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万人口杂居的大部落。
如今的部落首领是老当益壮、雄心勃勃的蒲洪。
麻秋动身东返的时候,蒲洪正在大发雷霆,并顺手将枋头戒严了。
“滚回去,告诉段勤。清点府库仓储投我,不然,等蒲某拿下黎阳(今河南浚县),定不轻饶。”蒲洪吹胡子瞪眼,凶神恶煞一般。吓得黎阳仓督段勤派来催要兵甲的使者拔腿就跑。
梁安、雷弱儿面面相觑。梁安试探道:“大将军,什么时候攻打黎阳仓?”蒲洪暗中降晋,被大晋封为征北大将军;这个官职在大赵、大晋封他的十几个官职中是最高的;所以,麾下人等皆以大将军称呼。
“打什么打!”蒲洪烦躁地喝了声,命令道:“雷弱儿,给我将枋头控制起来;过往人等,无乱是谁,一概掳回部族。”
蒲洪很着急,中原形势就像一锅热水,石冲起兵、石苞起兵、大晋北伐、石闵雄起。。。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向外冒泡,眼看就要沸腾,可这锅水偏偏就是不开,一个个泡泡冒出来,不久又销声匿迹。这如何使得。
中原必须大乱,否则没有他蒲洪取事的机会。不到十万人丁,三四万可战之兵,枋头氐人怎敢当出头鸟?不当出头鸟,但也不能干等下去,蒲洪决定给这锅水添加点柴,只要把邺城与河南、关中的联系掐断,自有人出来折腾。
雷弱儿接令后,没有离开,犹豫半响,提醒道:“大将军,世子还在邺城。。。”石虎对军主、豪门提防多多,稍有实力,就会强令其家人子弟入朝为官,也是为质。蒲洪世子蒲健,羌人姚弋仲的儿子要姚益、姚若都在邺城禁军中当值。
“派人通知他,就是杀也要给我杀回来。”蒲洪冷哼一声。“他若被邺城困住,就不配当某家世子。”
雷弱领命而去,梁安问道:“大将军。我们需要竖起吗?若是竖,是竖大晋的旗号,还是另打旗号?”
“不用竖旗!截断渡口道路,过往人丁掳到军中,派人出击,将附近的坞堡壁垒通通破了。”老头子目光一闪,流露出几分煞气。“某要扩军,某要在三个月内扩出十万大军。”
梁安冷吸口气。
蒲洪运气很好,不到旬日,已掳到过万人丁,部众迅速扩充起来。这一天,他亲率五千人马,准备去西边山里碰碰运气,大军即将起行之即;雷弱儿派人快马来报:东边来了一大股人马,不下两三万之众,请示是否拦截;若是拦截,请即刻发兵支援。
“走!杀过去!不得放跑一人。”老头子听说两三万人丁,眼都红了,匆忙赶向东边。
来得很及时,雷弱儿五千部众感觉吃力的时候蒲洪到了。“杀!”蒲洪一挺马槊,带头冲上去。
雷弱儿凑过来禀告:“大将军,他们是鲜卑人。。。”
“管他什么人!给我杀。不降就杀!”老头子红着眼,吼了一声,意欲冲锋陷阵,被雷弱儿扯住马缰:“交给我了。大将军在后观战就是。”
这是鲜卑人段龛的部落,为避仇人慕容氏,他们从幽州南迁,被大赵安置在令支(今河北迁安)。石虎死后,地方上没人管治,段龛认为这是南下良机,于是举全部落三万人继续南下,这一日来到枋头,遭到了雷弱儿的攻击。
段龛全部落老幼妇孺加上不到三万,能战之人算上壮妇仅有万余;如今身在异地,心中凄惶;如何是氐人的对手。蒲洪一到,段氏立刻不支。
“杀!不降就杀!”蒲洪瞪着眼大声吼叫,声音里全是笑意。这支部落很殷实;有不少的牲畜战马,还有不少女人。
“杀――”
就在蒲洪乐翻天的时候,对方阵营突然冲出七八个凶猛大汉;七八个大汉人手一支长大马槊,呼啸着冲进氐人之中;搠、捅、扫、劈,威猛无铸,只若战神,挡者无不披靡。
“杀!”段氏鲜卑趁势一个反击,将氐人冲退一些。随后匆忙退却;七八个凶猛大汉缓缓而行,在后压阵。
“后退者斩!给我杀!”
雷弱儿气急败坏地大吼。正欲举军追击,蒲洪扬声叫住了。“罢了!任他们去吧。这伙人不好降服,收下来反而容易为患。”
段氏部落戒备地缓慢后退,直到与氐人脱离了接触,七八个大汉才放马追赶大部。段龛迎上来,冲其中一个雄武剽悍的青年大笑道:“罴弟神威,当令宵小之辈丧胆。”
青年是段龛之弟,名叫段罴,雄武号称段氏鲜卑第一。不过,段罴显然不是一个莽撞的武夫,得到兄长的夸奖后,谦逊一笑,道:“大哥,天下真要乱了。枋头重地,被人霸占;朝廷竟然无可奈何,石家的大赵不长远了。。。”
“石家朝廷干我等兄弟何事。。。”段龛哈哈笑道:“过了黄河,我们且找一处地方安身,在南北两朝间左右逢源,坐观天下大变。岂不美哉!”
“大哥说得是!”段罴钦服不已。
段龛部过黄河,继续南行,一天后,来到惠济渠附近,望着千里平原,段龛兴奋道:“就是这里!这儿有草有水,可以放牧,还可掳掠汉民过来耕种。”
“单于。前方十里有个坞堡。”
探查的斥候飞马来报。“单于,这里属兖州陈留国地界,兖州刺史刘启没有在此驻军;方圆五百里,只有前方一个孙家坞,里面聚集了两三千人。推以本地人孙昱为督护。”
“哈哈。。。好!上天所赐,不取则咎。诸位随我来,取了孙家坞,我们就有过冬之处了。”段龛喊声一落,两三万部落族民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啸叫,拎着刀枪棍棒吆喝着向前冲。
孙家坞不大,没有挖壕,寨墙也不高。
段氏部落的人们见此情景,兴奋地大叫。这种坞堡也许只需付出百十条性命就可攻下。正当他们抬着巨木准备撞击寨门的时候,寨门缓缓打开;一个瘦高汉子孤身走出,扬声道:“孙家坞愿降,请贵军善待堡内民众。”
(紧赶慢赶总算在十二点之前赶出来了。虽然,这一章的内容还没写完,不过,字数差不多了。呵呵。)
------------
七十四章前夕惊雷(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北方风雨欲来,如鼎油干柴;南方和风细语,名士们个个志向高洁。
十月初,褚衰回到京口家中,重新温习《太玄经》。大半年来,忙忙碌碌地北伐,修身养性的功课撂下了许多,褚衰意欲趁冬闲时段好生温习一番。
只不过,天不遂人愿,在书斋读了两天书,褚衰忍不住呵斥下人:四周这许多动静是怎么回事?
自回到京口,他就隐隐听到四周尽是哭啼之声,凄凄惨惨,让他心烦气躁,那还有半点温习功课的清净。
仆人嚅嗫了一下,回道:“这些嚎哭之人,听说都是代陂之战死者遗孀。。。”
褚衰募地一振,无力地一挥手。“罢了,由她们去吧。。。”
按照史料记载,褚衰自此心生内疚,不到一月,便即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