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可没让咱们受过这种委屈!不行咱先放赛雪出来咬一通吧!大不了回头报官,我把这条命赔了她们就是!”
“混账东西。”柳闻蝉捎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地斥了一声:“还不把兵器放下。”
知月正委屈,忽听见她说出“兵器”两个字,又忍不住扑哧笑了。
柳闻蝉没有笑,板着脸,神色冷淡:“举止癫狂,言语无状,冒犯贵客,每人罚你们半年例银,可服?”
知月当然不服,门闩一抖小腰一叉就要争辩,这边岳夫人已先摇了头,语气沉沉十分失望似的:“姑娘糊涂啊,你这般面慈心软,如何服众?既不能服众,将来如何执掌一房中馈?我们相府……”
柳闻蝉充耳不闻,仍看着知月,继续道:“我说罚你,你就该认罚。自然,身为奴仆,忠心护主也当重赏。你替我记下今日这些人的名字,每人赏银二十两,从我的私房账上出。”
“诶!”知月的眼睛立刻亮了。
二十两,那是府里一等丫头近一年的例钱啊!更别说后面这些丫头婆子多是外院粗使的,一年到手的银子连五两都没有!
这下发财了!
她们这里高兴得紧,岳夫人那边却觉得脸上刺辣辣地疼,像是被人当面扇了两个巴掌。
她又不傻,当然看得出对方这是故意在落她的脸面。
这样的儿媳妇……
这样的儿媳妇!
若依着她,这个柳大小姐给她儿子作妾都不配,给她做粗使丫头都不配!她恨不得即刻转身撕了礼单,摔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贱丫头脸上去!
但她不敢。她今日是奉了相爷的严令来的,这次提亲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知过了多久,岳大夫人终于咬住了牙关,挤出笑:“罢了,大喜的日子,你高兴就好,我也不做那讨人嫌的。姑娘快些预备着吧,婚期……也不远了。”
柳闻蝉点点头,说了一声“夫人慢走”。
然后就一步也不肯再送,站在原处看着她未来的婆母杀气腾腾地走出了大门。
尘埃落定。
余氏终于长舒一口气,瘫坐在了廊下的石凳上,之后又看着摆在院子里的十几抬聘礼犯了难。
知月却看那些聘礼不顺眼,顺势在旁边的箱子上踹了一脚,奔过来拽住柳闻蝉的衣袖就开始哭:“小姐,怎么办,咱们不是真的要嫁吧?”
“嫁啊,”柳闻蝉低头,漫不经心:“为什么不嫁?”
------------
28.请新娘自己下轿
腊月二十七,婚期是仓促了些。
不过也无妨。
嫁衣是买的现成的,价钱也不贵,虽然尺寸不太合身料子也不好,但胜在颜色鲜艳花纹繁复,挺好看。
至于嫁妆,柳孝延原本打算把亡妻留下来的那些银钱田产铺子一起算上,柳闻蝉没要。她让人去买了五六十只大箱子,漆上红漆,绑上红绸,用红纸包着泥砖塞了个满满当当。
齐活。
“你到底打算做什么?”柳孝延沉着脸,“岳家虽然势大,咱们却也未必不能抗争一下,犯不着你把名声和性命都豁出去!”
柳闻蝉合上箱子直起腰来,漫不经心:“多大点事,也值得抗争?”
柳孝延眉头拧得更紧。
身后喜娘已经在催,柳闻蝉勾唇笑了一下,拍拍手转过身:“我该去上妆了。你先歇着吧,等我回来陪你喝酒。”
出嫁的女儿,哪有当天就回来的。
柳孝延品咂着这句话,再想想这几天题夏斋的奴才们鬼鬼祟祟忙碌的那些事,心里就更有数了。
“不管怎么说,你不能以身犯险,”他道,“需要家里人做什么,你说就是。”
柳闻蝉点点头没有多言,平静地跟着喜娘进了门,房门立刻就关上了。
柳孝延还有一肚子话没说,外头凑热闹的宾客却已经来了,推推搡搡就要往这个院子里挤,吓得他忙迎了出去,黑着脸把人往外推:“走走走,外面喝酒去,女儿家的院子是你们能进的?”
“哈哈,老柳!”对方掰着他的肩膀大笑,“你现在攀上了相府做亲家,架子大了!以后是不是要时来运转平步青云啦?”
柳孝延用力甩开他,怒声:“你再说浑话,我即刻叫人拿扫帚来拍你出去!”
这是动了真怒。
旁边的几个人都是素日亲近的同僚,自然知道他为什么生气,当下也不敢再玩笑,打个哈哈就簇拥着他回到了外院。
但世人的猜测和议论哪里能堵得住?
隔着院墙,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一直没断过,夹杂着一些“明白人”的高谈阔论:“……所以说官场上都是些老狐狸,‘利害得失’这四个字可算是让他们吃透了!你以为他不知道会惹人笑话?人家是不在乎!咱们笑一笑又能怎么样,人家照样沾女婿的光升官发财……”
柳孝延听得心里冒火,忍无可忍吼了一声:“来保,放狗!”
去他娘的喜事,去他娘的风度!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糟心透了,横竖女儿也不在意,他就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撒撒酒疯怎么了!
赛雪它们很乐于干这种狗仗人势的事,于是柳家门前的看客很快就散了一大半。以至于柳闻蝉出门的时候,很清静。
她很满意。
看到迎亲花轿的时候她就更满意了。
岳家对待这桩婚事的态度居然跟她差不多。那顶花轿很宽大,八人抬的,颜色漆得很漂亮,但是做工很粗糙,一看就知道是随便租的。
踩上去还嘎吱嘎吱响。
题夏斋的几个婆子推推搡搡拉拉扯扯,很费了一些力气才把柳闻蝉和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婢扶进轿子里面去。知月看看里面已经算拥挤,就没有进去,跟着喜娘默默地走在了轿夫前面。
随着一声“起轿”,看热闹的闲人们又轰然地议论了起来。小孩子跟着花轿乱跑,家丁在后面点燃了炮仗,仆妇端着笑脸向人群中撒下了糖果和铜钱。
热热闹闹,倒也颇像一桩喜事。
从柳家到相府这段路并不算短,花轿被一众闲人簇拥着走得又慢,路上至少要耽搁小半个时辰。轿子旁边的人换了又换,除了轿夫,谁也没注意到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婢忽然从轿子里跳了出来,混进人群不见了。
花轿带着七十二抬嫁妆迤逦来至相府门前,堂上已是宾朋满座,外面也被看热闹的闲人堆满了。
新郎官迟迟没有出来相迎,倒是不知来历的闲人走过了一波又一波,议论声也愈来愈肆无忌惮:
“这个柳家小姐真是交了好运,以她的出身,给岳三郎作妾都算高攀了!”
“就这样,她先前还装模作样立重誓不肯嫁呢!如今怎么样,还不是自打自脸?一说聘她做正室,巴巴地就来了!她也不怕天神菩萨怪罪!”
“你们也别把人想得太坏了,要我说她立誓的时候没准儿是真想硬气一回的,至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