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6 章(1 / 1)

异时空—中华再起 中华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解放军控制区到处都受到民众自发的打击,李鸿章只知道痛骂那些百姓是刁民,甘心从贼,跟发匪沆瀣一气。

和解放军所作所为比起来,谁更得民心就不言自喻了。

山下点起了火把,空蒙的天台山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光,远方呐喊声此起彼伏,围歼李鸿章统率淮军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中。

黄翼升见周围的战士们都散开干自己的事情去了,终于把一直堵在胸口的问题提了出来:“司令员,我刚才听您的口气好像我们马上就要和英国人开战了?”

“不是马上,而是现在已经跟外国人打起来了。

现在英国人控制的洋枪队不是跑到我们面前来了吗?”杨沪生有些失落地叹了口气,要是可能的话,杨沪生不希望这么早就跟洋鬼子兵戎相见,现在解放军只控制了福建、江西,浙江的一部分,在根据地中没有支持长期战争的重工业企业,和工业最强大的英法交战,不用怎么考虑也知道肯定很艰苦。

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形势已经不是再和以前一样了,在解救天京之围行动中,清军主力湘军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现在只能缩回湖南苟延残喘了,而太平天国倒是极大地改善了战略态势,重新在皖北站稳了脚跟,占领了天京上游战略重地安庆府,江北的捻军现在也乘势猛烈发展起来。

腐朽的清朝要是没有外国政府支持的话,将在不久的将来倒台,被新的政权取代。

这样的情形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吗?英国人希望的是从清朝那边取得更多的利益,要是太平天国胜利了,以“万国真主”自命的天王根本不可能听从洋人摆布的,清朝虽然也不是事事听命,可以让他们予取予求,但终究可以迫令相就,这个从英国拥有巨大利益的关于太平军控制下的长江流域问题,英国人在二次鸦片战争后不跟天京方面协商,而是和北京那边交涉就可以看出来了。

天津条约满足了英国人的胃口,而太平天国强硬立场又让英国人对它不报希望,坚定了英国人扶持清朝的意念,有一个事事听命自己的政府自然是最好的。

在清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英国要是不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才有鬼了!说到底现在的英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强盗,要是对他们没有一定的警惕性,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我自然是不希望现在就打,但英国人为了捞取最大的非法利益,不帮助清廷才见鬼了!我们和英国人之间的战争早晚必然会发生的,对此我们必须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事到临头了才慌忙行动,要是那样一切都太晚了。”杨沪生看了眼无语的黄翼升继续解释道:“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在什么地方开战,这个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唯一可以肯定的,这场战争将是长期的苦战,也是中国解放战争最后的高潮,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为此我们必须改善现在的态势,要在外国入侵前尽量地削弱外国帮凶,扩大战略纵深,囤积战略资源。

以空间换取敌人分散,最终把他们一个个地消灭!”

“要是战败了呢?”黄翼升沉声问道。

两次鸦片战争让黄翼升对中国是否能够打败英国抱有极大的怀疑,清朝集全国之力也无法打败英国人,难道解放军靠两省之力就可以办到吗?

“战败?不可能战败的,也许在某个地方暂时会有挫折,但中国有四万万人口,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大有回旋之地,何况解放军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坚持下去,英国人总有一天会拖不下去的!”说道迫在眼前的英国武装干涉中国,杨沪生有些兴奋了,在他脑海中立刻冒出来抗日战争,冒出来《论持久战》,这可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弱国如何跟强国作战的经典之作!从小在军营中成长起来的杨沪生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再熟悉不过了,虽然谈不上倒背如流,信手拈来还是可以的,“未来的战争将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敌人进攻,我们撤退,把大量的城镇让给侵略者,同时在敌后展开全民游击战,让侵略者必须处处设防。

这个阶段正面运动战为主,敌后游击战为辅。

目的是让握成一个拳头的敌人,把手摊开,使得敌人陷入汪洋大海中,最终失去进攻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敌我相持,同时我们积储力量准备反攻,这个阶段敌后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同时正面发动小规模的反击,进一步削弱敌人实力,为下一步行动积储力量。

第三个阶段是我们进攻,敌人撤退。

这个阶段主力部队以歼灭敌人重兵集团为主要作战任务,敌后游击区将建立一块块的巩固的根据地,配合我军主力合围敌人重兵集团一个个吃掉他们,我们毕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敌人武器是先进,但人数有限,长期大量的消耗他们是坚持不下去的,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切愿意反抗外国干涉的中国人,把人民发动起来,发展根据地内部的各项战争工业,支持长期的战争。

在战场上主力部队和游击部队很好的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我们将在反抗侵略战争中发展壮大,而一切反动派将日益衰弱下去,到最后坚持不下去的肯定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入侵者!侵略者的垮台之日也就是清朝政府灭亡之时,只有消灭了侵略者我们才能争取到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时间,只有消灭了侵略者才能让中国人真正地醒过来!”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黄翼升脑海中突然蹦出孙子兵法开篇中的一句话,一缕清新的光芒射入了原本一团浊雾的头脑,驱散云雾看到曙光。

看来自己是过虑了,司令员在英国还没有真正干涉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未来战争发展过程、战场情况,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打不赢?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主力部队是正,而敌后的游击队就是奇,正奇结合,不愁英国不败!大家都知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但有几个为将的真正能做到?难怪清军以前和温州军队交战总是吃败仗。

自己能在这样优秀统帅手下办事,幸什!看来以后不是自己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