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看戏的。可怜的冯大人啊,刘汝卿再次表示万分的同情。
然而此时远在颍州冯彻,面对士绅刁难,百姓不解,以及满城流言蜚语时,依然不动声色。他既不派人去那些大户人家打点,也不向长官上司陈情。他的做法正如邵安猜测那样,强硬到底,决不妥协。
话说那些大户人家曾经找人去衙门理论,结果冯彻把门一关,连理都不理的。士绅们气疯了,直接越级告状,告到了河南赵府尹那里了。
可怜的府尹大人,每天都要听形形色|色的人说冯彻的坏话。而且这些人都是和京城大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不敢直接赶人。于是赵府尹只好耷拉着眼皮,无聊的听那些人诉苦着。
只听孙家的说道:“府尹大人啊,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我们好好的田地,就这样被泡汤了。”
“从没见过像冯彻这种人,顽固不化,软硬不吃。”又有一户姓林的抱怨道,“他说泄洪就泄洪,只打了声招呼,根本没有征得我们同意啊。”
“是啊是啊,当时我在外地,前几天回来才听家丁说,官府泄洪了。”
见场面越来越混乱,赵府尹站起来安抚道:“你们的请求,本官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本官会派人仔细调查,一定严肃处置,请各位放心,都先回去吧。”
孙家的听了顿时松口气,笑道:“府尹大人英明啊,多谢赵大人,小人先告退了。”
其余人也陆陆续续告辞离开,只有姓林的那人留在了最后,对赵府尹道:“赵大人,我们林家可以书香门第,祖上也出过好几位三品以上的官员。目前,在下的堂叔在吏部任郎中。如今老家出了这事,我堂叔也希望大人秉公审理呢。”
“好说,好说。”赵大人苦笑道。吏部关系着考核升迁之大事,真是谁也不敢得罪啊。
送走一群士绅后,下面的人又回报说,折子批下来了。
赵府尹眼睛一亮,慌忙打开奏折。只见上面写着:自行处置。赵府尹来回看了三遍,看过之后,脸又耷拉下来了。他好不容易把球踢给了京城上官,结果狡猾的邵相,又原封不动的踢回来了。
自行处置?又要怎么处置啊?邵相啊,敢不敢再多写几句批语,下官真的是揣测不出上意啊!
几日后,冯彻终于被府尹大人“请”到了河南府,赵府尹劈头盖脸一顿大骂,问他为什么私自泄洪。
冯彻面无表情的听完后,才慢悠悠说道:“时间来不及了,如果再拖延下去,很有可能决堤。”
这个理由还真是无懈可击,赵府尹一口老血梗在心头,想了半天才道:“那为什么不给那些大户人家打招呼?”
“下官派人去打过招呼了。”冯彻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你你……”赵府尹指着冯彻手抖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愤怒道,“立马去向那些大户赔礼道歉,把这事给本官压下去。”
“下官不觉得泄洪有错,为什么要去道歉?”冯彻依然十分强硬的拒绝了。
赵府尹被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本想让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结果人家根本不领情?很好,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气了。
“好,好,好,你有种。”赵府尹道,“今年考察,你已经是下等了。而且本官会上折子弹劾你,你就等着吧。”
冯彻木着个脸,漠然道:“上奏折乃府尹大人的权力,赵大人请便。下官还有事,先行告退。”
赵府尹望着冯彻的背影,终于理解什么叫做“顽固不化,软硬不吃”了。
------------
097内忧起水淹三四州,外患生火烧五六城
而西北边境这里,也进展不顺。李洪义和西瓯王在广武县对峙大半个月,终于打响了战斗。西瓯压上全部兵力,与李洪义硬碰硬,展开决斗。经过三天的激战后,西瓯获胜,广武县城破,李洪义率兵败退金城。
李洪义听着部下统计伤亡,又愤怒又自责。私下没外人时,他揪着头发愁眉苦脸的对弟弟道:“我真没用,错失了战机,着了他们的道。现在失掉了广武,这下可怎么办?”
“不过是一次失败而已。”李洪辉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看的过重。大哥你作为统帅,此时更不可自乱阵脚。”
李洪义点头,又问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还好此次伤亡不算太多,我们还可以重整旗鼓。”李洪辉分析道,“西瓯又继续驻扎在城外了,看起来还没打算攻城。正好给我们修养的时间。”
“西瓯为何不一鼓作气,再拿下金城?欧阳振宇有那么好心,给我们时间休整?”李洪义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李洪辉心道,大哥经此失败,也开始学会动脑筋了。
李洪义敲了敲李洪辉的头,“喂,正经点,你想到了什么吗?”
“暂时没有。”李洪辉摇头叹气,心道要是邵安在这里就好了。
战败的消息不久便传入京城了,皇帝看到战报,自然是龙颜大怒。皇帝立马让陈公公传邵安见驾。邵安来到养心殿,看完军报后还算淡定。他平静的将折子归还到御桌上,开口道:“广武战败,李洪义难辞其咎。不过臣看上报的伤亡数据显示,我军主力尚在,还可以一战,夺回失地。”
“朕不是在意广武一县的得失。首战不利,势必影响军心,这如何是好?”皇帝冷冷说道,心道自己还指望李洪义开疆扩土呢,结果这倒好,还没开疆呢,就先失地了。
这一败扰乱了皇帝所有的计划。皇帝十分发愁,以李洪义现在的兵马,夺回广武县是够了,但要想占领西宁,还远远不够。
邵安此时并不知皇帝打的小算盘,只是觉得皇帝的反应有点过激。当初他和哥哥随皇帝出征,还不是首战败,当年皇帝也没说什么。而现在呢,难道是圣上年就大了,就开始急功近利了吗?
邵安劝道:“微臣以为,李洪义此时应该徐徐渐进,寻找西瓯的疏漏,再次攻击。”
“徐徐渐进,朕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金钱跟西瓯消耗。”皇帝烦躁的摆手,“罢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臣告退。”邵安行礼后,便离开了。邵安已是心灰意冷,他发现自己现在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尖锐了。而皇帝也不再愿意听邵安的劝谏,甚至觉得邵安是在包庇李洪义。看来君臣不合以无法避免。
邵安心情郁闷,面无表情的回到中书省,结果发现河南府的奏折又上来了。不是让他们自行处置了吗?邵安愤愤的打开奏疏,发现原来是河南赵府尹弹劾冯彻的折子。这下可好,两个人最终还是掐起来了。
邵安叫来刘汝卿,拿着折子道:“把这个送到皇上那儿去吧。”
刘汝卿已看过了赵府尹的弹劾奏折,他担忧道:“皇上看了后,不会真的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