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就能表现出自己在学业的优异,不但平时的复习都放弃了,行为更是不羁,放歌诗会是一场接着一场,日子过的丰富之极。
他们的聚会总是在那些埋头苦读的同窗边举行,不这样的话,怎么显出差别来呢。
文志总觉得他们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就是去打击那些同窗们的自信心,位置是一定的,有人下去,自己当然能轻松点。
文志自己是有点的妒忌,他没办法做的象他们自由。
这场恩科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关头,几乎可以说是成败再此一举,他已经没有再一个四年可以浪费。
现在发觉这些年来还是浅薄了,科举文章并不是想当然的那回事。
思维的定式不能让他全心神投入进去,和这年月的士子们中间有着不小的差距,专心与不专心,有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
直到最近的一段时间才在国子监里面受了系统的教育,但那还远远的不够。
本来以为就是一篇议论文,大不了先写出来,再翻译成古文就得了,这么些年学下来,这点的功底还是有的,最多放低姿态,捧下考官皇帝什么的。
喊口号对他来说太简单了,就些文字而已,绝对没有心理负担,有信心用几千年的马屁把那些人拍上天。
可以,已经有小道消息出来了,这次的主监好象是杨大人。
他已经考虑好了一切,却惟独没有把这么变数给考虑进去。
那个死老头……他是这么想的……半路上打了不少的交道,就像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软硬不吃,高风亮节之极。
要命的是他现在大概是赔了夫人有折兵,没找到他的弱点不说,估计现在杨老头对自己的了解还挺深的。
他是绝对不会吃自己那一套的。
怎么办,没辙!
几乎才一刻间,他动了杀心,但马上就散了去,没这个强势老头为新一代进士在朝廷上打前锋,自己要想出头的话,很难很难。
不能动,放弃了这个决定,下面细细想,这个人能给自己以后带来多少的便利。
如果再和杨岚暧昧一下,或许……
是个好方法吧?
有点的不太人道。
他现在的脑袋几乎打成了死结,一时半刻都解不开,倒是白白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可惜。
终于有一天,他在外面散心的时候曾经无意识的路过杨大人府上好几次,最后却看看就走了。
其实他门外面已经挤了大批拎着礼物的客人,全部被挡在了门外,个个脸皮铁青,看样子是被骂的不轻。
现在绝对不能进去,按照他老人家一向的性格,现在自己上门去拜访,只会大大的降低自己的印象分,或者一怒之下直接把自己的卷子拿去茅房。
他干的出来。
摇摇头,背起双手离开了。
却没有发现,在府第中,那高高的秀楼上,一双深邃的目光一直盯着他的背影,直待消失不见。
或许看到了,谁知道呢。
……
已经到了最后几天的时间,国子监里面的士子们不约而同的放下了书本,开始接收从家中派人送来的衣物干粮什么的,打理行囊。
凭着这些,他们必须在一个又黑又小的房间里呆上好几天。
把积攒十几,甚至几十年的力气都集中在这几天吧。
与他们不同,文志没有准备行囊,或者说根本就没人给他送来,他从来亲人都不多,老头子又全然不见踪影,不知道去哪里快活了。
现在所有的一些,都得靠自己打算。
衣物,大概用不到,那里应该没洗澡的机会,凭借着他的体质,昼夜的温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干粮么,他已经打算辟谷几天了……虽然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区区的几天也不在话下。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不是他先虐待自己,减肥什么的,对现在的体型,他还是很满意的。
他实在不习惯坐着马桶吃干粮,众所周知,那房间就这么大的地方。
文子也可能从其他人的地方了解到自己的公子几天后要干些什么,一个人居然跑到外面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回来,累的是香汗淋漓,倒是让文志心疼的很,小丫头又不会说话,与那些街坊的老油条们砍价,吃了不少的亏吧。
算了,意思意思就可以,要是自己真的两手空空的进去,所有的人目光都会落到自己的身上,对下一部的行动十分的不利。
……
可悲啊,自己居然又沦落到这种地步。
文志茫然的看着客栈中的那些寄宿的士子们象没头苍蝇一样背着大包小包的向外面挤,还有不少富贵人家的跟班,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些可怜的家伙要在外面打地铺好几天,等着主子凯旋而归。
风闻恩科之后,其他地方的士子们潮水一样的向京师挤,现在京师的客栈们大都客满,特别是几个“高中”啦等的什么吉利名字的老子号,更是爆满。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家一点都不错。
书生也是同行,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
其中没矛盾,那是哄人的鬼话,矛盾海了去,在这种全阶层的战争中,任何孤单的个人英雄主义都是可笑的,大家纷纷自发的组成了大大小小的联盟。5
第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
除却各省的老鼠会之外,就数京师士子和外省联盟士子了,两者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几乎每一次科举都可能发生。
京师的士人们都认为这是他们的地盘,就算是恩科,可不想让别人从自己的饭碗中抢勺子。
按理说,这科举都是在全国的范围内普选的,大家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事情闹的不愉快,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京师是皇帝统治的大本营,为了这一地区的稳定,为了这一地区人心向背,和为了造出皇帝陛下眼皮子底下浩荡皇恩的影响力,这地区的考官都秉丛上意,对每次的大部分人都放了水。
这种情况仅是对乡试而言……
要命的乡试……在天下士子们中间就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关口,如果是中了举,可以让人家堂堂正正的称呼一声,举人老爷了,虽然不一定被马上放实缺,却在地位上了一个档次。
下一级的秀才,人家最多明面上羡慕你几次,背地里也不知道说什么,但绝对不会得红眼病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话是士子们常常挂在嘴角,到处标榜的,除了对武的贬低之外,更是一种自豪感,文章是说不清楚好坏的,每篇都有精彩之处,当然,其中还有点别样的心思。
他们恨不得让所有明里暗里的竞争对手们都知道这句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