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地做到这点,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一起抗击建虏。而永平等地,却只依赖官府,官府不行,城破了遭殃的是城内所有人”
如今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最多认为天下是皇族的天下,改朝换代就改朝换代,如果不影响他们,大部分人不会怎么在乎。这一点,随后的历史就能证明。
因此,胡广才有了这个想法,要制定国旗国歌,宣传国家的概念,宣传大明帝国的好处,让大明的百姓从小记得,大明帝国的概念,就如同家的概念一样,成为大明百姓自豪并为之守护的对象。
当他举例到建虏入侵京畿之地时,温体仁等人就认真地开始看待这个国旗了。他们不得不承认,昌黎之战中,这么小一个县城之所以能守住,确实是全城百姓动员的结果。
这时,他们听到皇帝继续在说道:“这个国旗将挂在所有官府衙门,每日早上都要升旗,还有各卫所,边军驻地等等。明确无误地告诉他们,这是大明的官府,是大明的军队以后我大明军队的旗帜,国旗必须要有,将领的姓氏旗则要逐渐地禁止。朕要让大明军队,在潜移默化中,认定自己是大明的军队,而非是某位将领的军队”
涉及到军权,这个就严肃了。此时皇帝所说的这些,只要是文官,都是拥护的。甚至对他们来说,这面国旗只要有这个作用,都足以用了。
然而,胡广还在继续介绍道:“还有学堂,也必须要悬挂国旗,每日早上,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所有学生皆要参与,潜移默化他们”
“对外族的战事中,也要有大明的国旗,这是国与国的战争,而不是地方与他族的战争,从而提升战争的高度和严肃性也能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每次战事,都是为大明而战,而不是某个将领”
“”
胡广说着国旗的一个又一个用法,他所提的国家概念,第一次开始影响他人。
等到说完之后,首辅温体仁首先点头赞同道:“臣以为这国旗确实不错,臣赞同”
一面旗帜就有这么多影响人心的举动,他没有理由拒绝。其他两人也是,在听了胡广说了那么多道理后,也都赞同之。
胡广见他们支持,便笑了笑,而后一指他们手中的纸币道:“那首词,是朕定的国歌,与国旗配套使用。是朕对大明子民的期望,也是朕对大明的期望”
一听这话,温体仁等三人不由得郑重起来,再次去看那首词。
一方有难兮,八方支援
万众一心兮,其利断金
南涝北旱兮,何足道哉
贪官污吏兮,迟早要还
保家卫国兮,誓要敌亡
各司其职兮,各尽其职
国富民强兮,安居乐业
威加海内兮,四方来贺
重看了一遍后,三人的第一感觉是这词倒也通俗易懂不过他们已经有了国旗的概念,与之对应要配套这词的话,顿时好多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这是明确要求大明百姓怎么做,这是告诉大明百姓要学昌黎之战一般,万众一心,如此得话,就算天灾也不可怕了。
这词里面,还有对官吏兵卒的要求,警告贪官污吏,以及百姓和国家对未来的期待
这次,又是徐光启先开口说道:“臣亦闻西夷中不少国家亦有国歌,这词定为我大明的国歌,臣以为妙之”
国旗都赞同了,国歌要与国旗配套,如今印在纸币上,皇上又没有事先通知,显然是早有决定。因此,温体仁和毕自严也没反对。
只是温体仁犹豫了一会后,还是提问道:“陛下,那这词牌”
“这首词是朕看到戚继光所作之军歌后,有了灵感才有的。”胡广介绍了下来由,而后用不容置疑地语气道,“那就用那首军歌的词牌,作为我大明帝国的歌曲国歌决不能软绵绵的,一定要有气势”
说到这里,他又介绍道:“这首国歌,以后只要是我大明人,就都得会唱升旗仪式上,必须要唱这首国歌。一些重要场合,亦要有此国歌的乐曲。”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底下三位臣子,再次强调道:“朕之所以印在纸币上,也是趁这个机会推广之。让大明的百姓,官吏,军卒都时刻谨记。”
这时候的大明,其实已经有太多毛病。就比如对他事漠不关心,你北方如何,关我南人何事又或者南人如何,我北人管得着么
其实,这事也不只是大明如此,就算南宋吧,之所以北伐不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南人不支持。
如今大明的天灾严重,只有协调全国,才能减轻南涝北旱所带来的危害。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要让他们明白,所有大明人都是一个整体。
还有贪腐一事,也很是普遍,在国歌里警告他们迟早要还,多少能有一点吓阻作用
温体仁三人都了解了这纸币上的意思后,不由得暗自赞叹:皇上看来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思啊很多都是前所未闻,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出来的
216 销毁还是拍卖
胡广在白天和将领谈心,晚上又得费口舌解释纸币的事,这说到后来,声音都有点哑了。
他转头看看殿外的夜色,稍微一估算,便不打算再加班了。转头看向温体仁交代道:“这纸币能否推广开来,关系重大,影响甚至远超卿的想象。然则,这需要朝廷有足够的银两储备。温卿,我大明的财税改革必须要加快了”
一听这话,温体仁神色一凛,当即恭敬地回答道:“臣明白”
胡广知道年前这段时间,其实温体仁也在忙战事相关的一系列事情,因此提醒了后就没有再说,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道:“朕已让人印制好了六十二万两的纸币,之前让兵部已经统计了城外在册兵卒和立功将士,明日一早,朕会派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共同押送纸币给卿等,由户部和兵部按名册发放纸币给他们。”
“微臣遵旨”毕自严立刻回奏了句,而后还想说什么时,却听皇帝又交代道:“户部所存的那六十二万银子也一起搬出城去,做好让城外将士用纸币换银两的工作,不得有任何为难。纸币的信誉,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建立”
毕自严听了稍微一愣,这要是换了以前,不用朝廷的威仪吓阻那些兵卒,不让他们换银两已经是开恩了,就更不要说专门为他们准备换银两的事情,最终这些纸币又回到朝廷手中,何必呢
可如今,竟然还要给他们专门去准备好兑换工作,不得有任何为难这世道还真变了啊
不过毕自严也马上回过神来了,毕竟皇上说得够明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