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2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实在非同小可。

“哼——”蒋干不满地哼了一声,这三人逼问出缘由,却不表态支持,若日后这番话传到王泰耳中,得罪人的事必定是自己单独扛了。

刘群歉意地笑笑,道:“这个。。。左将军身负城防重责,披肝沥胆,劳心费神,我等实在佩服有加啊。。。。。。”

刘群正搜刮着赞誉词语和蒋干客套,一侧的郎闿突然惊呼一声,抬手指着北方大叫:“啊呀!你们看——北边有消息来了。”

另外三人陡然一跳,呼啦一下,转身的转身,扭头的扭头,慌慌张张地向北方望去,再没人顾得理会王泰。

在四双目光密切地注视之下,两骑快马从华林苑内蹿出来,向着邺城方向飞奔。望着骑士急速奔驰的身影,四人眼睛不敢眨,大气不敢出,心已提到嗓子眼了。

“是蒋某派往邯郸的人。”两名骑士靠近邺城之后,被蒋干认了出来。

终于有消息了,无论是好还是坏,马上就能见到分晓。骑士越来越近,城楼上的气氛越来越凝重,咕咚声响中,有人紧张地咽着唾液。

“不知。。。”刘茂刚刚说出两个字,马上又闭上嘴巴。他感觉这时候开口说话很不合适宜。

两名骑士很快进了邺城,在城防军的引领下上了城头,刚一露面,就被八道目光死死锁定。两人胆子倒也不小,在四人的逼视下没有半点畏缩,径直来到蒋干面前,行礼道:“拜见左将军。属下从邯郸回来了。”

蒋干手一抬,未及开口,郎闿就冲前一步,喝问道:“皇上呢?汝等可见到皇上!”

两人望向蒋干,得到首肯后,其中一人说道:“回禀大人。属下在邯郸没有见到皇上,只见到镇南将军和戍卫将军。”

“啊?”城头之上响起四道惊呼。刘茂逼上前去,怒声喝道:“皇上呢?襄国之战究竟如何,汝等还不快快道来——”

两名士卒被刘茂凶恶的表情吓住了,愣怔了一阵,另一名士卒摇头答道:“属下不知道皇上在哪,也不知道襄国之战的究竟。”

“啊?!不知道!”城头上的四人感觉自己快要被逼疯了,焦虑、忧急、苦苦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头来,等到的竟然是一个“不知道”。

四人之中,刘群和蒋干相对沉稳一些。两人按捺住焦急,同时开口问话。

蒋干道:“汝等不会空手而回吧,不要急慢慢说。”

刘群道:“镇南将军、戍卫将军没有口信带给朝廷吗?”

最初作答的士卒开口回道:“启禀将军、大人。属下未进邯郸城,就遇上了镇南将军和戍卫将军率部出城,打算回返邺城。听说我等奉左将军之命北上打探消息,镇南将军便让属下先行回来转告,请将军和朝廷诸位大人稍候片刻,黄昏之前,他会赶到邺城,向朝廷通报襄国之战究竟。”

听了这番话,刘群异常懊恼:“怎么回事?这个石云重在闹什么!直接说皇上安危如何不就得了。偏要搞出这么多玄虚。”

“黄昏么?快到了。。。。。。”郎闿忧郁地望了一眼天色,不祥的预感悄悄袭上心头。

------------

第二章 重返邺城

更新时间:2010-06-23

大晋永和七年二月二十。申末时分,新义军借道华林苑,来到邺城。

之所以耽搁了三天,不仅因为大雷雨阻挡,更主要的原因是,石青用了两天时间和慕容恪讨价还价,向他索要冉闵的遗体。

鉴于慕容鲜卑‘喜欢扣留各方使者’的传统,石青不敢派亲信人员前往出使,不得已之下,他亲自带了一队精锐冒雨潜过滏阳河,趁夜捕捉了百十名燕军为人质,通过俘虏和慕容恪讨价还价。

石青的要求很简单很客气:请慕容恪将冉闵的遗体交换给大魏。

慕容恪若是同意,石青投桃报李,会把百十名燕军俘虏遣返,随即护送冉闵遗体回转邺城;慕容恪若不愿意,魏军上下将“不惜一切代价”与襄国石祗联手,同燕军玉石俱焚。随着新义军步卒的到来,两万多人马齐集滏阳河东,虎视眈眈盯着对岸的燕军,这个威胁决不容轻视,特别是在襄国石祗也对燕军小心戒备之时。

慕容恪爽快地同意了石青的要求,将冉闵的遗体送到滏阳河东。

事实上,即便没有石青的诸般威胁,慕容恪也多半会同意将冉闵遗体送归大魏。因为,冉闵早已凭借武勇折服了慕容鲜卑。

历史上,冉闵以八千悍民军为主力,与慕容恪十余万精骑交战,十战十胜,最终虽因朱龙马倒毙被擒,却已彻底折服了鲜卑人。冉闵死后,慕容俊追赠他为悼武天王,主因并不是因为河北大旱和蝗灾,而是恐惧敬畏,对上苍鬼神以及冉闵这等不可思议之人的恐惧敬畏。

冉闵遗体送到滏阳河东,石青命令新义军步卒回转青兖,以待后命,自率万余骑兵,护送冉闵遗体冒雨南行,一路收拢了两三千大魏溃兵,于二月二十午后抵近邺城。

大队人马尚未出华林苑,队伍前列的石青霍然发现,在通往邺城的浮桥上,有四人并排而立正自向这边翘首眺望。双方相距里许,面目依稀可见,石青感觉四人甚是熟悉,‘像是’刘群、郎闿、蒋干、刘茂。只不过,四人相貌和记忆里的印象又有些差异。

以世家子弟自居向来收拾清爽的刘茂不修边幅,邋邋遢遢;往日神采飞扬的郎闿像个糟老头子,满头苍灰;从容儒雅的刘群失去了应有的风姿,黑乎乎的眼眶里尽是焦灼;左将军蒋干柱枪而立,身子笔直挺拔,貌似极为坚定,石青的感觉却怪怪的,总认为蒋干全身的重量全赖长枪支撑,没有长枪,也许他已倒下。

因为心忧,他们才成了如此模样。他们是冉闵最忠诚的臣子。石青发出无声地感叹。

历史上,冉闵势衰之际,刘群一直不离不弃,阵战而死;刘茂、郎闿饮恨自尽,以身相殉冉闵;蒋干在冉闵生后,独力辅保冉智,支撑大魏朝廷,直至邺城破关这才缒城而出,逃往南方大晋。

双方越来越近,感受到对面四人焦灼的目光,石青心头一黯,低声吩咐三娃子:“去!悄悄向全军重申封口令,进邺城后,不许任何人擅自议论襄国战事,不许任何人提及皇上遗言,违者军法处置。”

三娃子应声而去。石青整理了一下心情,催马冲上浮桥。

石帅。。。镇南将军。。。云重。。。不同的称呼响起,浮桥上四人顾不得礼仪,上前围住黑雪,或抓住缰绳,或扯住马鞍,齐声问道:“皇上呢。。。怎么没回转邺城?”

石青双唇紧闭,沉默着打量四人,稍倾,他声音一抬,肃然喝道:“诸君乃大魏庭柱,或担负邺城防务重责,或身居朝廷中枢;逢此危难时刻,不在邺城安抚民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