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粮食管制,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胡广知道,要原崇祯皇帝的话,怕是不知道了。
因此,他听完之后刚想否决时,却见到辅臣周延儒和户部尚书毕自严先一步,双双出列反对说不可。
其中周延儒甚至怼上了薛国观道:“薛大嘴你安得何心,竟然敢出如此荒谬之言,难道你想让天下大乱不成”
“荒谬,何来天下大乱”薛国观当即大声反驳道,“你且出去走走,看看京师之地粮食管控,不就是很好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在御前继续争辩道:“你可知道,从天启年间开始,陕西粮食日渐稀少,已饿死多少人知道么流贼遍地皆是因为不做贼就只有饿死的份如今不管是陕西了,甘肃、河南、山西也已有旱情不断,很可能会重现陕西之祸。尔可知乎”
事情的严重性,确实出乎周延儒的认知,但他有点不相信,当即冷笑一声道:“危言耸听”
薛国观一听大怒,就想上前挥拳,只是幸好他们两人之间刚好出列站着一个户部尚书。毕自严那么一挡,其他几个臣子就都过来劝了,一时御前有点乱了。
胡广看着他们由争辩到要动手,倒也没有生气,他只怕底下臣子一个个如同泥菩萨般不声不响。
首辅温体仁当先训斥道:“你们两人要干什么圣贤书都是白读的么这是御前,议事就议事,谁再乱来试试”
周延儒不服,当即回道:“是薛大嘴想动手”
“你这贼子,不体民间疾苦,只会在朝堂上瞎扯,就是该打”薛国观当仁不让,立刻驳斥道。
看来温体仁的威望还不足以慑服他们,胡广就不得不开口,大声喝道:“够了”
他这一开口,就没人敢再说了,纷纷躬身倾听圣意。
胡广稍微等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全国推行粮食管制之事暂不可行,但亦如薛卿所言,西北的旱灾将有漫延,且会连续多年,此事决不能轻视之。”
停了下,他看了眼周延儒后,又继续说道:“眼下的粮食问题,朕觉得必须要足够重视,就依张卿所言,派出朝堂重臣前往湖广督办。”
说到这里,他点名周延儒道:“周卿,你是南方人,熟悉那边情况,朕需卿立刻启程,前往湖广督办粮食一事。记住,第一,要尽快让地方凑集粮食北运;第二,不能伤到地方根本,千万不能出现地方上缺粮饿死人导致民变。其中分寸,卿可知乎”
“微臣遵旨”周延儒被点名,就没办法了,只好领旨道。
胡广又转头看向悄无声息地司礼监这边,对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曹化淳说道:“锦衣卫那边人手不足,东厂也派人去查下,看是什么人敢不顾百姓死活,囤积奇居粮食来谋取暴利”
“奴婢遵命”曹化淳立刻答应下来。
胡广吩咐完这些,想起一事,便转头对首辅温体仁说道:“不管南粮北调如何,终归是从大明的一地补到另外一地,在未来这二十来年,粮食肯定是不够用的。因此,朕之前让鸿胪寺那边派人通传南洋诸国,让他们朝贡粮食之事,必须再提高重视程度。温卿,此事由内阁跟进参与,务必让南洋诸国那边尽量朝贡多些粮食,以缓解大明国内缺粮之忧”
229 徐光启的激辩(第四更)
如果以前还不怎么在意的话,这次的朝会一开,所有人都不得不重视了,因此,温体仁立刻躬身领命道:“臣遵旨”
但他们也纳闷一点,皇上怎么一口就咬定以后二十来年肯定灾情严重,会严重缺粮
不过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本,如果粮食不够,肯定会有动乱发生。皇上既然如此重视,也没什么奇怪的
胡广却没管他们怎么想的,又严肃地说道:“要想保证粮食,尽量提高粮食产量来渡过灾年,兴修水利是必须的。虽然眼下朝廷没钱,不过事先统计要做好,哪些是急需修建完善的,哪些可以往后放一放。这事,也由内阁牵头,三月之内,朕要见到详细奏报”
“微臣遵旨”温体仁对此很是赞同,便又立刻回应道。
礼部尚书徐光启听到这里,跟着出列奏道:“陛下,据臣所知,各地有不少良田被废弃。微臣以为,这些田地也当重新开垦。”
要说明末的大臣关心农事的,徐光启说第二,别人不敢说第一。农政全书虽然没有出世,可手稿却有不少,在各大臣间也是有耳闻的。
他这话一说完,温体仁立刻跟着奏道:“陛下,自万历年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丈量登记之外,如今已近一甲子。各地土地情况和在籍田册必定出入甚多。因此臣以为,全国土地须得再行核实。”
“准奏”胡广点头,这事确实有必要。毕竟这个时候,田地是最根本的资产,一如后世的住房。
毕自严听了却是心中叫苦,这是他户部的事情,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他也没法反对,也不好反对,只好沉默以对。
没想徐光启还没完,继续奏道:“陛下,臣觅得几种作物,或可作稻米之外的补充”
胡广一听大喜,连忙催着说道:“徐卿快快请讲”
“臣在万历年间曾有甘薯疏上奏朝廷,只是人微言轻,而时人之南橘北枳念头根深蒂固,加之甘薯有些弊端,因此一直不得推广”徐光启深吸一口气,大声奏道,“但微臣如今在天津农庄已试种成功,与闽地所种并无二致。”
说到这里,他生怕没法说动崇祯皇帝,便一躬身动情地奏道:“陛下,此甘薯虽为外来之物,可臣已用事实证明之,无关南北,甘薯皆可种之,无需占用农田,山间野地亦可种之。且甘薯耐旱,产量亦大如今大明缺粮,正好推广此物来顶替”
“你怎么就不说这甘薯之弊端”辅臣成基命出列一步,大声喝斥了徐光启之后,转身向皇帝一躬身奏道,“陛下,甘薯此物,人吃了后多会涨腹,反酸,恶心,甚至头昏,四肢乏力,麻木等中毒表现。简而言之,此物有毒”
“此言谬矣”徐光启一听,也不管对方是否是辅臣了,当即反驳道,“此物却有弊端,但绝非毒物。闽地百姓能食用,便是明证”
“你敢说没人因吃甘薯而死”成基命转头一声冷笑,看着徐光启质问道。
徐光启一听,心中“咯噔”一声,一旦涉及人命,皇帝那怕是说不动了。可要是此等情况下都无法推行,怕是自己这一生都无法得偿所愿了
想到可能会是这个结果,他牙齿一咬,便不管了,当即回道:“此物若坏,确实能置人于死。可如若未曾变质,人畜无害,至多吃多了后会略有不适。”
说到这里,他撇开成基命,重新向皇帝一躬身,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