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由吏部主持,此次自然是毫不退让的。于是在大计还未开始前,朝中就大计主持人选先来了一番针锋相对的争夺战。
最后廷推决定,由吏部右侍郎邵安主持,御史台御史大夫于承平协助。吏部和御史台共派官员分巡天下考察地方官吏。
人选确定后,大计正式开始前。先后有两位高官来找邵安谈话,第一位自然是本部上司,孙敕。
孙敕找来他,先对他能担任此次大计主持表示祝贺,再强调下此次任务的重大,最后才说到正题上了。他问:“你可知于仲平此人?”
“下官不甚了解。”邵安说的是实话,同僚将近一年,他与当朝御史大夫仍如陌生人般。
“他以前是外官,今上登基后,才擢拔御史大夫的。”孙敕解释道,“可是他看似不是太|子|党,但已经渐渐偏向廖丞相了。”
邵安点头,这个他早看出来了。当初午门跪谏,他作为御史台长官,居然没有仗义执言,反而选择冷眼旁观。单凭这点,邵安就察觉出他和廖丞相的暧昧不清了。
见邵安一副若有所思样子,孙敕紧接着抛出了另一重大消息,“而且,他曾弹劾过你。”
邵安对此事毫无印象,不由的反问:“他弹劾过下官?”
“这事发生在你入仕前,正值你刚中状元之时。于仲平上奏说你状元之名名不副实,告你舞弊。”孙敕愤愤的说道,“幸而皇上英明,让他诡计没有得逞。”
邵安心如明镜,一眼看出了关键。这于承平恐怕是借着他之名,实则弹劾的是孙敕才对。但他看破不说破,依旧波澜不惊的端坐着看向孙敕,静待下文。
“所以这次廖丞相同意他辅助你,其用意颇深。你须得警惕。”
“下官明白。多谢大人提点。”
应对完孙敕,邵安刚出吏部,就被丞相府小厮拦住了。那小厮道:“相爷有请大人过府一叙。”
邵安了然一笑,又是一个拉拢他的。他也就来者不拒,且看廖丞相要耍什么花招。
过来后邵安发现廖丞相居然单独为他摆宴,连忙推辞着。廖丞相却道:“这顿饭早就该请邵大人的。前些日子,因弹劾老夫那事,让邵大人受了好大委屈,老夫真是对不住你啊。本该表示些什么的,但是为了避嫌,老夫也不好邀请邵大人过来常聚。故而时至今日才能宴请邵大人,聊表心意。”
至于丞相此话几分真几分假,邵安心中有数,也就不再推脱,坐了下来。
廖丞相命人开了二十年的好酒,又让舞姬献舞。两人酒过三巡,廖丞相拍着邵安的肩膀,道:“邵大人啊,你与老夫虽为萍水之交,但老夫注意你多时了。看你行事果决,是个可造之才。”
“丞相谬赞了。”邵安谦虚道。
“此次廷推,最终选邵大人你来主持大计,老夫甚为满意啊。相信邵大人也会秉公办理此事的。”
“那是自然。”
廖丞相一边为邵安布菜,一边说:“听闻,你和吏部尚书似乎是旧识?”
此等关系早已是人尽皆知,邵安也不隐瞒,“正是。”
“老夫劝你要洁身自好啊。”廖丞相道,“孙敕此人,老夫早就看透了。他看似现今是深得圣宠,官居从一品。但他向来反复无常,皇上即使重用他,也不见得心底真信任他。跟他靠的太近,无异于惹祸上身,小心将来殃及池鱼啊!”
邵安将信将疑,打马虎眼,“是吗?”
“听老夫一言,他不是什么好人。”廖丞相语重心长道,“他现在提拔你,只是为了利用你。将来你要是盖过了他的风头,他就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的。”
邵安微微一笑,“下官知道了。”
廖丞相哈哈大笑,继而招呼道:“来来来,喝酒,喝酒。”
※※※※※
二月,大计开始。
州县每年一考,上报于府;府核实注考,缮册报吏部,以为外官考察之凭据。再由邵安、于承平领吏部考功司及御史台详核。
邵安考察时,就收到了廖鸿煊和孙敕的两张条子。不单是如此,那廖丞相的条子中还夹了张十万两银票。邵安看看银票,又看看这两张内容相互矛盾的名单,摇头苦笑。自先帝开始,朝中党争激烈,双方皆以把持大计为党同伐异手段,使考察之意渐失。如今的吏治,真的是该好好整肃了。
邵安正想着,见于承平来了,飞快的把单子银票收了起来。
于承平还是一副故作清高,刚正不阿的样子。见到邵安也不行礼,径直走到座椅前坐下,慢吞吞的拿出册子,开始禀告考核事宜。
邵安也懒得与其计较,歪在座椅上漫不经心的听着,见于承平说的提拔人选多与廖丞相给的单子中所提相符。邵安甚觉好笑,在心中恶意诽谤,不知他又收了多少钱。
等于承平汇报完,邵安拿着册子随意翻阅,“这杭州知州,为何让其致仕还乡?”
于承平一本正经的说:“此人已是古稀之年,属年老。”
邵安不语,再往下看,一看杭州通判也给降职了,“那杭州通判又怎么了?”
“他是才力不及,故而降调。”
“才力不及?”邵安明显是不相信,继续往后翻页,惊觉此页杭州大小官员或调任、或免职。邵安顿时明白,这廖丞相不仅要扩充党羽,还想在杭州安插人员。看来他是不放心晋王,要派人监督、打击,甚至……
邵安再不敢往下想了,心中愤懑:这廖鸿煊保护并提拔自己的人,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但廖鸿煊现在要针对晋王,肆意打压,他怎能坐视不理?
“杭州官员的调动,动静似乎颇大啊?”邵安一摔册子道,“所有杭州官吏考核成绩,本官全都要查看。”
于承平闻言神情有些不自然,极力的劝道:“此等小事,让考功司的人核查就是了。”
邵安冷笑,还不知道考功司有多少人收了贿赂,怎敢让他们去查?故而一锤定音道:“不必,杭州的事,本官亲查。”
邵安查了几天,也没查出什么不符之处。然而这看似没有问题,实则大有问题。幸亏邵安才去过杭州不久,与杭州官员有几面之缘,不觉得年老的官员很多。而在杭州游玩时,感觉杭州政通人和,更没有听说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事情。
再看吏部的考核,贪、酷。年老、不及等等官员,大有人在。不知道的还以为杭州百姓生活在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呢。
想及此,邵安将派去杭州考核的官员叫来询问。那官员说话吞吞吐吐,犹犹豫豫,一看就知道此事有鬼。邵安将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并决定再去暗访一趟杭州。
※※※※※
时隔不到一年,邵安又来到了杭州。这回他吸取教训,不入晋王府,轻车熟路的直奔上次和晋王看戏的戏园子里。
邵安一到门口,发现戏院里非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