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0 章(1 / 1)

光绪中华 妖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想。臣一谢恩。”

“嗯——”我看着他地眼睛,坦坦荡荡的,点了点头道:“你能这么想就好。过去有些人唯恐职权少了,朕也是烦这个,是以才交待你两句。好了你跪安去办差吧。顺道差人知会下西门子公司。就说朕这两天要去看一趟、让他们准备一趟。”

刘光第应声去了。我扇着风,越扇赶觉着热,这也是我突然想起要去西门子公司的缘故,空调该可以面世了。想了想,问寇连才道:“西门子公司上次进贡大内的电风扇,还有多少闲着的?”

“奴才没留神,具体数目要回头去问下回禀皇上。应是还有三十来只。”寇连才躬身应答道。

我点头算了算道:“嗯,差你去办件差事,点算一下京城各大中小学校,共有多少课室,报上数目报朕,内帑拨银购电风扇,给这些地方都装起来。还有打今儿个起,传旨顺天府衙门,暑天里,每天每个学校要送十大桶绿豆汤,费用从内务府支。”

“要不要知会教化部康大人?”寇连才好心提醒道。

我刚要喝斥,心头一动、好事做都作了,讲讲有什么打紧,于是默默点点头道:“告诉他一声吧。不要说是朕的意思。”

内帑从海军那五千万两的起步银子拨出去以后,一直都没什么大地支出,前些年累年的远东股份公司分红加起来,这些年数目前快逼近十亿银元了,宫中如今人不多,每年开销有个五六千万银元也就够了,这笔钱够花了。多散点出去让学子们沾染点皇恩也是该当地。想了想,加了一句道:“近卫各军,也照赏电扇吧。不过朕看这笔生意不要给西门子公司了,你跟朕这么多年朕看你也没落什么好处,你给个消息给外面,让他们去办厂抢单子吧。朕给你这个发财机会。哈,只是学子们,军人们,要明年才能沐浴到朕的皇思了。”

我真是要送点回扣给寇连才的,这笔单子少说要近亿银元,由此带动好几十个民营的电气工业企业不成问题,让他吃点回扣也是奖赏他这些年尽心尽力地办差。谁知他却拒绝了。

“皇上,这样子……不太好。”寇连才拘谨着道:“奴才是您身边伺候的人,这么个……外头传起来……不好。”

我一愣,随即有点羞愧,我刚叹息过整体素质的问题、自己却在纵容下面的人搞商业贿赂,实在是说不过去,点点头自责道:“嗯,你说得好,朕真是糊涂了。好吧,你传朕的明旨,天下竞标,先限本国企业吧,跟工商部地人说,因是涉及到军事机密,享受国民待遇的外国企业不算。”

办妥了这件事,心头爽快了起来,也算是为民族工业又尽了一份力了。

过了几天,逯家药铺那件事情算是处理好了,寇连才主持的皇室电扇大订单的招标会也如期举行,电扇总计所需数目高达近千万台之数,三块银元左右的价格限制,成了成本控制的关键,这也引发了北方地区的数十家民族工业的抢订单热潮。间接对工业地带动效应,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估。

而中德合资的西门子公司也有份竞标,只是拿到的只是十万台的份额而已。但是他们还收获了另外一个惊喜,以中方投资代表西门聪的天才创意,从本年度开始,西门子公司可以开始生产工业空调,这种新奇的东西,根本就无需为订单发愁。

与大规模电器设备应用相配套的,中美合资天津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北京部分地区的电路铺设工程,其他的大部分工程则分包给了国内的新兴企业。

北京周边的火力发电厂,也开始兴建。

基础设施的大量上马,一方面刺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同时创造着大量的新兴行业,就业机会等等。

如今的北方各地,不仅仅是我这一时心血来潮所引发的工业浪潮,这只是席卷全国的,经过长年催生的工业大井喷的一部分而已。

北方的电气化,城市自来水,排水管道,沥青马路,电路,电话线路等等比南方要领先少许。而南方则出乎我的意料,农业的机械化反而在南方首先开始蓬勃发展。

原因想想也就明了了,南方农业发达,但是近年来南方人特别是江浙一带,佃户越来越少,随着人口的向工业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租佃投资也越来越高,自然的市场就会需要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低的机械化农业。

所以南方的农业机械企业远比北方来得多。但是实际上北方的自然条件是更适宜机械化农业,所以,慢慢的南北交融,各种潜在的工业需求都被开发了出来。本年度的工业数据比起五年前,几乎要翻了两个筋斗。

领先工业前沿的,自然还是军事工业,陆军的枪炮工业不讲数量,从门类来讲,基本上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缺口还是在海军的舰船设计制造上,这是个急不来的事情,所以只能慢慢的等,慢慢的积累经验。

自本年度起,海军增设了一项沈葆桢奖,以奖励那些在海军装备制造上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奖金额度为二十万银元。另外海军的旅顺造船厂也获得了七艘三千到四千吨的巡洋舰订单,不计成本,给他们练手之用,至于建成后的船,自然是出口到天海国,让他们在与日本国的海上交战中,检验成果。

聂士成让徐世昌尚书同知为首的总参谋部拟好了个秋木兰围场周边的军事演习的预有。秉承我的旨意,以第一军对抗第三军,就是要狠狠地教训一下在北京天子脚下养的娇了的第三军,这也是总参谋部第一次投入正式的参谋计划。

我当然也交办了下一项计划让他们做,也就是如何利用好天海国与日本国连年交战的机会,训练好自己的部队来。徐世昌素有智将之名,领导起总参谋部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想起禁卫标中有个叫沈沫的,见机也是很快的,那日正是他将那个逯航引到我面前,这样的人才在宫中当差有些浪费,加上也颇为投我眼缘。想来想去,于是让他去了总参谋部,参与这次日天战争中的军队调度事宜。

原辖东海的一零一,一零二镇,打半年后应当调回来了。而驻赤城山的一零三一零四镇,则应两年一轮防。

赤城山那边我没有个其他的心思,松平志男献宝后几次上奏都提到过,只是如今也没那个必要,想来想去,还是遏止了调动新部队立即轮防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