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
一场大雨突然而至, 一夜的风声雨声。
大雨打破了黑夜的寂静,也浇透了城外那些流民的心。妇人们?骂着老天,男人们?哀声叹气, 孩子们?的哭声在?这样的夜里?越发?的凉。
嘈杂之中, 不知有谁喊了一句,“老天不给我们?活路,天家也不给我们?活路,这是逼我们造反哪!”
一句激起千层浪,附和?声此起彼伏。
有人说:“我听说只要入了义军就能吃饱饭, 我们?何不投了义军!”
又有人说:“反正都是?一死,反了是?死,不反也是?等?死,还不如先吃几顿饱饭, 不当那饿死鬼!”
这话得了不少?人的响应,瞬间呼起一群人。
先前那喊话的人见局势已起, 站在?高处大声道:“我听说云州的义军快要到了, 他们?的头领原是?顾家的家将。我还听说南平王府之所以被抄,正是?因?为南平王想让先帝挖出前朝的宝藏救苦救难,没想到先帝突然?驾崩, 新帝不仅对此事只字不提,而且前几日还抄了谢家, 只因?谢太傅也提议让他挖出宝藏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想当年若不是?顾家先祖南征北战,哪里?有我们?百姓这些年的安稳日子, 还为了百姓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谢太傅一家也是?如此, 皇帝摆明了是?不顾我们?的死活, 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投义军!”
“投义军!”
“投义军!”
群情激昂,一声盖过一声。
城墙上的守城兵吓得腿脚发?软, 连忙将此事报了上去。势态紧急,民心不稳,没有人敢做主隐瞒,很快这里?的消息就送到了天子的案头。
皇帝大怒,连夜召集朝中众臣商议。
那些臣子们?被人从?被窝里?挖起来,冒着大雨进宫。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焦虑,因?为近几日来他们?已经焦头烂额了。
商量来商量去,还是?那些话,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钱。
“国难当头,诸位爱卿难道就不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吗?”
众人一听皇帝这话,便知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
眼下京外流民遍野,到处都是?无家可归之人。安置那些人要银子,供他们?吃喝挺过寒冬也要银子,年后还有灾后重建以及田地重修,哪一样都要花钱。如此之巨的花销,一旦开了口子恐怕搭进去的不止是?一份力,而是?他们?所有的家当。
从?大义上讲,为官者为民,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若不为光宗耀祖,若不为荣华富贵,又有几人会寒窗苦读汲汲营营。
所有人都在?沉默,气得皇帝怒砸了一个砚台。砚台倒是?极其结实,虽然?没破却发?出很大的声响,惊得一干大臣们?跪在?地上。
“你们?身为大雍的臣子,危难之时?不想着为国出力,替朕分忧,朕要你们?何用!”
天子一怒,群臣瑟瑟。
死寂之时?,谢太傅出列。
“陛下…不是?臣等?不愿意出力,而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若想安抚百姓重振社稷,非巨财不能为之。臣听说元祖皇帝有先见之明,一早将当年前朝之物一分为二,取其一埋藏至今,由历代?君王口口相传。陛下,臣以为今日之难已无计可施,应当将那宝藏挖出以解燃眉之急。”
这话一出,有人小声议论。
前朝的宝藏之说近两日不知怎么传了出来,不少?人都以为是?无稽之谈,当然?也有人觉得或许确有其事。
皇帝凌厉地瞪着谢太傅,眼珠子都瞪出来。
“谢卿,坊间传言而已,你居然?敢来质问朕!”
“臣不敢。若这不是?坊间传言,而是?确有其事,陛下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也不愿意将宝藏挖出吗?”
是?他不想挖吗?
明明是?他根本?不知道埋在?哪里?,又从?何挖起!
