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月十日夜。去吧,尽快送到史政委手中。”
黄翼升在旁边已经看完了史秉誉写来的信笺,听杨沪生这样说黄翼升简直惊呆了,要和英国人开仗?而且好像还要把法国人也拖进来,司令员是不是头脑发热了?英国人是那么好打的吗?解放军现在打打湘军、淮军不成问题,可有这个实力去碰外国军队吗?解放军的装备是好,比湘军、淮军强,甚至比洋枪队还要好些,可跟人家正宗外国军队比起来呢?人家有坚固的军舰,温州可是没有的啊!教训外国人是黄翼升的梦想,不过他可不希望在还没有统一国家的时候就去碰这些极端危险的国家,只要外国人不主动打上门来,现在还是一心统一国家方为上策!一方面要打清军,一方面又惹上了英国人,怎么看都不是一件上算的事情。黄翼升正在组织头脑中的想法,想要跟杨沪生好好地说说,在山头响起了战士们的叫喊声:“找到郭松林了!”
杨沪生和黄翼升精神一振,俩人疾步朝呼喊着的战士们走了过去,关于解放军跟英国军队交战的事情早已被俩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杨沪生是对郭松林极为感兴趣,想要看看能把他战无不胜的解放军给阻挡在这里的淮军将领到底是什样的一位人才,看看是否能把这个叫郭松林的吸收到解放军里面来,人才嘛!自然是多多益善了!至于黄翼升心情就复杂了,郭松林以前是黄翼升的同僚,俩人都是从湘军转到淮军那边去的,怎么说都有些亲热的。自己现在已经投奔温州解放军,算是又和郭松林成了敌对的两方,现在自己是胜利者,而以前的同僚变成了自己的阶下囚。对这种戏剧性的变化,黄翼升总觉得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也许大家在这种场合见面会很尴尬的吧?走着走着黄翼升慢慢拖在了杨沪生后面,不想马上见到郭松林了。
“报告司令员、参谋长,我们已经找到了郭松林!”胡英凡喜上眉梢快步跑了过来,站在杨沪生和黄翼升面前大声汇报道,虽然天色冬天的夜晚降临的很早,才五点来钟宁海的山区就已经十分昏暗了,但胡英凡激动的表情还是浮现在杨沪生他们眼前,不大的眼睛里写满了喜悦和兴奋。
杨沪生加快了脚步,急声说道:“现在人在什么地方?走!快带我们去看看!”
一群战士正围成一圈望着里面。见首长过来了,战士们自觉地让出了一条道路,让杨沪生和黄翼升走了进去。在前面一块腾出来的空地中,一员清军将领双目紧闭面色惨白地躺在地上一口接一口大喘着粗气,在他腹部卫生员用厚厚的纱布紧紧地包裹起来,伴随着喘息声,血水不停地从纱布中渗透出来,鲜红的鲜血染红了纱布,浸湿了周围的土地。走上前的黄翼升认了半天才认出来躺在地上的就是以前的同僚——郭松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郭松林居然变成了这种模样。
“司令员,这就是郭松林,我们找到他的时候,被众多的淮军士兵尸体紧紧地压在下面,他的腹部被一块弹片击中,人已经昏迷过去了,卫生员刚刚才给他包扎起伤口。还有,战士们在后山山坡上发现了周盛传的尸体,看样子是在逃跑时候被我们延伸炮火直接击中了,当场就被炸死。现场只留下大半截头了,战士们正在寻找周盛传身上的其他部位。”胡英凡在旁边说道。
“周盛传?……怎么是他?”黄翼升突然反应过来,摇着头惊讶地说道。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我怎么觉得这个周盛传很耳熟?”杨沪生不解地问道,在杨沪生脑海中出现了什么东西,模模糊糊的,就在眼前,想抓却抓不住,这种感觉真的是极为不舒服!
“这个周盛传就是司令员上次在温州俘虏的周盛波的弟弟,他们家兄弟六人。咸丰五年,周盛波的大哥周盛华在和发……太平军作战中战死,他的三个弟弟也先后战死在跟太平军作战中,全家只剩下了周盛波和周盛传两兄弟,前段时间在宁波时候我曾经和周盛传一起上街逛逛,当时周盛传找了个算命的先生给他算命,人家说他大难就在眼前,周盛传还不相信,没想到今日算命先生的话还真的灵验了。唉,都是命啊!”黄翼升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黯淡,感慨万分地解释道。
杨沪生这才想起来为什么这么熟悉了,原来是自己以前俘虏的周盛波弟弟!在后山逃跑时候被炮弹炸死了?这个周盛传为什么不知道找个隐蔽的地方先躲一躲呢?他的命还真不是一般的不好!不知周盛波知道自己弟弟战死会有什么想法?看着躺在地上身负重伤的郭松林,杨沪生缓缓沉声对胡营长说道:“胡营长,立即让后面的支前民工把郭松林送到后方医院抢救,告诉医生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他救回来!让战士们把周盛传的尸体尽量地找全了,买一口上好棺材安葬他,至于战死在这里的敌军尸体让民工挖个坑尽快掩埋了。这些战死的哪怕他们生前犯了再大的罪戾,既然现在人都已经死了,还是做个坟吧,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的,以后要是有条件通知他们家人,让他们把尸骨迁移回老家。那些负伤的俘虏要好好的医治他们,我军纪律不能违反!另外通知在温州的周盛波,把周盛传死亡的消息告诉他。跟他说关于周盛传之死我很抱歉。”
“是,知道了,我马上把这个命令通知下去。”胡英凡点点头答应道。
听到司令员所说的话黄翼升立刻想到了自己上次在攻打温州时候负伤的事情,当时自己也是被司令员的手下俘虏了,要是司令员没有用心救治自己,现在自己躺在什么地方还不一定呢!黄翼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斗大的“仁”字,什么叫仁?司令员的这种做法就是仁!要是没有以前优待俘虏的经历,自己这次失意也不会想到投奔司令员了。难怪那些被俘的清军很多都加入了解放军,不愿意再回到清军那边去了呢!黄翼升回忆一下以前在清军时候是怎样对待俘虏的,越想黄翼升越觉得脸红,在清军那边打骂俘虏还是小意思,很多时候都是一杀了之的,而且杀人还有很多中方法,难怪淮军一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