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世界大牌的身价,二是树『潮』流领袖的权威。对这群人来说,远比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得廉价和有效得多。在宜家进入中国伊始,同样是采用这一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中国家居市场复杂程度的加大,宜家发展速度的要求,使其不得不考虑其它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宣传方式。2002年9月,一个名为《宜家美好生活》的电视短片在北京和上海同时播出,这是宜家进驻中国市场四年以来首次使用电视这一媒介。这一步是宜家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同样这也是宜家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
--整合营销的灵活运用。在终端上,宜家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领导厂商极为重视在销售中发挥价格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多种营销方式灵活运用,加强顾客对宜家的认识。
体验营销:宜家更多的让顾客在店内享受自由的空间。让顾客自己组装商品,并且可以随意适用。顾客不仅可以″学习自己动手″,还可以拥有diy(doityourself)的乐趣。宜家商店还规划了婴儿换衣房、儿童娱乐区域和餐厅。还有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这些无一不让顾客深深体验着宜家购物的美妙过程。
信息营销:宜家精心地为每件商品制定″导购信息″,有关产品的价格、功能、使用规则、购买程序等几乎所有的信息都一应俱全。
生动营销:宜家把各种配套产品进行家居组合设立了不同风格的样板间,充分展现每种产品的现场效果。让顾客充分领略生动形象的家居风情。
(四)宜家启示中国家居。
直面宜家在国内的拓展,中国家居零售业应当有很大启发。
--强化自身。首先要加快″品牌″的建立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像宜家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形象宣传、服务保证的系列手段来保证品牌的支撑发展。其次要在改善设备条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企业转型、人才引进、目标实施都要有条不紊的进行。
--加强同供应商的关系。如今已是″渠道厂商主导时代″,商业企业要善用对产业链的控制力,要具备主角意识,从产业的高度向外缘扩张,依次决定往来成员的关系以及其所应配合的机能『性』作业活动。再者应当超越″销售终端″的角『色』,对上游产业起到总协调人的作用。一是建立并维持供应商的自由竞争机制;二是与供应商互惠互利,建立双赢机制;三是为供应商提供增值服务。
--以顾客为导向。在宜家的采购体系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种产品被设计出来后,只有在根据目标顾客的情况确定了它的市场价格后,才开始根据规格标准向各自地区的供应商询价。这样的工作流程和组织设置就是典型的顾客导向。本土零售企业,应当深入揣摩顾客的心理,了解顾客所需,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生产销售。争取最大限度的为顾客创造价值。案例分析营销策略在春兰崛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春兰(集团)公司是集科研、制造、贸易、投资于一体的高科技、多元化国有大型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500优的五强之一。
作为较早积极进入世界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春兰已在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建有装配工厂、销售网络和技术开发中心。空调器、摩托车、电冰箱等产品销往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总额和海外贸易总额均位于中国国有企业前列。
春兰集团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由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家电企业发展成为集成熟工业、先导工业和科技型工业于一体的“互补阶梯式产业结构”的知名企业,由过去的单纯的中国空调行业领先者发展成为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行业的技术领头羊。长期以来,春兰集团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精心构筑全方位的营销体系,培养了一支能“冲锋陷阵”的营销队伍,在技术上实施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整合营销,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上进行“优势积累”,随市场变化的节奏起舞。
一、营销观念标定市场高度
1985年春兰集团诞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泰州,强烈的忧患意识让早期的创业者们记住了两个字―“市场”。春兰在企业发展初期,即把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导向定为营销策略最为明确的导向之一(营销观念),由此确立“营销的空间在整个世界,营销的精髓在于不断挖掘市场潜力、营销必须竭诚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促使企业资本增值的营销新理念。”这一新理念让春兰集团成为中国最早的市场觉醒者,并赢得了15年稳健、快速发展的先机。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具有前瞻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春兰集团的管理者以国际市场作为企业运行的空间无疑符合现阶段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春兰的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三权分立”,市场营销的定位不再由营销部门拘泥于一个产品或一个市场,而是决策层从战略的角度,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对企业和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机会与挑战所作的准确判断,各部门的协调反映。这一点是对swot分析方法的运用。
春兰突出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运作,首先表现在产品策略上,在初创时的弱小时期,舍“全”保“专”,大刀阔斧砍去企业的42个产品,重点抓好市场需求旺盛的空调的生产。
为打入市场并适应市场的变化,1988年春兰及时提出了“以优质窗式空调为基础,向大型柜式和小型家电两头发展”的道路。这一思想是“最好的竞争是不竞争”的市场竞争理论的精妙诠释。从而洞开了市场之门,胜利解决了发展之初的生存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春兰集团实施的是单一市场集中化策略,集中企业的资源,有利于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成熟期,春兰进入扩张期,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春兰的产品定位在高科技领域,迅速抢占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空间,迎接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面对日益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