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部落冲击得七零八落。周夷王组织过一些反击,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总体来说耗时费力收效小。以周朝笨重的车兵正规军对抗灵活的戎狄骑士,结果如何,用脚趾头头能想明白。
这么打下去,总归不是个办法,周夷王想到了新的解决方案———以戎治戎。具体做法就是在京畿附近培植对周朝有好感的戎狄部落,或准戎狄部落,以达到保卫京畿的目的。正是由于周朝长期推行这一边防政策,秦人才得意实现从附庸到大夫再到诸侯三级跳。
这一政策在实行初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比如克氏部族在周朝扶持下,成长为当地的强族,为保障周朝西部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来的秦人也扮演了克氏曾经的角色。但事情发展到最后,有些强族坐大之后,开始不听使唤,反而威胁起周朝来了。这倒是始料未及的。
周厉王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尤其是财政状况,简直要到了崩溃的边缘。周厉王即位之后,也想做点对得起列祖列宗,有利于社稷和人民的事情,只是由于心态过于急躁,处置有失分寸,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塑造成丑恶的历史脸谱了。以至于现在人们还只记得他的愚蠢和残暴,而忘记了他当初的良苦用心。
周厉王在历史上的形象,可以简单地用两个字来形容,一是昏,二是暴。提到周厉王,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两个成语,一是“道路以目”,二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面对仓中无米,手中无钱的困境,厉王心中很发慌。精明伶俐的荣夷公给出了解决方案——专利。无论古代专利,还是现代专利,基本思想都是一样的,就是将好处独占,不让别人分享。
荣夷公提出的专利,是要将全国的山川、森林、牧场、矿产等除土地之外的资源收到周天子的直接控制之下。从理论上将,周厉王有充分的依据这么做,因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在周王、大臣和平民之间心照不宣地共享着,已成心理定势。周厉王若想吃独食,必然会受到其他利益相关势力的一致反对。
保守派大臣芮良夫直面向周厉王提出了他的反对,提醒周厉王尊重传统,并深入阐述了原先的分配方案如何保障了上下级关系的和谐。
周厉王不为所动,强力推行,结果一如芮良夫所料,遭来了举国上下的反对。王公大臣,黎明百姓纷纷通过合法途径向厉王表达不满。厉王勃然大怒,将议论朝政列为非法,并派专人明里暗里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格杀勿论,许多人因此丢掉了性命。国内的空气空前紧张,老百姓在大街上见了面只能靠使眼色来传达意思。厉王终于实现了耳根子清净,却忘了不满会爆炸。
德高望重,政治经验丰富的召公见厉王搞得实在太不像话,当面对他进行了一番哼哼教诲,着重阐述了传统政治中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可是周厉王已经鬼迷心窍,哪里还能听得进去召公的老生常谈,依旧大力钳制舆论。
三年后,民众的忍耐达到了极限,一场声势浩大的倒王运动势终于爆发了。愤怒的国都民众拿起武器,冲入王宫,将周厉王的统治砸了个稀巴烂。周厉王慌忙逃出国都,在边境的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猫了起来。这个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 ]
三江感言
第二次发这个感言了,魔神不知道该说些啥好,就随便说点心里话好了。
战神上三江,第一个要感谢的绝对是俺的责编皮卡丘大大。
准备新书的时候,头脑发热被大大枪毙了很多稿子,这个过程中丘大不断的给俺指导,提了很多建议,最终才有了超级战神的诞生。
(自我感觉比无人进步了,是不是俺头脑又发热了?)
第二,感谢一直支持正版订阅的各位书友们,没有你们,魔神就根本不可能在起点这个放飞文字梦想的舞台上继续创作。
很多好书最后倒在盗版这两个字手上。写手也是需要生活的,不是修仙可以辟谷的仙侠人物,如果各位读者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那还是请支持一下正版吧。写手,特别是像俺这样没啥名气的家伙,收入很卑微的,可能你的一个订阅,就是支持我们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第三,展望一下超级战神的未来吧,希望它大红大火,那样俺就不会担心没人支持了。
最近在追看两本篮球小说,骄傲不死和篮球之游戏分身,对两位作者的两句话感触很深,如出己身。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我只是想,如夏花般灿烂的绽放。
最后,希望各位多发评论,多多打赏,多多投票,多多订阅,多多月票~~~~~
[ ]
网游之超级战神 第一卷 初临现代
序—(必看,因为精彩,而且免费)
传说泾河有龙,谓之青蛟,兴风作浪,无恶不作.一日云游天地时见地上一美妇,与之野外云雨。一年后,美妇诞一子,从夫姓刘,名邦,字季。
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
35年后……
公元前221年,渭河附近一个非常普通的村落外,突然来了百来名杀气腾腾的黑甲士兵。
“老丈,可知渭河龙在何处?”
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身穿黑色武服,外披彩色铠甲,胁下佩剑,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一名英武不凡的年轻将领,对着一名须发皆白的黑衣老者问道。
两名凶神恶煞的黑甲士卒走上去,手持锋利的青铜刀剑,企图威胁老人。
“不得无礼。”
年轻将领好看的嘴唇轻轻张合,平淡蕴含威严的眼神看了两名黑甲士卒一眼,轻一摆手。
“是,秦武将军!”
两名黑甲士卒悻悻退下。
“泾河,祭天后可见。”
对着一群凶神恶煞的士卒,老人神态淡然,颇显不凡。
“将军,把这个戴上,对你有好处的。”
老人轻轻一笑,递给秦武一根黑色的羽毛。
秦武看了老人一眼,伸手接过羽毛塞进怀内,然后便带着百名黑甲的大秦禁军井然离去。
……
三日后,渭河支流的泾河上,数条大船停在河中央。
跟随秦军席卷天下,如同纳碎的卍字大旗一样,成为恐怖和力量象征的黑色大旗,上书大秦字,黑色的飘带“皂游”随风,如同杨柳枝般飘舞。
旗舰上,士卒头上皆束白色头带,全身披挂的将军祭天后,士卒们将祭品尽数投入泾河内。
数刻后,平静的泾河河面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