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面的谣言四起,还有,派人去查一查,这谣言乃是传自于谁人之手!”

赵构也不是傻子。

这时候还看不出来,这是有人在借着赵洙之事,诬陷大宋的宰执赵鼎。

“遵命!”

“多谢官家!”

然而,不过几日,又有了谣言。

这一次的谣言是关于户部尚书胡寅,此人是他的大哥把他抚养长大。

年少之时,也是一个纨绔。

如今已经是尚书,却不尊去父母,连他的大哥,也都有些疏远。

说此人乃是一个冷血和无情无义之小人。

再然后,便是其他几位相公,也都相继有了一些谣言。

张浚喜欢财。

吕好问和歌姬开无遮拦大会。

吕颐浩辱骂几位给他上呈诗词,请求他鉴赏的士子。

还有其他的大臣们,也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谣言,有一些,那可能要被问罪,或者是抄家灭族。

总之,相公们的丑事或者是过错,也都被传出来,成为了那些读书人饭后的谈资。

朝堂上,也开始互相弹劾起来。

他们觉得这是有人看上了他们的官职,想要搬倒他们,然后自己上位。

眼看朝堂上,要成为一个菜市场了。

赵鼎直接站出来了。

“官家!”

“众位相公,尔等莫要中了敌人之奸计!”

“如今大敌在北,我等应该一力北伐才是,怎么就突然开始互相弹劾起来?”

“请各位冷静一下,这,难道不是别人之阴谋诡计?”

赵鼎的话,顿时让朝堂上的百官们冷静下来,他们其实也的确是别有用心。

想要借着这个谣言,让自己的上司滚下台。

他自己好上位。

但是经过赵鼎这么一说,他们的弹劾,怕是以后都要石沉大海。

这个机会也没了。

果然,坐在上面的赵构拍桌子了。

“岂有此理!”

------------

第两百三十三章 四公相

赵鼎一番话,这才平息了整个朝堂之上的乱象。

赵构那个气啊!

本来,他还觉得这件事情有一些古怪,为何这么多大臣,突然开始发难。

直接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

这民间关于朝堂上的相公们的一些闲言碎语也开始多了起来。

要是一个两个相公,那可能是真的有过这种事情。

可是这朝堂上几乎是一半的相公们,都传出来私德问题,又或者是生活作风问题。

那就不是什么小事儿了。

一个不好,整个朝堂或许都要失去了民心。

仙师有言,得民心者才可得天下,千万百姓的誓死追随,比什么都有用。

这真的要是让百姓们开始觉得朝堂上的相公们,那都是私德有问题的。

以后,谁还会相信行在?

“泰发相公!”

赵构直接叫出一位相公来,此人乃是历史上的四公相之一的李光。

这四公相,说的是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

这四位如今也已经成为了朝堂上的四公相。

以赵鼎这位宰执为首。

李纲执掌枢密院、李光参为吏部尚书一职、胡铨则是户部尚书。

赵构也是突发奇想,有了四大帅,那自然要有四公相。

这本来也是楚风当初指点之时,说了历史上对于大宋忠心耿耿的四位相公。

他回来之后,就开始逐一提拔,成为了如今朝堂上的四公相。

“这朝堂之上的相公,都是为了大宋之安危而克己奉公,如今这大宋之内出现了细作,竟然开始散布谣言来中伤相公们。”

“此事,你要联合刑部还有都察院,给朕查清楚,到底是何人所为!”

赵构真的是没想到,敌人会给他来这一手。

要不是赵鼎及时提醒。

现在怕是要动手,一个一个对朝堂之上的相公们,来一个深入调查了。

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任务。

调查的好,还能洗清罪责。

调查的不好,到时候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相公们,怕是都要因为此事而罢官。

赵构也不想大动干戈。

特别是经过了赵鼎的提醒,他觉得这十有八九,那就真的是大金的阴谋。

“遵旨!”

李光无奈,接了旨意,看了看赵鼎。

不愧是被仙师夸赞的中兴之臣,能够在如此杂乱的朝局之中,一句话就平息了。

当真是玲珑之心,智慧超凡。

这朝堂上的弹劾,难道真的就只是大金的阴谋吗?

那百姓只见的谣言,真的就是大金的细作可以做到的?

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施以手段,想要把朝堂上的一些相公给拉下马。

至于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光也看不出来。

而随着赵鼎这一番转移阵地,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们,也就不敢在继续弹劾谁。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

这个时候再站出来,那就是大金的细作了。

“金贼实在是可恨至极,竟然还安排有细作在大宋,枢密院一定要彻查这些个细作。”

“如若真的让他们带回去一些有用的情报,于我大宋而言,岂不是非常大的威胁?”

赵构说道。

李纲则是站出来,表示一定会彻查。

刚刚,他也被中伤了。

弹劾他的奏折,也是非常多,当年他的确犯下了一些过错,比如和岳飞之间。

又比如,当年为了主战,做出来的一些头脑一热的事情。

这些也都被人翻出来,并且传了出去。

他这个四公相的名声,算是在这四人里面,已经是最差的一个了。

“刘洪道。”

“你们这国子监的邸报,也要把几位相公为了大宋鞠躬尽瘁的事情报道出来。”

“并且,也把此事乃是大金的细作,为了让大宋内乱而传出来的谣言,报道出来。”

“我大宋的子民,怎么能够任由那些大金的细作摆布?”

担任国子监中的通文馆馆长,也是掌握着邸报的报道权力的主编一职。

刘洪道连忙出列,躬身施礼,说道:“遵旨。”

如此一来。

这个攻陷相公们的事情,也算是得到了解决。

赵构去了仙境之后。

那个真情流露啊。

他现在也觉得,当一个好官家,那实在是太难了。

始皇帝等人,对于赵构的这番排腹,那自然是不敢苟同。

对于他们而言,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一定要走到极致。

三皇五帝之功。

大吗?

如若,他们真的能够征服这脚下的疆土,打造出来一个日不落的王朝?

那这样的功业,和三皇五帝相比,又如何?

诚然,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每一个人的野心自然也是有大有小。

想要赵构来一个一统千秋。

那是不太可能。

他只想要偏安一隅。

至于北伐,那是因为仙师在一力支持。

他也想要解决大金这个心腹之患。

好让自己能够更好滴偏安一隅。

仅此而已!

回到了行在之后。

赵构就做了个甩手掌柜,朝中的一些事情,开始交给了四公相来处理。

仙师都说了,要分权。

并且也讲述了一个能够让皇帝的权力得到很好地应用的官职方式。

赵构听完,那自然觉得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