皇帝面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
“你…”
“臣恳求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
“太傅,你这分明是?无中生有,以此来逼迫陛下!”柳相出列,怒斥谢太傅。
所有人都懵了。
这些年来谢太傅和?柳相走得极近,两家还是?姻亲,怎么说翻脸就翻脸,看?上去像是?要对立一般。
柳相又道:“天下有乱,自然?流言四?起,太傅岂能因?为这样一个无根无据的传言,便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词。”
“谁说这是?传言?”谢太傅反驳道:“当年南平王最后一次进宫面圣之前,曾与我提起过这事。他说当下各地灾情吃紧,若不稳定民心必将造成?大祸,所以他要进宫请求先帝早做决断,切莫耽误了先太子的赈灾事宜。”
他这话一出,殿中众臣的议论声大了一些。
有人喃喃着:“所以当年先帝和?南平王争执,难道就是?为了此事?既然?有宝藏可挖,为何先帝不同意?”
先帝在?位时?励精图治,事事都是?天下百姓为先,又怎么会不同意。
不少?人想到这点,齐齐看?向谢太傅。
“诸位有所不知,元祖皇帝曾有言:非大难国危,宝不出。若宝出,则江山乱,乃子孙无用。先帝正是?忌讳担一个昏君之名,这才犹豫不决。陛下不愿意,想来也是?因?此这个原因?。”
皇帝真是?有苦说不出,有火发?不得,他根本?就不知道元祖皇帝的交待,又哪里?来的愿与不愿意。
他突然?眯起眼,越发?凌厉地看?向谢太傅。
柳相问:“谢太傅居然?知道的这么多,为何此前从?未你提起过?”
“如此机要秘密之事,我怎可随意说出。”
“那你现在?为何要说出来?”
“天下之危,匹夫有责。我身为大雍臣子,危难之时?岂能再考虑个人前程,自然?是?要以百姓江山为重。还请陛下下旨挖出宝藏,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
皇帝怒极,随手抓了一下东西朝谢太傅扔去。那东西滚落在?地,虽然?没碎却被磕破了一个角,赫然?是?那仿制的玉玺!
谢太傅的儿子谢毕给自己的父亲求情,“陛下息怒,家父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谁的江山?
这江山是?他的!
这下皇帝是?彻底失去理智,“谢朗妖言惑众,其心可诛,来人哪,将谢家父子押入天牢,抄家流放!”
旨意一出,不少?人心有余悸。
陛下此时?抄了谢家,焉知不是?为了银子。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不愿挖宝,却在?这里?杀鸡取卵,为臣者唇亡齿寒,但无人敢为谢家求情。
谢家连夜被抄,上下两百口人全下了大牢。但奇怪的是?除了抄出一些女眷首饰和?一些字画外,竟无多少?银钱。而且谢家大公子前些日子出京办事,是?以并不在?抄查收押之列。
百年的书香世家,抄家只抄出不到一万两银子,说出去谁信。皇帝不信的是?谢家不可能只有这点银子,天下人怀疑的是?有人故意隐瞒抄出来银钱的真实数额。
一夜风雨飘摇,人心浮动。
天微亮时?,谢家的事就已传遍京中上下。
起初姜觅听到谢家只抄出不到一万两银子时?,也以为是?萧昶瞒骗世人。然?而等?她从?萧隽口中得知此事为真时?,她立马想到了其中的缘由。
“是?不是?谢斐?”
谢斐前些日子出京应该不是?办事,而是?转移谢家的钱财。
前朝宝藏的是?他们?有意散播出去的,但元祖皇帝的口谕除了他们?知道外,再没有入第?三个人的耳朵,谢太傅是?如何得知的?
所以谢家是?萧隽的人!
萧隽的表情告诉她,她猜对了。
“谢家人都下了大牢,萧昶会不会杀人泄愤?”
“他倒是?想,只是?他眼下还不会。”
“也是?,传言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百姓必定会信。事关自己的生死,没有人愿意相信传言是?假,反而会力挺谢太傅。如果萧昶敢杀谢家人,得罪的是?所有百姓。为君者若明着与民为敌,他这皇帝也就做到头了。”
何况各州郡义军四?起,他若真那么做了,岂不是?给那些人起义送上最合理最完全的借口。他还没那么傻,所以谢家人暂时?不会有事。
天下大乱,正是?他们?的契机。
但那些流民怎么办?
