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几百人。
这对于双方来说,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偷袭,一个不算是多大损失的战争。
却被大金拿来做文章。
使者团言辞犀利地指责大宋,毫无和谐相处的心思。
这是要毁掉双方既定的盟约。
既然如此那大金就要挥师南下,和大宋决一死战,为那些死去的大金将士们报仇。
大宋这边,自然也是毫不示弱。
毕竟,这个时候要是退让了,被邸报给报道了,他不仅会丢了官,怕是连名声都臭了。
现在谁不想上邸报上面的红榜?
前四直接被岳飞、韩世忠、吴玠和李彦仙四人给占据了。
这简直是打士大夫的脸面。
只不过,这件事情是官家定下来的,他们也没办法。
相公们就算是想要排挤四大元帅,拿着这个偷袭的事情做文章。
那也要看官家的意思啊!
这四大元帅那可是能够进入仙境的人,也是官家最为忠臣的武将。
还能够抵御大金的入侵。
他们很那用一个弹劾,一个小小的过错,就可以让四大帅不攻自破。
朱胜非也是直接指责大金,这大宋不过是护送商船而已,结果却被大金欺辱,最后还下令杀人越货。
这简直是粗鄙的行为。
双方就用此事争吵,想要赔偿。
而偷袭者戍守京师的地方守备通判李淮诚,却被听闻此事的赵构,打赏了一番。
表示他也是一个猛士,为了大宋而冒死偷袭。
这一下子。
可是激起了不少地方将士们,就算是吴玠还有岳飞等人手下的那些部将的心思。
他们也想要捞取军功,想要得到来自于官家的赏赐,想要从此一飞冲天。
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校尉。
岳飞这边,则是严令有人私自动兵偷袭,对方经过上一次的偷袭之后,必然会由所准备。
这个时候再去偷袭,很难不会中了别人的埋伏。
而韩世忠那边则是相反。
他觉得自己拦不住那些个部下想要捞取军功的心思,那就利用当初在仙境之中,仙师偶然提起的游、击战和麻、雀战。
利用小规模的作战,扰乱敌人的视线。
不过嘛。
双方都是隔着一条大江,想要偷袭,那就必须过江作战。
这游击,那就很不好展开。
------------
第两百三十二章 谣言
“听说了吗?”
“这赵相公的大公子赵洙,竟然暗中掳走了北庄上的一黄花闺女。”
“后来,那一家子人,都不明不白地死了。”
“没有想到啊,这大宋宰执赵相公的儿子,竟然是这样的人。”
一个酒肆之中,几位书生模样的人,聚在一起。
这酒足饭饱之后,自然是剩下了八卦。
要么就是谈论如今的大宋和大金之间的政事,还觉得那大金不过是蛮夷之人。
如今有了仙人的指点,再加上官家的圣明。
北地蛮夷都不足为虑。
所以闲着没事,也不知道这个传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谁人口中传出来的。
反正,不仅仅是这些书生。
就是在士子之中也有了传闻,然后便是到了朝中的大臣那里。
不日。
这朝堂上的御史中,就直接参了一本。
赵构听完这个让他气愤不已的事情,直接看向了站在下面的赵鼎。
“赵相公,此事,你作何解释?”
赵鼎站了出来。
“吾儿掳走北庄一女子之事,确有此事。”
大臣们还有上面的赵构听到赵鼎的话,顿时脸色一变,这宰执怎么就直接承认了。
“不过……。”
赵鼎看了看那位御史中,看的对方心中发毛。
“不过什么?”
赵构直接问道。
他想要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赵洙真的做错了事情。
那就要受到惩罚。
再加上赵鼎乃是其父,还是大宋的宰执。
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这是赵构十分不想看到的。
因为赵鼎此人非常有才,对于仙师指点的那些策略,赵鼎都能够很好地实施。
还能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让大宋变得更为强大。
特别是有一些手段,在赵构看来,那都是王佐之才。
后来,他把赵鼎的事情,也向楚风讲述过,被楚风夸赞了一番。
说大宋如今谁人还能担任这宰执,便是赵鼎。
因为李纲太过强势,对主战的情绪太过高涨,这北伐之事需要一步一步来。
而张浚太过爱财,担任宰执,怕是要成为一个大宋最大的贪、官、污、吏。
吕好问和吕颐浩也都有点儿温和了。
只有赵鼎,稳重之中有着忠诚、知进退、晓兵事,拥有着非常高的声望。
赵构听到楚风的夸赞之后,这大宋的宰执,他就不想换了。
所以对于赵洙这件事情,他也非常上心。
“回禀官家。”
赵鼎似乎早已经有了些许准备,直接开口道:“此事虽然却是是真,但是并不是张御史所言。”
“吾儿为知府,在体察民情之事,见到了北庄一女子失去了双亲。”
“其年岁不过十,被其叔父所鞭打,十分可怜。”
“这才从其叔父手中买下来,然后安排在了前院,此举,臣以为非常之不妥。”
“后来听闻之后,便书信一份,教导了他。”
“既然地方上有此事,那就说明这大宋还没有做到让人人都可以吃饱饭。”
“他这个知府,也有错,为何不能建立一个保障这些失去了家人,失去了生活之希望的人,可以有一个庇护所。”
“另外,从其叔父手中买下来,于此女而言,也是一种不妥。”
赵鼎在朝堂之上的一番说辞,顿时让一些相公佩服,再加上,还有人做证明。
赵洙的嫌疑算是洗清了。
不仅如此,赵鼎还提出了当年蔡京提倡的漏泽园、安济坊等惠民之策。
顿时让不少大臣们是佩服不已。
聪明人,谁看不出来这个所谓的强抢民女的谣言,乃是故意中伤赵洙,其目的乃是站在这里侃侃而谈的赵鼎?
不曾想,赵鼎这么短时间,就已经准备好了如此多的后手。
“嗯。”
赵鼎的话让赵构想到了当初的仙师有言,这最好的繁华盛世,那就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朝廷可以建立孤儿院和养老院,为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养育他们的子女和家中长辈。
不仅如此,这其他人如果无法养老,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钱财,交给养老院,然后由朝廷出资支持。
很多很多的国策,在赵构看来,都是很难实现的。
毕竟这孤儿院和养老院,那都要花多少钱啊!
朝廷不仅要养军队,还要养孤儿和老人,甚至是要养天下人。
这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如今赵鼎提出来,对于赵构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他觉得赵鼎之才,几乎是这朝中的顶尖。
也难怪,仙师会那般的夸赞他。
“好,既然赵洙之事,乃是一个误会,那此事就作罢,休要再提,邸报上面,可澄清此事。”
“以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