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表示满意。“那个冷风。就定了吧。你引荐时,不要再换他人了。”
官员忙应着。跪在当地不敢起身。
李其见也把这官员吓的够呛了,便令他退下了。
实际上,李其只是在一次退朝时见他最后一个走,才留住他,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职位,什么名字。日后该找机会弄到所有品位可登朝见帝的大臣的名单。
……转换视角分割线……
一周内,李治三天两头的看见桌上摆放着地有自己笔迹的宣纸,上面写着一步步的对幽州地安排和设计,地图上也开始有一些来回曲折的战略线,越来越吃惊,他竟不知道这是自己什么时候分析出的内容。
回忆起自己流失的时间和模糊地记忆,是不是真的压力太大,身体开始不行了?但这样耸人听闻的病症,他却不想被外界知道,他现在需要的是稳固的权利和民心,决不能给大家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捏着一周的宣纸,看着上面思考的痕迹,还有已被画了记号的地图,李治不得不开始认真的思考幽州军地设立。
一周后。
早朝,李治接到了那张力荐设幽州军的奏折,左司侍郎上奏之后跪在殿上开始了一系列有理有据的谏言,从幽州的地理环境,到突厥的野心不减,以及胺那近期明里暗里的小动作,考虑到未来的攻与防,考虑到大唐基业地稳固,考虑到北方人民地安全,考虑到…
李治手心扣着左司侍郎崔义玄的奏章,认真听着他地阐述,一直自己贯穿的幽州军计划,被崔义玄的一席话串联起来。不得不说,崔义玄的口才极佳,事情被他一说,就变得顺理成章,头头是道了。
当崔义玄提到连将军的人选他都替皇上考察过时,李治有些吃惊,同时又在心里赞叹了崔义玄的心细如发。崔义玄是已经深入了幽州亲自考察、思索过,才来上奏,这又给崔义玄的进谏增加了几分。李治点头应承下来,抬起头看着满朝陷入沉思的武官员,“爱卿们回去都拟一份奏章,将自己对此事的见解写分明了。明日早朝时,上奏给朕。”
退朝后,李治捏着崔义玄的奏章呆坐了许久,上面的字迹和意见虽有些分歧,但与自己在宣纸上的记载和分析竟也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工之处。这崔义玄,竟和朕想到了一起?
另一边,当崔义玄退朝归府后,他的府上竟变得门庭若市。不少要写奏章的大臣都来到左司侍郎府求教,崔义玄一时间变成了群臣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手心里捏着一把汗,侃侃而谈将幽州军之事说的几乎是若不设立军队,简直就是大唐之危。
部分官吏旁敲侧击的询问他是否早已与皇上互通了有无,崔义玄皆一脸真诚的告知对方,这事,他第一次提及起来,就是在今早的朝堂上。
帝王吩咐之事,哪有懈怠之理,又哪有懈怠之胆。
当李其静观着事态的变化开始朝着自己设计的方向走,他又开始翻看四周蛮荒之国,哪里,可以尽快出兵征战。
过年了,撒花先,祝所有读者亲们新年快乐,又长一岁,成熟多一分,童心却不减。牛年赚大钱,事业大火并祝单身的朋友都能找到如意眷属,非单身的朋友牛年更幸福!
哒哒哒,撒花,拜年……
------------
(140)随军出征以见情郎
幽州军的设立,出乎意料的顺利,几乎是全票通过。朝野之,对突厥的防备,算是皆有同感。
至于冷风这个人,李治却多有疑虑,但崔义玄再三保证,此人武双全,且善于兵法,虽不知带兵打仗到底如何,但若说驻守一处训练军将却绝对是一把一的强手。
李治这才勉强封了个守城军将。
事过月余,李治又开始在桌上看到征高丽的战图和计划书。这一回,他心里却没有迟疑了。征讨高丽,这是父亲生前一直在做,却没有取得最终胜利的一件事。他一直扮猪吃老虎,此刻,却开始想着壮大自己的声势,踩着父皇的肩膀,登上更高的山峰。
高丽,他要亲征。
这正投了李其的心思,于是,一场战争开始在两个人心里酝酿。
一个月过去后,李治定下了亲征高丽。
阵前元帅自然是皇帝资深,冲锋之人却是苏定方、李继、刘仁轨和薛仁贵。李治虽未想过一战大捷败高丽,却也想给高丽提一个醒,大唐虽然有了新帝,但征讨高丽却是不变的。
当李治开始准备出征时,倾晨拉着李治的手臂,眼泪流了一盆又一盆,她最后告诉李治,如果他不带着她出征,她会死在皇宫里。
李治却仍不同意带她,倾晨每日里便装作要死要活的模样,日日魂不守舍般,连和李治说话,都变得懒怠了。李治无法,只得暂时承诺,一切到时再说。
倾晨得到这样的回答,已经心满意足,下一步,就看李其的了。
果然。隔日早朝,崔义玄上奏,谏言带幽州府卫将军征讨高丽,以试炼新将。
李治没有异议,只是全权交给崔义玄去处理,这样的重视,对于崔义玄来说,已经比李其的上次更加珍贵了。
倾晨和冷风的幽会。李治成了重大牵线人之一,当然,如果冷风和倾晨能够顺利见面的话。
日一天天的过,倾晨地肚开始有了凸起,李治出征在即,倾晨即使身体不适也不让李治知道,她时刻表现出的状态,都是自己可以随军。不仅可以随军,还可以照顾他。
女人为了爱情可以变得疯狂,这一点不假。她们甘冒很多风险。只为了见爱人一面。
春夏交替的季节,李治出发了,内务交由长孙无忌,倾晨如愿。跟着李治出了长安,带着王皇后等人希望她死在战场的恶毒期盼,踏上了通往边界的路。她等待着临近幽州时,与冷风会合…
马车过于颠簸,倾晨白天坐的是身手最好的战士抬的轿,夜晚大军速度降下来,才坐马车补眠。所有人都说她是在玩命,但她仍精神抖擞地告诉大家,她很好,不累也没有不舒服。
路上虽然辛苦。但倾晨仍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她每天都笑,累也笑,馋也笑,为了见冷风,她愿意吃苦。
在保护孩的前提下,她能坚持就一定不会放弃。
李治虽然心疼。却只能更多的给她呵护和照顾。尽自己所能的让她在路上更舒服些,到了高丽边界。就将她放在安全的地方,好好养伤。在他心里,倾晨是为了陪着他才来的,在他的认知里,倾晨是因为怕他出征路上无人悉心照料,无人说体己话才跟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