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也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家对这一类认知问题有相当深入的分析。人们会有意忽视那些干扰他们或混淆他们原有想法的事物。除非他们把这些外来的影响驱除掉,并认清自己一向所持的认知态度,他们才有可能改变以后的认知态度。
假如老板能营造起接受新观念的气氛,鼓励员工读书或参加研讨会,让他们参与其它富有创意『性』的活动--都可鼓励员工发挥创造潜能。这些努力有朝一日必有收获,员工的创意『性』贡献必可使公司成长。更重要的,这些贡献新观念的人也会一同成长,并更具活力,更有成就感。
创意的好处当然很多。根据美国参加"卡内基公司老板公司老板训练班"的学员报告,不计其数的意见每年为许多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各种创新的意见,使他们得以经由各种方法和系统,而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八、最难得的是"金点子"
"金点子"是什么?就是能够打败对手、做大公司的最具杀伤力的思维突破点!
创新是公司老板创造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新的创造能刺激公司员工的工作干劲。既然创新战略有这么重要地位,它的特点有哪些呢?首先要适应环境、资源、组织,其次要实用。适用,公司老板了解并掌握了以上这些特点,对自己开展工作增加魅力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这种需要可能业已存在,但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未能令人满意,例如过去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速度、舒适及安全等方面,不能适应将来这些方面的需要。另外,也有许多需要是过去所没有的,例如防治污染、节省能源消耗等等。所以可以说,将来众多组织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对这些未来需要有所贡献。
创新并非指一种新学说、新知识或新发明,而是指一系列的实际行动对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如市场)产生某种影响作用。过去曾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或发明,在世界上出现并存在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但因缺乏资源及行动的支持,对于现实世界并未产生任何改变作用,它们都不算创新。
它属于社会或心理程序,而非技术程序。一种新的事物或行为能否被人们接受,并非纯粹取决于技术因素甚至经济因素。由于人们接受新的事物,需要改变其观念、知识和行为模式,因此新事物每每遭受拒绝,这是属于社会及心理作用的范围,因此要获得成功的创新,往往要针对这方面因素着手。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迅速扩大,近年来的创新所需要的往往是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结合,必须使用昂贵的设备,尤其是创新的推广费用数额庞大。诸如此类的条件,几乎都不是单个的"创业家"、"发明家"所能具备和拥有的。于是这方面的创新活动,很自然地落在组织身上;这样的组织拥有各方面的人才、设备和资金,其创新能力远非个别"创业家"、"发明家"所能比拟。
请在你的抽屉里多锁上一些"金点子",这比"死脑子"更管用!案例
1.拒绝"大树",独立不倚
对企业家而言,创新是一种信心和胆略,创新是一种绝不随波逐流的经营意识和超前思维。
1992年秋末的一天,法国梅兰日兰电器集团中国总代理和随同人员一起来到温州柳市低压电器市场考察。
梅兰日兰总代理的柳市之行的用意很明确,梅兰日兰需要和国际大集团争夺中国市场,他们需要在中国国内寻找合作"伙伴",说得更确切一点,他们要寻找一批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子公司。总代理一行来到了浙江正泰集团公司,见到了董事长南存辉和其弟南存飞。
总代理寒喧了几句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不需要拐弯抹角,不要说一个"正泰"公司,就是整个柳市低压电器行业的总和与梅兰日兰的规模相比较也相差甚远。
成为集团的分公司有什么优惠条件?南存辉慢条斯理地问。总代理的回答很直接明确:"技术、资金、梅兰日兰国际品牌。"南氏兄弟相视一笑。这三项正是"正泰"眼下急需的东西,是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特别是梅兰日兰的国际品牌,令不少低压电器的同行们垂涎。"谢谢,我们不要合作。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愿意创中国的品牌。"
南氏兄弟的态度令总代理深感意外。来柳市考察之前,他们对"正泰"公司,对柳市低压电器市场早已了如指掌。柳市低压电器因假冒伪劣曾几次受到国内市场的拒绝与抵制。尽管"正泰"公司的产品质量很不错,他们正在努力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标准认证,然而现在他们正受柳市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困扰。他们不得不花费巨资借用国内其他知名厂家的品牌,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这种"借船出海"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销售手法还得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梅兰日兰正是看到了"正泰"公司的这种困境才找上门来。然而南氏兄弟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随总代理同行的原国内一家国有企业的领导发了话:"对你们的人格和信念我十分敬佩,但市场经济是残酷无情的。说实在我何尝不想创国人的品牌呢?我何尝不想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和外国人竞争呢?小兄弟,难呀,有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是的,要创中国低压电器品牌,要振兴民族工业,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有人去开拓去奋斗。
在一次国家级质量高级论证会上南存辉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让国外大集团占领国内一部分市场也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只有打开国门引进外部的竞争才能促进内部的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质量。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正是壮大的过程。"会后,机电部一位领导兴奋地抓住南存辉的手说:"看你这样年轻,目光这样远大,创中国低压电器品牌的重担就落在你们的肩上了。"
事后,梅兰日兰中国总代理深表忧虑地说,在中国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德国的西门子,也不是美国通用电器,而是像南存辉这样一批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