她取来一个匣子,交到萧隽手中。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借给你先用。”
匣子里?是?满满一匣子的银票。
萧隽把匣子还给她,道:“暂时?不用。”
“你不打算管那些人?”
“不是?。”萧隽看?着她,目光柔和?而明艳。“谢家的银子,还有我母亲留给我的那些东西,足够支撑一段时?日。”
她眼睛一亮,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她刚才就应该想到的,谢家既然?是?他们?这边的,那谢斐转移钱财肯定是?要干大事。
“你母亲的东西…”
“我母亲去世之前将所有的一切都已安排好,她的嫁妆这些年都有最为信任之人专门打理。那些人原本?就是?暗卫,自然?是?没有人发?现。我能活下来,还能习得一身的武艺,皆是?这个原因?。”
原来如此。
姜觅此前一直没问,因?为她觉得有些事,萧隽若是?愿意告诉她,那她就听着。若是?萧隽不打算让她知道,那就装糊涂。
早前她就想过,从?五岁起就被困在?这王府之中,处处都有监视掣肘,这人是?如何学得那一身的本?事。
而今,她总算是?明白了。
不到三日,云州城的义军围在?了城外。
皇帝此前之所以没怎么在?意,无非是?因?为打探回来的消息不实。探子传回来的是?几千人的乌合之众,等?到了城外才知道是?近十万人的人马。
更让皇帝震惊的是?,他从?边关调回来的十万大军中途受阻,先是?遇到大量的山匪劫道,后又被应州的义军缠住。
所有禁军衙役都被派出去,镇守在?各城门处。
宫里?宫外人心已乱,城中的百姓更是?惶惶瑟瑟。这般忧患之时?,一些世族子弟和?女眷居然?成?群出宫,每家都带了不少?的家当,熙熙攘攘地堵在?城门口。
明眼人都知道,自谢家被抄之后,京中世族高门人人自危,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处,那就是?保留血脉家产和?安置女眷。
皇帝又惊又怒,天子脚下竟然?有人敢动摇他的龙威,视他为亡国之君,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忍。于是?他下旨封了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如此这般,城中更是?人心大乱,各家各户都是?大门紧闭,慎王府也不例外。
姜觅人在?府中,却密切关注着京中发?生的一切。
城内一片乱相,城外反倒被人稳重。原因?是?那些聚齐在?城外的流民齐齐投了义军,全部随义军扎营在?离京几十里?的地方?。
流民被安置后,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反心。
造反的话隔着高高厚实的城墙传到城内,城内的百姓也在?怪皇帝不肯挖出宝藏,一时?之间民怨四?起。
人人怨声载道之际,有人求见姜觅。
姜觅将人请了进来,是?一个她不认识的人。
来人是?一位年近五旬的男子,衣着寻常相貌堂堂,看?上去颇有几分书卷气。他一路行来脚步平稳,目不斜视风度翩翩。
秦妈妈认出了来人,激动不已。“姑娘,姑娘,是?盛先生,是?盛先生。”
姜觅想起了这人是?谁。
秦妈妈之所以称他为先生,只因?他并非白身,而是?有举子的功名在?身。他原本?是?安国公夫人的人,后来随徐令娇陪嫁到侯府,掌管着徐令娇名下所有的铺子和?田产,深得徐令娇的信任。
徐令娇死后,那些东西被刘氏接了过去。刘氏不可能再留他,一开始就找了理由把他打发?走。此后他没了音讯,听说是?去了京外。
这些年都没有他的消息,他此时?现身是?为哪般?
