳就是胆子再大一些,他也不敢拒绝。不过他心中有点好奇,不知道谁来接任东厂提督一职。
让曹化淳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是崇祯皇帝早就想好的。这样调动好了之后,外庭的首辅温体仁,宫内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都能很好地明白自己做事的原则,如此才能放心让他们处理更多的政务,才能把自己从日常政务中解放出来。
呵呵,要像原崇祯皇帝那样勤政,那就是见鬼了,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了,这京师的成就值迟早有一天会被自己刷完,到那时候,自己必然要外出走走,京师这边,由温体仁和曹化淳一外一内,也能放心不少。
另外还有一点,东厂像锦衣卫这般正式扩展为一个正规衙门,很多人都是曹化淳招进来的。这种情况下,不管曹化淳本人怎么样,都有必要把他调离,不能让他的势力在东厂根深蒂固,这样不利于统治。
处理完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事后,便轮到空缺出来的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了。
299 阿敏布局
一道旨意传下,京营监军王承恩被提升为东厂提督。这个旨意一出,顿时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王承恩才从内书堂出来几年而已,之前的提拔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才多久,竟然又执掌东厂。
这个消息,对于一些年轻宦官来说,是很大的刺激,他们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个个想表现得好一些,这样的话,万一能成王承恩第二呢
对于曹化淳来说,这个消息也是一个好消息。不管他和王承恩的关系到底如何,但有一点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就是王承恩从内书堂出来后,是分在他的名下,算是他这一脉的人。如今由王承恩来接他的班,执掌东厂,说明皇帝调任他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不是因为怀疑他掌握东厂会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这个消息,对于其他太监来说,让他们充分看到了在御前卖力干活的好处。这不,曹化淳连带他的干儿子都一下身居要职了,这份圣宠,可是牢固的很了
服侍崇祯皇帝的这些人,个个都想好好表现,以期能引起皇帝的重视和重用。与此相反的是,远在朝鲜半岛上,服侍奴酋阿敏的那些人,则个个胆战心惊,随着阿敏限令时限将到,这些人恨不得立刻消失在阿敏眼前,千万别引起阿敏的关注。
阿敏迟迟得不到有效回报,也愈加烦躁起来。以至于朝鲜特使过来再度请求减少粮食朝贡时,被阿敏吊了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
在将近傍晚之时,终于有几名建虏一身狼狈地冲进了阿敏的府邸,禀告了他们获得的最新军情。
“主子,是明军,是明军伏击了我们”为首那人有点气喘地禀告道,“大约400左右的明军和许多朝鲜溃兵一起围攻一支探马,刚好被奴才撞到了,拼命厮杀才得以撤了回来。”
“不可能”阿敏一听,满脸不信,有点狰狞地说道,“派出去的探马都是五十人一组了,加上你这队就是一百余人,光凭四百东江明军和朝鲜溃兵,怎么可能是你们的对手”
打死他都不信,就东江明军那点战力,大金探马就算人数比不上他们,只要一轮弓箭射过去,把明军冲在最前面的那几个射死,其余的铁定四散溃逃。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毛文龙时候,也是经常有的。
“主子,这次的明军不同,他们的士气很高,甚至甚至还想围歼我们,因此兵力分开,才让奴才撤了回来”那人赶紧解释。
阿敏一听,以为他是在狡辩,想以此逃脱罪责,正想发飙之时,又有一队回来禀告了。
“主子,奴才抓住了一些朝鲜溃兵,审问得知,明国有大官过来了,带了很多明军躲在山里。上次的护粮军队,就是被明军伏击了的。那些粮食,都被他们抢走了。”这人说完之后,甚至带上了他审问过的朝鲜溃兵,让阿敏可以亲自审问之。
阿敏顾不得发脾气,连忙亲自审问,结合几队探马的情报,终于让他知道了一些情况。
东江明军果然参和进来了,至于大官不大官的,无非就皮岛上那几个明将而已。抢粮食,呵呵,早就料到他们也缺粮了这些明狗,竟然还不走,看来缺粮很严重啊
之前一千护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