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称赞的名将,必然有着过人之处。”

“父亲不在此列,那就只能获取更多军功,然后安抚一方百姓,从而得到仙师的认可。”

“或许这样,父亲就有机会进入仙境了吧?”

左良玉想了想,然后对左灵韵说道:“不愧是我左家的小诸葛,当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为父明白了。”

军功算的上什么。

那袁崇焕不是也有着不少军功嘛。

但是,再看看袁崇焕在辽东之地做了什么?

和大清的商人往来,把自己的一些族人迁徙到了辽东,直接控制了整个辽东。

就算是辽东的总兵吴家,都听从于袁崇焕。

不仅如此,当左良玉了解到了朝廷给辽东镇守之军送去的军饷之后。

更是猜测到袁崇焕此人,那是一个贪婪。

大明朝廷都已经穷的两餐喝粥了。

袁崇焕还要一个劲儿地要军饷,要的还非常多,完全就不符合军中军饷的规定。

就这,万岁爷还是给了袁崇焕不少的军饷。

以至于朝廷这边的负担非常重,还向百姓征了大半年的三响。

直到万岁爷从仙境回来,直接下令废除了三响,杀了几个奸臣,下令征收商税。

所以,这也是为何作为四大名将的袁崇焕,这一次不能进入仙境的原因吧?

左良玉心中想着。

休息了好一会儿的崇祯皇帝,这才开了早朝。

外面百官们已经等不及了。

他们很想要知道,这一次崇祯皇帝带着洪承畴等人进入仙境之中,有了什么收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施礼,崇祯皇帝一挥手,让他们起身。

“尔等都应该知晓,朕昨夜带着几位总督进入了仙境之中,这也是朕第一次带如此多的人进入。”

“承蒙仙师厚爱,赏赐了几个仙器。”

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像李世民那样,还摆了一场宴席,让所有人都观摩一下打火机。

他只是让卢象升把打火机拿出来,给百官们示范了一番。

这一下子。

很多官员的双眼,都冒着光。

能够把水变成火的火折子,当真是仙家之仙器,就是不一般。

众人看着卢象升的眼光,那无不是羡慕不已。

特别是袁崇焕。

已经是后悔死了,早知道进入仙境,还有这样的仙器。

他说什么,那也要进入仙境啊!

等下了朝,一定要去万岁爷那里问一问,怎么才能够进入仙境。

“这一次,仙师有言,大清不久之后必然会举兵南下。”

“众卿,可有何建言?”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可能这个时候已经是慌乱无比,胡乱地指挥一通。

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绝对不会太过慌乱,因为他有了自信,哟了自信的人,就是不一样。

“万岁爷,臣斗胆一问,仙师对于,大清举兵南下,可有何指点?”

韩癀连忙站出来,对崇祯皇帝施礼问道。

“仙师有言,此战不可避免,所以大明自然要举兵抵挡,给大清一个强有力的打击。”

崇祯皇帝铿锵有声地回道。

“可是,万岁爷,如今大明各地旱灾不断,这粮草都未必能够支援大明和大清之间的战争。”

“试问,我等又该拿什么来抵御大清的铁骑?”

韩癀再一次问道。

这让崇祯皇帝微微皱眉,看了看韩癀。

如果不是仙师给了崇祯皇帝自信,如果不是楚风说过要亲贤臣,远小人。

如果不是仙境之中,有着真实的李世民,还有太祖朱元璋。

如果不是楚风在教导了他帝王心术,重要的不是在罢免或者是杀死那些官员,而是能够知人善任。

这一刻,韩癀怕是要失去他内阁首辅的位置。

“无妨,仙师也正是知晓大明遭受旱灾,粮草并不充足,所以就赐予了朕两件大杀器。”

“等到这大杀器造成之日,那大清的铁骑,也就不足为虑也。”

仙师给了崇祯皇帝抵御大清的勇气。

韩癀还要再问,却被崇祯皇帝给回绝了。

仙师也有提醒,大明境内必然有着不少大清的探子,可能朝中都有官员,接受了大清那些探子的好处。

所以有一些事情,就不能广而告之,让皇太极知道了。

底牌,永远都是要留在最后,也是捂在最后,才亮出来,这样就可以达到致命一击的效果。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恩威并施

崇祯皇帝如今可是让锦衣卫把将作监保护的非常严密。

里面的任何一样手艺,都不能让人带出去。

这里面的工艺真要是被泄露出去了,那大明也就玩儿完了。

本来要用强大的火炮去攻打敌人。

这最后要是被敌人也用强大的火炮反击一波,大明怕是要重蹈覆辙。

所以才经过楚风的提醒之后,崇祯皇帝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不仅仅是严加防守将作监,招收的西洋人,也都给他们看管起来。

还在京城之地,让锦衣卫调查可能存在的皇太极的探子。

还别说,锦衣卫还真的查出来几个。

这些人,本来是被皇太极以非常丰厚的报酬给吸引了,成为了鞑子的走狗。

每一次,官府宣读的邸报,都被这些探子给记下来,传到了关外。

而他们传送的渠道,就算是到现在,都没能查出来。

到底是从哪一个关口传出去的。

毕竟这消息想要传到皇太极那里,就必须要出关。

而自从双方展开了大大小小的几次战争之后,这关口都已经被封住了。

连商队都不曾往来。

而这些探子,又是如何把消息传出去的呢?

这个调查的任务,崇祯皇帝交给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至于东厂,现在不仅仅要建立工厂,还担任着调查地方一些贪墨之事的责任。

这两把刀剑,在楚风的提议之下。

崇祯皇帝算是重新用起来,用的还比较顺手了。

“虽说这战事不可避免,但是民生更是不容忽略之事,如今冬季也快要过去了。”

“各地修建水渠的工程,完成的如何了?”

崇祯皇帝对工部尚书张凤翔出列,躬身施礼道:“回禀万岁爷,各地遵循以工代赈,修建了不少的水渠,有一些地方已经有了效果,灾情明显减弱了。”

“但是有一些地方,就算是修建了水渠,也引不来水,天太过干燥了,水渠的水,到了一大半,就干涸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仙师有言,这大旱的时间不会太长,他并不能前来为我大明行云布雨。”

“这有反天道常理,所以只能是指点我等,如何在这大旱之下,稳定民生,保国祚不被内忧外患而影响。”

“这冬季来临,必然会有白雪降临,初春之后便是冰雪融化之际,到时候我们修建的水渠,也就有了用处。”

崇祯皇帝说了几句鼓舞的话。

“皇庄的高产农物,如今养殖的如何了?”

一身穿红袍的官员,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