姜觅打量他的同时?,他目光不避,且也在?打量姜觅。
简素常服的少?女,脂粉未施却光华毕现。那么的貌美无比,却又有着超乎年纪的平静自若。一双清澈的水眸仿佛能洗清世间一切污秽,直击人心的最深处,不愧是?盛大姑娘的后人。
“盛坤见过姑娘。”
姜觅赶紧把人往里?面请,亲自斟茶倒水。
盛坤坦然?受着,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任由对方?打量着,尽管放低身段却并没有自己有讨好奉承贬低身份之嫌,所有的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先生,请喝茶。”
“多谢姑娘。”
盛坤接了茶,一饮而尽。
“姑娘和?外面传言的不一样。”
“耳听为虚,眼见的也未必为实,人应该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盛坤听到这样的说辞,笑着点头。
不错不错。
眼见的也未是?为实,只有自己的感觉才是?真的。若是?自己不来这么一趟,还不知道姑娘小小年纪竟如此通透。
姜觅相信自己的感觉,她能感觉到盛坤对自己的友好。
“先生既然?来了,想必也听说了近些日子发?生的事。我娘留下来的东西我也拿回来了,希望先生留下来帮我。”
这是?邀请,也是?试探。
她一个眼神过去,秦妈妈心领神会地将那些田产铺子的地契取来。秦妈妈和?盛坤是?老相识,也帮着姜觅留人。
“先生既然?回来了,便留下来帮帮姑娘。”
盛坤翻看?着那些地契,道:“东西倒是?没少?,但你娘的嫁妆远不止这些。”
姜觅一愣,难道刘氏还私藏了东西?但舅舅和?秦妈妈都没有发?现,嫁妆单子也能对得上,怎么就少?了呢?
盛坤但笑不语,取出两个匣子放到姜觅的面前。一个匣子里?也是?房契地契,看?上去数量和?她手里?的也差不多,另一个匣子则全是?面额大的银票。
“这……这些是??”她问。
盛坤也没卖关子,直接告诉她,这些也是?徐氏的嫁妆,只不过是?没有写在?嫁妆单子上而已。
这下不止姜觅意外,秦妈妈也意外,她们?都不知道此事。
原来当年安国公怕女儿的嫁妆太过打眼,也可能是?对姜家存了一些防备之心,这才将嫁妆一分为二。一份在?明,即写在?嫁妆单子上的那些,一份在?暗,仅有他们?父女和?盛坤知道。
“你娘去世之前说过,若有不测让我明哲保身。日后如果姜老夫人把东西还给你,你也能守得住,那么就让我来找你。倘若姜老夫人存了私心,你又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便让我一直瞒着姑娘,除非姑娘山穷水尽走投无路。”
姜觅就知道,徐令娇或许有点恋爱脑,但绝对不是?一个傻白甜。哪怕是?和?姜惟夫妻最为恩爱感情最为浓烈之时?,也没有把这个秘密透露出去,足见其并非没有心机之人。
从?盛坤的话中可以得知,徐令娇可能猜到了刘氏容不下自己,也为原主的将来做了安排了打算。
如此之巨的财物,该是?多么强大的心性才能抵得住诱惑。刘氏身为嫡亲的祖母,为了钱财都能对亲生的孙女起杀心,何况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
“先生如果不来找我,我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迟早会来找姑娘,无论姑娘是?何样的人。”
盛坤的意思是?如果她立得住,会一早来找她。如果以后混得十分凄惨,也会在?她危险穷困之时?找她。
她站起来朝盛坤行礼。
“君子当如先生,守诺守信不负人。”
盛坤赶紧起身还礼,道:“能为盛大姑娘的后人效劳,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他姓盛,盛家的盛。
当年是?盛大姑娘收养了身为自己的他,赐他姓名送他上学,他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考取功名之后他无意仕途,甘愿留在?盛大姑娘身边当一个管事。
“眼下局势混乱,先生为何会在?此时?来找我?”姜觅突然?问他。
他看?着姜觅,眼神流露出几分精光。
这些年来他虽人不在?京中,却一直关注武昌侯府的消息。直到前些日子听说姑娘破府而出回到安国公府,他立马赶回来。
没想到一回京,他就听说姑娘嫁给慎王的事。慎王呆傻,人人皆知,而姑娘的蠢坏之名亦是?变本?加厉。
他初时?以为时?机还没有到,心中有些犹豫不决,便在?京中盘旋了几日。这几日来他情势大变,他突然?生出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我以为这个时?机正好,姑娘或许需要这些东西。”
姜觅笑了,朝内室招了招手。
萧隽慢慢从?内室出来,几步到了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