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3 章(1 / 1)

大宋八百年 落魄小书童 2000 汉字|11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专门的对外贸易的市场也修建了起来,只等着内地向这里运送货物了,说来比转运临安方便多了。

临海还没有建成,就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个天下第一大城的气派,确实是天下第一大城,这座临海城在图纸上的规划,东西宽达三十公里,南北宽达三十五公里,哪怕是第一批依港口而建的城区,也要比长安大上几圈,几乎就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二级城市大小了,而且临海还是古代唯一一个没有城墙的巨城。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由自由商业供给的那些人不算,仅仅是俘虏劳工,周边花钱请来的民夫劳工加起来就多达数十万,要维持这么大一批人的建设运行,哪一队上哪,哪一队干什么,怎么样工作才能不会撞在一起,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调度起来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临海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参与临海管理的主要角色是从各大专科学院里挑选出来的年青学生,他们年龄最长的也不过才二十三岁,最小的才十七岁,整个团体多达一百五十人,正是这一百五十名年青的,第一批三年全日制专科学院的学生支起了临海的运行。

当初临海城的巨城刚刚设计出来,将要投入建设的时候,各部门争得头破血流,谁都可以看得出来,统筹指挥这样的一座巨城建设,只要稳稳当当,不犯什么大错,绝对是大功绩一件,特别是那些宋官,若是能主持这件事情,哪怕是从自治区返回到大宋,也绝对能从四五品一跃成为一品大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

结果争来吵去,数十天都没有什么结果,这一次谁都不敢后退,最后还是孙阳给出了解决之道,你们争你们的,这事跟你们压根就没有关系,只是直接从第一批马上就要毕业的专科学院里挑学生来主持,他们当中有学经济的,有学建筑的,还有学习统筹管理的,这正是他们的一个实习机会。

但是孙阳的提议几乎遭到了几乎上下一致的抵制,就连民意代表都不同意,有道是嘴上**,办事不劳,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一帮年青人能够支起这么大的一个摊子来,结果孙阳直接就发起了投票。

在各方的牵制之下,以微弱的票数同意了这些学生精英们入主临海城的建设,而这事也着实刺激到了这些还没有走出校门,但是已经参加了大量社会实践的精英学生们,想当年,各地公路的建设,各地后继的发展,这些学生们都没少出力,可是现在竟然不相信他们。

年青人都有着一股子冲劲,最终的结果一下来,学生们自行推举的一众精英们就立刻赶赴到了还是不毛之地的临海现场,搭建起帐蓬来,相互进行着研究。

学生们还没有正式的进入社会、官场之类的地方,还保留着年青人的血性,思想也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十分单纯的想要把临海建设好。

学生们的冲劲十足,但是在这方面,还是第一次,谁也无法给他们意见,不过孙阳倒是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都是对城市的要求,其实也是相当于指点了,说白了,还是孙阳从后世网络当中听说的。

首先,城市需要有最完善的地下管线系统,要能够及时的将城内的水排出,无论是雨水还是生活污水。

第二,城市当中所产生的垃圾必须要能在十分方便的情况下送出城外,还必须要有完善的垃圾处理场地,是深埋还是再利用,自己看着办。

第三,城市要拥有至少百年的扩展性,无论是地下管线系统还是其它的配套设施,都必须如此。

第四,强烈建议先把民港建设起来,使得南洋物资可以在此率先上岸,降低运输成本。

仅仅是四点建议,就足以调动起这些学生们的积极性了,各种各样的物资订单雪片一样的飞到了自治区的各大工厂,第一笔到位的启动资金也飞快的洒了出去,由于需要使用现钞来结帐,多是银币或是交子进行结算,临海的建设属于大胆的尝试,同时第一个启动了与民间有资本的钱庄进行合作。

由于物资的数量庞大,交易的金额也是极为庞大的,自治区的纸钞只是一种实验性的纸币,虽然民间接受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一张纸币只相当于十文而已,大额交易要靠金银币或是交子,哪怕如此,交易起来也极为不便。

所以由一名学经济的学生首先提出,与各地的钱庄深度合作,以整个临海的投入资金做抵押,实行先行付款,也就是说,甲地的商人将物资送到了临海,在临海进行结算,然后以一种双方约定好的密信为凭证,用这封密信就可以在甲地的钱庄里将货款取出来,然后每隔两个月或是更长的时间,临海临时管理层会与他们结算一次,这样快捷达方便。

虽然这种飞票的方式早就已经存在,但是官方与民间的合作如此之深,交易数额之大,绝对是第一次,仅仅是前三个月,交易额就达到了三千万贯,一整年的时间,交易额达到了两亿贯,绝对是超大的手笔。

同时零零散散的小型交易,也极大的促进了临海周边的市场,以一种极其快速的方方繁荣了起来,甚至已经有不少的日本人前往临海做工了。

孙阳对由这些精英学生们所引导的临海建设十分的满意,效率非常的高,虽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无论是哪一样,都不能抹杀这些学生们的功劳。

临海现在的地下工程和地面交通工程已经结束,四周八达的道路连接了方圆五百里内的大小城镇,一条直达长安的主干道自西边进入,为了方便民港的货物转运,一条环城高等级公路已经修建完成,顺时针运动,从内地运来的货物要转港离开的,从北部的公路进入港口,而从港口离开的货物,从南部装车,一上一下两大货场已经初具规模了。

地面的建筑工作在孙阳到来的时候也已经开始了,临海由于靠海,山风甚烈,所以建筑都是以砖石为主要结构,而且还都是红砖,港口的建筑已经可以交付使用了,两大货场的建筑也完工了,现在正在进行城区建筑的建设,包括未来的行政管理楼,还有两层小楼的居民区等等,一派热火朝天的势头。