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0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横沙场十几年,竟有立足未稳之时,并因此被擒。

“啊——皇上!皇上。。。。。。”黯然之际,冉闵突然听到熟悉的悲号之声。

孙威!

在燕军欢呼声中,冉闵觉得孙威的声音似乎特别亲切。他侧耳细听,听出声音是从河对岸传来的。

这小子倒是机灵,总算躲过这一劫。

冉闵露出一丝苦笑。

“皇上!石青来晚了——”石青的声音在对岸响了起来。他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极度压抑的悲伤,但却没想孙威那样哭出声。

石青!?

这个名字此时就像一道闪电,从脑际倏地划过。冉闵心中一亮,似乎明白了好多事。

“石云重!”冉闵竭力将脖子抬高一点,嘶声叫道:“石云重!你怪寡人吗?”

“不——石青不会!永远不会——”对岸传来石青压抑不住的颤音。

“石云重。寡人明白了——寡人乃天命所归——你也是——你会在寡人之后应谶——哈哈哈——寡人以前错怪你了——你不会在寡人生前背叛——”

“皇上——”石青终于忍耐不住,哀声大哭。

“石云重——寡人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杀胡复汉以后交给你去做——对寡人的孩子好点——让他们有个善终——”

“皇上——放心——”

“孙威——汝代寡人向邺城传遗诏——邺城交给石云重了——汝等日后好生跟着石云重杀胡复汉——”

“皇上——”

三人隔河呼喊,燕军也没有理会。几十名燕军叠罗汉一般压住冉闵,另有几十名燕军手执利刃,从人肉间隙抵住冉闵周身。

慕容恪摘下鬼面,皱着眉头走上堤坝。他眯着眼向对岸瞭望,暮色苍茫中,对岸影影绰绰立着不少骑兵,却看不清人的面目。

“石青石云重?青兖的新义军军帅?”

慕容恪转回身,注目冉闵,平静地说道:“冉闵。你的眼光不错。那小子有几分能耐。不过,大燕乃天命所归,他再是厉害,还能强过汝不成?左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顿了一顿,慕容恪又道:“冉闵,汝应顺时识命,劝邺城诸君归降大燕才是,不动刀戈,实乃中土民众之福。”

冉闵闻言噗地一笑,讥刺道:“慕容氏假仁假义那一套,只骗得三岁稚童,焉敢在寡人面前卖弄。慕容恪,汝既有心劝邺城降燕,可敢让寡人站起说话?”

慕容恪稍稍一僵,旋即微笑道:“慕容恪确实不敢。汝这等人实乃奇数,本不该在世间出现,慕容恪不敢懈怠。”

冉闵哈哈大笑,道:“慕容恪不过如此,寡人先前倒是高看汝了。”

慕容恪无声一笑,也不分辨,平静地吩咐道:“来人。将冉闵双腿打断,嗯,两条手臂也需要打断。小心点,不要出了纰漏。”

“哈哈——好!好一个慕容恪!果然是滴水不露,算无遗策!”听了慕容恪的命令,冉闵毫不在意,犹自大声取笑。

四五个燕军士卒依令上前,将冉闵双腿扯出,一一打折。冉闵面露微笑,至始至终,也未皱一下眉头。

至此,燕军士卒整体都松了口气,叠罗汉的士卒从冉闵身上翻下,留下八名士卒左右按住冉闵双臂,手执利刃的燕军依旧小心戒备不敢稍离。

两个士卒各拿着粗大的根棒上来,一左一右对准了冉闵的臂膀。冉闵侧过头来,冲慕容恪笑道:“胡狗!汝还能辱寡人么?”

慕容恪眼光一闪,随即叫道:“小心!不要让他——”

慕容恪话刚出口,冉闵朗声笑道:“胡狗!晚了!哈哈哈——”大笑声中,他猛地一甩头,脖子侧移半尺,从抵在肩头的环刀利刃上擦过。

噗——

一汪碧血冲天而起,如长虹贯日般掠过苍穹,一路飞洒,一路润泽,融入广褒而又深邃的大地之中。

“快!看看死没有,有没有救。。。。。。”慕容恪正自吩咐士卒,话未说完,头顶上呼喇喇扯下一道霹雳,紧接着雷声滚滚从天界深处直奔过来,在他耳边连绵炸响。惊得他一下闭上了嘴巴,脸色煞白地盯着风云突变的天空。

一转眼的功夫,天空已经黑透了。密密的,。厚厚的,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云层低垂下来,仿佛天塌了般,压迫的人心发慌。一道道霹雳,一声声春雷,在天空中肆意纵横,爆发出震人胆魄的吼叫。

这一刻,在这片美丽而又沧桑的土地上,有无数人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惊恐地仰望苍天,他们真切地了感受到——上苍的愤怒。

------------

第一章 煎熬

更新时间:2010-06-23

大晋永和七年,二月二十。

凌晨开始雨势有了衰减的趋势,天光大亮的时候终于完全止住了。这场百年罕见的春季大雷雨,整整下了三日三夜,其间霹雳电闪喧闹不休,直欲将人的魂魄轰散一般。

雨停了,天还未完全放晴,铅灰色的云层高高地悬挂在苍穹之上,迷迷蒙蒙,扑朔难解,似乎不愿意让人们去揣测上天的心思。

辰末时分,郎闿出了府邸,沿着东西直道踽踽而行,邺城还未从天威震怒中苏醒过来,宽阔的东西直道上没有多少行人,偶尔露出一两个身影,也是急匆匆慌张张一闪即没。

来到金明门,郎闿习惯性地右转,向皇城内走去,即将进入城门洞的时候,他脚下一顿,有些迟疑。襄国之战结局不明,邺城内外人心惶惶,朝中哪还有人用心理事?不说三公六卿,只怕连尚书台都没人值守,这时进皇宫又有何用?

犹豫之间,郎闿眼前浮现出冉智懵懂无助和董皇后惊慌凄凉的表情。长叹一声,他转身离开金明门,绕道官署区前往邺城北门。襄国战事究竟如何?皇上安危究竟如何?郎闿心中也是无数,又怎能安慰董皇后和冉智呢?

这场罕见的大雷雨将邺城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彻底阻挡,尽管陆续有滏阳河后营、中军大营的魏军冒雨逃回邺城,其中还包括卫将军王泰,可他们只知道局部战事,并不了解冉闵率领的主力结果如何。邺城朝廷汇集逃兵带回来的军情,只能得出“襄国之战大败已成定局”这个结论,至于败得究竟有多惨,冉闵会不会有危险却无从推论。

来到北门,郎闿沿着倾斜的上马道缓缓向上迈步,待登上城墙,两个倚着垛口抬首北望的熟悉的背影立刻映入眼帘。郎闿一眼认出,左边稍矮之人乃是散骑侍刘茂,右边高一点的乃是尚书右仆射刘群。

邺城挂念皇上的可不是只有我郎闿一人。唇角的笑意一闪即隐,郎闿无声地踱了过去,来到刘群右侧站定,扶着垛口向北眺望。

雨后的原野水汽弥漫,视野不是很好,站在城头,除了华林苑南部边缘的飞檐兽脊,花圃园林,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郎闿没有焦虑,耐心地眺望北方。

能够等待、有所期盼的感觉,比无所适从要美妙的多。

“郎大人!你的头发怎么啦?昨天还好好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