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际不爽快给兑换纸币的话,再是银本位制也没用,别人不会相信。
这么想着,毕自严心中暗叹一声,就算这些纸币最终回到朝廷手中,白忙活了一场,也还是要做的。他这么想着,便立刻答应了下来。
胡广见他答应了,也没管他想什么,便转头看向礼部尚书徐光启道:“有关国歌国旗的事情,礼部要尽快着手推进。朕的意思,越快越好”
觉醒明朝人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家国一体,这事不可能立竿见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尽快实行,让时间来见证。
“微臣遵旨”徐光启立刻回应,他隐隐有一丝激动。
因为这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事情,而从今之后,哪怕后世有改朝换代,也肯定会有国歌国旗了。到时候说起国歌国旗的由来,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必然会被提及,为后人所铭记。
胡广交代完了,又想起一事,转头看向首辅道:“温卿,这纸币的事情,随着明日发放,也一样要昭告天下,这事不能忘记了。否则万一有少量将士带了纸币回去,地方上却没收到有关纸币的旨意,那样就不好了”
“老臣遵旨,这事明日一早就办”温体仁脸色严肃,立刻点头回应道。
吩咐完了这些事情,胡广才让三位臣子早点回去休息。可他在他们走了之后,看着御案上的那份纸币,猛然一拍脑袋:真是晕死,这纸币有瑕疵,怎么办
当初也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竟然忘记印上“大明中央银行”了。这是要告诉世人,只有大明中央银行才有印制发行纸币的权力,这点很重要的。
但话也得说回来,原本以为有了水泥,应该能来得及同时开建大明中央银行和大明忠烈堂。没想天气太冷,天寒地冻地增加了修建的难度。最关键的是,物资缺乏,粮食管制,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所有的资源不得不先满足大明忠烈堂这边,中央银行的事儿都搁置,连议都没有议过一回。可就算这样,大明忠烈堂最终也没有如期完成一期工程。
胡广想着,拿起御案上的那几张纸币继续看着。心中也有点庆幸,因为户部银两有限,这第一次发行只有六十二万的量,规模不算大。明天先走个仪式,等将士们用纸币换走银两后,再集中销毁,发行新版好了。
一想起要销毁,他不由得又有点心肝疼。在朝廷如此困难的时期,这些纸币可都是要成本的啊就销毁了是不是太败家了
这么想着,胡广忽然灵机一动,要不把这些纸币进行拍卖,愿意收藏的可以拍卖去收藏。别人怎么想不知道,他自己能肯定,这些纸币到了后世绝对会升值
这是个好主意胡广不由得高兴了起来。可随后马上想起自己的身份,不由得嘴角一撇,这算啥自己可是大明皇帝,所有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决者,能这么玩么
于是,胡广纠结了。毁了吧在这艰苦岁月实在是败家不毁吧又哪有这样玩的皇帝否则的话,自己完全可以动用皇帝的权力,故意让胡正言那边印错一些,而后再这么干一次
朝廷正是需要公信力的时候,要是这么玩,谁还信你真玩这种,还不如发行债券
想到这里,胡广还是决心销毁。毕竟作为堂堂大明皇帝,绝对不能短视
“陛下,夜色已深,您得休息了”方正化看皇帝脸色变化很快,稍微有点担心,出言提醒道。
胡广一听,回过神来,想起明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这皇帝啊,还真是劳碌命得,睡吧
第二天凌晨,东边的天空才露出一丝鱼肚白,宵禁的兵卒还未撤岗,街上就有官吏在忙碌了。
等到冬日完全露出来,京师城内实施一天的戒严没再延续,街上的人迹便开始多起来了。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是崇祯二年的最后一天。虽然皇帝已经下旨不过年,可民间的过年活动还是有的,只要不铺张浪费,自个躲在家里不声张,也不会有人真正去管。
不过在通往德胜门的主街道上,还是有兵卒守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占用道路。只有一些官吏不时匆匆而过。
京师城外,当东方露出曙光的时候,就有锦衣卫校尉奉令催促各营生火造饭,准备集结。
217 敷衍
徐文波等原马世龙的军卒,虽然已经整编为京营,可此时还是宿在原营地,也和其他营地一起行动。
冬日里,被窝里好歹暖和一些,又没有战事,高级将领都不在,谁也不愿提前起床。加上今日是大年三十,都有点想远方的家人,不能一起过年,多少有些遗憾。
这样的情况下被锦衣卫校尉一催,不少人都有了情绪。可当他们听到锦衣卫校尉说今日一早皇帝会驾临时,啥情绪都没了,精神一下振作起来,动作也麻利了很多。
最终,城外勤王大军的集结速度,比起预估要快了不少。兵部尚书申用懋和户部尚书毕自严看到都有点吃惊,心中暗叹这些兵卒似乎换了人一般。
而徐文波等军卒看到临时搭建的台子上面,竟然有两名穿绯袍大官在了,也是有点吃惊。从时间上估算,这两位大官估计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吧
另外他们也有点纳闷,军队都围绕着那台子集结这可以理解,毕竟皇上驾临,基本上是要训话的。可那台子前面摆着一台台的桌子,还有不少人在那边忙碌着是干嘛
就算有京营和御马监的兵卒在戒严,把他们按所属不同隔离成一块块的方阵,他们也忍不住在窃窃私语,猜测着这是在摆什么龙门阵
徐文波没有参与猜测,只是在观察台子上的情况。他忽然发现又有人来了,好像是锦衣卫校尉和东厂的番役押着几辆大车过来。那两名大官见了,立刻派人过去迎接,而后从那些大车里面搬下一个个带封条的箱子。
这是有赏赐徐文波等人一下便猜出这是什么,心中都不由得高兴起来。甚至自发地停止了窃窃私语并翘首以待。
果然,在台子那边忙碌一阵后,那两名绯袍官员就说话了,竟然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户部尚书,很大的官啊
勤王军军卒很快排队上前领取东西,没领的期待,领过的诧异,这让徐文波越发的好奇,那是啥
等轮到他,报上姓名后,就见桌子后面的那名书办快速在一个册子上打钩,并让他按了手印。边上另外一人则从一个个小盒子中分别拿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